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與小說中虛構情節的認知誤導

(2009-12-27 07:39:05) 下一个
1
電影與小說中虛構情節的認知誤導1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真實的生活經驗大多會帶給人們有用的正確知識,然而,如果經驗到的並不
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虛構的經驗,那麼,這樣的經驗就有可能讓人學到一
些有害的知識而導致不良的後果。尤其因為這種從經驗的學習是一種潛移默
化的學習過程,人們不容易察覺其學習過程,所以也較難防範學習到有害的
錯誤知識。電影與小說的虛構情節就可能產生這樣的問題,本文將針對這點
指出一些可能的有害知識並且討論在專業領域上如何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Abstract
Real-life experience is helpful for us to acquire correct knowledge. However, if
the experience is not real but fictional, we may learn something mistaken and,
based on this, make mistaken decisions. Because the learning mechanism from
experience is tacit, it is somewhat difficult to observe the learning process. Thus,
it is hard to prevent from obtaining mistaken information from fictions. In this
paper, I will point out how fictions may bring us mistaken knowledge and how
we and fiction-makers can avoid it.
關鍵字
虛構故事(fiction)、認知(cognition)、誤導(misleading)、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
壹. 前言
在一個批判性思考的課堂上,某位主張鬼存在的哲學系學生拿出一系列的照
片和報導說﹕「如果還是不相信這些雜誌上的照片以及描述的話,你可以去看《驅
魔》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依據真實故事拍攝而成的。只要看過這部電影你就難
以否認鬼的存在了。」
1 本論文發表於「文化傳播與社會責任學術研討會」,2007 年1 月6-7 日,台灣師範大學。
2
的確,如果《驅魔》中的一切都是真的,那麼,那位少女是被鬼附身的可能
性還蠻高的,然而,事實上,這部電影的製作本來就是希望觀眾朝這個方向去思
考,因為這畢竟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紀錄片,商業電影以票房為優先考慮,如
果拍的不傳神,不像是真的有鬼附身,那麼,它的票房就會受到影響而未能達成
原本拍攝的目的。然而,事實發生的情況究竟是如何呢? 這部影片真的像是紀錄
片一樣儘可能的百分之百呈現原本的面貌嗎? 答案當然不是的,因為,拿起電影
DVD 盒蓋會看到一行字﹕「這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是「改編」過
的喔,這意思是說,雖然這部電影的某些部分是真實發生的,但是,某些部分是
虛構的。然而,究竟哪些是虛構的而哪些是真實的? 有多少是虛構的又有多少是
真實的? 這卻沒有說清楚,這個模糊地帶就可能對某些觀眾造成誤導,就像是報
告的學生誤認為整部電影是真實發生的一樣。多數人會以看真實故事的心情來看
待這種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這樣的誤導造成對這世界的錯誤了解,而錯誤的
知識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推理以及抉擇而造成永遠的遺憾。或至少給
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困擾。例如,看過該電影相信鬼附身的人在某些情況下會比一
般人更恐懼被鬼附身,這些人會因為這個信念給生活帶來不便。
然而﹐除了這種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之外﹐具有虛構情節的文化產品都可
能在某種程度上造成認知上的扭曲,例如,在社會事件上常見的由於被某些性愛
電影情節誤導錯誤的理解人性而產生的犯罪、或是被過於理想化的浪漫愛情故事
影響而對枕邊人厭煩、或是習慣性的接受大完美結局而直覺認為「船到橋頭自然
直」的消極的處事態度等等。本文將針對這類的問題加以探討。
貳. 虛構電影與小說的誤導
一般來說,生活經驗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用處的。真實的生活經驗大多會帶
給人們有意義的成長,對於世事會有更全面的掌握,對於各種可能發生的潛在狀
況也較能夠有事前的預期。
例如,曾經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來比較不同年紀的思維與抉擇:「年輕的時
候,看到外面晴天,穿著運動鞋蹦蹦跳跳就跑出門了。到了中年,看到外面晴天,
猶豫了一下,還是帶件外套再出門。到了老年,看到外面晴天,猶豫了半天,想
了又想,還是帶把雨傘才安心。」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這只有在實際體會過多
次難以預料的結果之後才漸漸不會被一時的表面所迷惑而會思考可能的變化,無
論是氣候或是其他人生事件,這樣的思考習慣則會成為行為抉擇的參考依據。
然而,如果經驗到的並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虛構的經驗,那麼,這樣的
3
經驗就有可能讓人學到一些有害的知識而導致不良的後果。生活經驗的來源不僅
僅只有從實際生活學會,也可以從他人的言談或記載來學會,而且,小說與電影
等模擬實境所帶來的想像中也會默默的對我們的生活經驗帶來影響。當我們閱讀
小說或是觀賞電影時,我們的心靈跟隨著想像力彷彿以劇中角色的身份過了一種
