史海春秋

史海春秋纵横一万年
正文

法国特工之王传奇:从粪坑里获得东德情报

(2007-09-05 23:16:45) 下一个
勒鲁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忠诚地为法国工作着。他说:“我是搞情报的,惟有搞到的情报真实可靠,最终能成为法国当局所能依靠的确切资料,我才具有价值。”

本书汇集了各国间谍档案众多珍贵史实,披露了现代谍海战争中具有重大影响人物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秘闻。

谍海浮沉三十载的间谍

特工生涯30年

被西方谍报界公认为“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间谍大师——勒鲁瓦,是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处长。第七处的真正名称叫“秘密行动分局”,勒鲁瓦从事特工活动30年,法国90%的谍报成果都是由他领导的第七处创造的。回眸自己的特工生涯,勒鲁瓦说:“我立志全身心投入特工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工作着,为了弄到情报,我四处搜寻,总能得手。但哪里料到,道路的尽头等着我的却是一场悲剧。”

1921年,勒鲁瓦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他从小性格倔强,乐观向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年轻的勒鲁瓦认为,战争来临并非是件坏事,饥寒交迫,丧权辱国的环境,或许更能磨练人的意志。面对一些人的畏惧退缩,勒鲁瓦和许多布列塔尼人不仅从未屈服,而且开始与占领军展开了机智、顽强的斗争。正是这一时期的地下斗争,培育了勒鲁瓦后来从事谍报活动的潜质。

1941年初,勒鲁瓦利用被任命为当地伪政府粮食管理局的稽查官的身份,展开破坏德寇运输粮食的活动。德国人经常抱怨运粮车队被劫,法国粮食总局稽查长马里埃纳决定以特派员身份进行实地调查。

马里埃纳比勒鲁瓦大20岁,为人持重又和蔼可亲,但勒鲁瓦一直以为马里埃纳是个危险人物,没想到他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一天,马里埃纳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勒鲁瓦说:“年轻人,我觉得你我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爱国者,去从事一系列有计划的特工活动,譬如,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线,渗入敌人后方等等,但我们并不希望你去干轰动一时但又难以持续的鲁莽行动。”

心目中的敌人突然成了朋友,如此戏剧性的奇遇实在令人吃惊。马里埃纳告诉勒鲁瓦,他是法兰西反纳粹组织“西普里安”秘密活动网的大头头,化名叫做“莫尔旺”。为了掩人耳目,他给勒鲁瓦取了个化名,叫做“菲维尔”。

从此以后,勒鲁瓦领导的地下活动遍及布列塔尼的每一个角落。刺探情报,监视德寇的军事部署,拍摄军用机场、港口设施和铁路干线的照片,组织和协助自由法兰西战士乘坐渔船前往英国,总之什么都干。这一段经历对后来勒鲁瓦的谍报生涯助益不浅。

然而,真正唤起勒鲁瓦对特工生活的兴趣,并使他义无返顾地走上这条道路的还要算是美国教官勒布朗。

勒布朗教队员们如何使用最新式的武器,传授他们进行肉搏战的技巧。他制造的塑料炸弹,仅用几两炸药就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看着他从容不迫、漫不经心地把左轮手枪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勒鲁瓦和队员们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观察他的举止和为人,尤其使勒鲁瓦吃惊的是他那干脆利索、细致准确的动作,高度的组织观念以及有条不紊、严肃认真的态度。勒鲁瓦第一次遇上了一位行家高手,从那时起,勒鲁瓦就立志像勒布朗那样全身心地投入特工事业,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创建谍报第七处

1951年元旦,国外情报局和反间谍局新局长布尔西科上任,勒鲁瓦得到了新局长的格外重视与赏识。

在新局长布尔西科的支持下,使用现代技术和秘密手段获取对方机密文件的第七处成立了,勒鲁瓦任处长。他开始招聘人手,除布列塔尼的一些战友外,还吸收了不少杰出的新鲜血液。他办起了真正的间谍学校和专门的培训班,传授秘密获取情报的技艺。他对所有的成员,从撬保险柜到截取外交邮件、从跟踪术到投特效毒药、从强健的体魄到顽强的毅力,从心理测试到严明的纪律,要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后,他们都成了出类拔萃的特工。

在两年时间里,勒鲁瓦领导建立起了一个遍及全法国的秘密情报网,他们的足迹遍布巴黎、柏林、莫斯科乃至整个欧洲。

勒鲁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忠诚地为法国工作着。他说:“我是搞情报的,惟有搞到的情报真实可靠,最终能成为法国当局所能依靠的确切资料,我才具有价值。”

一次,在西柏林出差期间,勒鲁瓦了解到在东德的各个政府部门、机关、军营、警察局等单位,由于缺少人们俗称的“手纸”,民主德国的部长、将军、军官、高级要员就拿着正式报告和文件的副本当手纸。副本纸轻薄适度、略带光泽,用过之后即被水冲进便池坑内。因此,勒鲁瓦交给手下人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确定粪便最终排往何处,然后,派特工小组在那里捞取这成千上万张被污染的纸团,把它们装进一个特制的小口袋,再按照严格的规定时间,通过一套当时不为人知的运输方式运往西方。法国就这样获取了当时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东德政府部门的很多重要文件。

东方快车窃取邮包案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峙为谍报精英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勒鲁瓦策划的东方快车窃取邮包案,成为广为流传的谍报传奇。

当时,为对付西方的谍报活动,苏联邮件的严密防范堪称世界之最。每天,两名苏联信使乘东方快车离开巴黎,快车经斯特拉斯堡、斯图加特、慕尼黑和维也纳,驶向巴尔干,直达瓦尔纳和伊斯坦布尔。

在巴黎东站一上车,两名俄国训练有素的彪形大汉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随身带着的公文包活像古代囚犯脚镣上拖着的大铁球。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房内,从不离开房间,这使勒鲁瓦和他手下的特工人员一直无处下手。

经过反复思考,勒鲁瓦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首先,预订下东方快车上与苏联信使紧邻的包房。然后,趁列车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时,在巨大的噪声掩护下,用小型钻机在隔墙上钻一个洞。接着,通过这个小洞,用注射器向苏联信使的包房喷射麻醉剂。待两个大汉昏睡过去后,打开他们的房门。

启门开锁对第七处的特工们来说易如反掌。再接下来,就是趁大汉醒来之前争分夺秒的拍摄文件。

为了万无一失,勒鲁瓦领导第七处对每一道程序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勒鲁瓦仔细计算了运行时间是否足够使用:他还想到,如何使那两个信使从沉睡中醒来后不会对自己的昏然入睡产生怀疑……经过反复演练,最后实施行动,并一举获得成功。

尔后的冷战期间,勒鲁瓦领导的法国秘密行动局通过类似行动,窃取了大量的其他外国邮件。

高空拍摄苏联导弹基地

勒鲁瓦谍报生涯中的另一个骄人战绩是高空秘密拍摄苏联导弹基地。

众所周知,战后苏联为反击西方的遏制战略,在核力量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导弹技术甚至一度超过美国。因此,美国人向布尔西科提出要求,希望利用法国飞机往返飞越苏联国土的机会,协助美国侦察出苏联的导弹发射基地。法国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勒鲁瓦领导的第七处。

为了将目标拍得更清晰,勒鲁瓦要求得到美国最先进的摄影器材和法国所没有的特殊彩色胶卷。但是一个具体问题使勒鲁瓦惊诧不已:美国人没有向他们提供冲洗这些感光度极高的胶片的显影剂。

根据布尔西科和中央情报局达成的协议,胶卷拍好后将通过首班飞机送往美国,在美国的洗印间里冲洗。作为交换条件,美国人保证向法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底片。

勒鲁瓦具有戴高乐式的法国人的性格,他不喜欢完全受人摆布,“想一想我国飞行员将要冒的巨大风险,我觉得美国伙伴们的态度不那么够朋友。”他说。

于是,勒鲁瓦瞒着美国人和布尔西科局长,委托柯达公司最有经验的专家研究这一课题,他要设法自己冲洗出这些特殊的胶卷。令勒鲁瓦喜出望外的是,不久柯达公司的一位老板带着胜利的神情跑来对勒鲁瓦说:“好了!我们搞出了神奇的显影剂,这下行了!”

勒鲁瓦通过巴黎——莫斯科航线法航经理的关系,找到了一位可以信赖的机长,并向他交待了任务。勒鲁瓦交给机长两架摄影机,并向他下达命令:“你和副驾驶员用两架机器同时拍摄,机械师守在驾驶舱门口负责瞭望。”

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他们一回来,勒鲁瓦就按照规定把两部相同胶片中的一部给美国人,自己留下了另一部,并送往柯达公司冲洗。原则上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根据以往的协议,理应送给他们一套冲好的完整的底片。

勒鲁瓦把美国人冲洗出来的胶片与自己冲洗的胶片进行对照放映,果然不出所料,勒鲁瓦发现美国人对胶片进行了裁剪,最令人感兴趣的镜头被剪掉了。

他拿着两部胶片来见局长,看完胶片后,布尔西科满脸通红,因受到愚弄而愤怒。他派人把美国同伴找来,向他们展示了两部胶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负责人惊恐不安地一再道歉,保证下一次决不再扣留情报。勒鲁瓦则寸步不让,主动出击,他告诉美国人:“再也不会有下一次了,今后全部胶片将由我负责在巴黎冲洗。”

这一仗,使他们不仅取得了技术上的独立,而且推动和发展了摄影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国人让步了。他们之所以不得不答应,更主要的是因为,从事这一危险而卑鄙勾当的不是他们的飞行员,而是法国的飞行员。

秘密摄影机总共在苏联领空使用了100多次,成绩是非常显著的:5个完全新式的导弹基地,即玛格丽特导弹发射场连同其周围花瓣形的4个发射基地,全都被辨认出来,并被标记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地图上。

勒鲁瓦和他领导的第七处在谍报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在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中处于越来越显赫的位置。例如,他们顺利地窃取了苏联图式喷气发动机的图纸;成功地破坏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购买军火的活动;有效地阻止了购买几内亚等法属殖民地非殖民化的进程,等等。

政治灾难的牺牲品

由于勒鲁瓦的出色表现,许多人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此,勒鲁瓦和第七处逐渐陷入危机。

1965年,勒鲁瓦和他的第七处接受了一项新任务:潜入法兰克福的美军基地偷取美国的弹头。正当勒鲁瓦和他的同事们紧张地准备和演练时,一件政治绑架案不仅取消了这项新任务,而且突然之间就终结了勒鲁瓦和他的第七处的特工生涯。它就是“本·巴尔卡事件”。

1965年10月29日中午,摩洛哥反对派领袖、人民力量全国联盟书记处书记本·巴尔卡在巴黎圣日耳曼林荫大道上被秘密绑架,随后便在这个世界上神秘地消失了。

这一绑架事件震撼了法国朝野,受到国际舆论的猛烈抨击,使法国政治陷入十分难堪的境地。勒鲁瓦首当其冲地成了替罪羊,被囚禁在拉桑泰监狱里长达117天。

在他被宣布无罪释放后两天,他买了一张去地中海海滨城市科达尔祖尔的飞机票,他决定远离巴黎,忘掉一切,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时勒鲁瓦才45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