生活,而這樣的「生活」經歷也一樣在我們的成長中產生影響,即使我們知道整
個劇情是虛構的,但只要它仍然是可能發生的,而且如果它拍的非常生動,那麼,
觀眾也會自然而然的被某些片段影響而將之加入自己的經驗中。然而,本篇論文
將要指出,有些劇情片段卻會給我們的經驗帶來壞的影響,這不僅是觀眾或讀者
自己應該注意防範的,在此專業領域中生產類似傳媒的專業人士也是必須知道與
避免的。
1. 半真半假的誤導
近來非常著名的小說《達文西密碼》在一開頭就指出小說書中的事實部份,
它說﹕
「在書中提到的歐洲神秘社團–The Priory of Sion –是真實的組織,其創立
於1099 年,而在1975 年所發現的文件中發現,此神秘組織的成員包括有牛
頓(Sir Isaac Newton)、波提且利(Botticelli)、雨果(Victor Hugo)、以及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而且,書中對藝術作品、建築物、以及文件的所有描
述都是真的」(Brown 2003, p.1)。
這段話某種程度上對草率的讀者有一個誤導,似乎這本小說實際上是記載一個真
實故事,而的確也有許多人這麼解讀,作者寫此段落的目的很可能就是在期待讀
者朝這方向去思考,因為這麼一來,讀者會以一個更認真更刺激的心情來讀這個
小說,而這部小說自然也就能帶給讀者更多生動的感覺,從一個小說的技巧來
說,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是,在對人的認知誤導方面,這或許在專業倫理上
還有待商榷。
然而,將這本書當真實故事來讀會有什麼壞處呢? 首先書中提到真有一個神
秘社團叫做The priory of Sion, 但是,問題並不在於是不是有一個神秘社團叫做
The priory of Sion, 因為,在歷史上神秘社團很多,這些社團叫做什麼名字並不
重要,重要的是在書中對這個社團的描述是否為真,這個歷史上的神秘社團真的
是為了保護耶穌的後裔以及保有耶穌曾經結過婚這樣的歷史而存在的嗎? 當小
4
說中宣稱真有這樣的一個社團時,讀者很容易誤以為書中對這社團的描述都是真
的,尤其當書中引用了許多真實的物品與歷史,這會讓人更容易將書中的一切當
真,這麼一來,這本書雖然只是小說,但卻可能被當作真實歷史故事而誤導人們
的知識。被誤導的人說不定會因此對自己的宗教失去信心而失去原本宗教所帶來
的生命安定感;而對非教徒也可能被誤導而產生鄙視教徒的價值觀。這些都是這
種誤導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
如果作者在本書的開場白就是希望讀者產生這樣的認知誤導進而增加本書
的精采度,那麼,這樣的做法就需要受到專業倫理的批判與反思了。
2. 大完美結局
虛構的電影或小說常常會有所謂的大完美結局,這個結局通常是壞人完蛋
了、好人終於被救出來了,而且,好人可能又在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寶藏,然後又
因禍得福認識了一個美女,無論在任何方面都是好的結果收場。或者是有情人在
歷經艱難後終於可以結合了,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雖然,由於看太多了,
這種大完美結局愈來愈被批評,但是,一般民眾還是愛看。通常一個以賣座為主
的商業片或是暢銷小說還是以這種大完美結局為主,有時為了不要太完美會加上
一點小瑕疵,例如,配角死了等等。然而,無論如何改變,幾乎所有的商業片一
定有一個「好」的結局。或可以說至少是令人在情緒上可以「接受」的結局。
例如,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結局不會是楊過(男主角好人)被金輪法王(壞
人)殺了。如果這樣的情節真的出現在小說中,那麼,讀者會覺得故事還沒有結
束,因為,這似乎不像是一個結局。為什麼呢? 因為,小說沒有這樣寫的,如果
真的這麼寫,這就像是一場惡作劇一般令人難以接受。如此一來,這本小說不會
有好的市場。如果楊過真的要死,那麼至少也和金輪法王一起死,結局就是楊過
為了人民百姓犧牲自己和敵方壞人同歸於盡,那麼這便是一個自我犧牲的英雄的
故事。如果真的安排楊過被金輪法王殺了,那沒關係,只要這不是結局就好,之
後小龍女(楊過的妻子)發現懷孕了,然後生下小楊過,之後小楊過終於苦練武功
報了仇。那麼,真正的主角不是楊過而是楊過之子,故事的主題就是描述一個為
父報仇的小孩奮鬥史,而不是好人被壞人殺死的劇碼。
為了要暢銷,故事必須某種程度上迎合讀者的喜好,然而,這樣的喜好有時
並不符合真實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或許比如意的事情還要多
很多,而如果很投入的看多了這種生活如意以及總會有好的結局的小說或電影
後,在沒有小心的理智思考時,容易產生一個覺得自己很不幸的感覺:別人都會
5
遇見貴人為什麼就我遇見壞人呢? 這種誤導可能使的生活更不愉快。
3. 誇大的不良作用
雖然許多電影與小說所虛構的故事是可能在真實世界發生的,但是,在故事
中以生動的方式出現,而且這些故事在不同的電影與小說中經常呈現出來容易讓
人自然而然的誤以為這些事情的發生機率其實沒這麼低,而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
有所期待,進而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失望與遺憾。然而,事實上這些東
西照理是不應該被期待的。
例如,在《蘿拉快跑》這部電影中,女主角蘿拉為了解救需要一大筆錢的男
友,在她經過一個賭場時,把身上所有的錢掏出來押俄羅斯輪盤的某個數字,在
機率為38 分之一的情況下押中了,她不僅沒有把錢收回還把贏來的錢繼續放在
同一個號碼上,然而,她又押中了,再一次她又把所有的錢全部押在同一個號碼
上,結果在眾目睽睽下又神奇的押中了,她終於贏到了需要的錢而離開。
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很低,連續出現三個一樣的號碼的機率小於五萬分之
一,而且剛好在出現的時候有人用所有的錢連押三次,這個機率就更低了,雖然
這種事的發生是可能的,但是,我猜在人類歷史上說不定根本沒有出現過,然而,
一般看了類似電影多次之後,在未經計算的情況下,會自然而然高估這種事的發
生機會,因此就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期待。一旦有一天有賭博的機會,說不定就會
想要試試看,而極可能導致失敗的結果。更糟的是,若被電影誤導而誤以為像蘿
拉與其男友一般在很危急的狀況下會出現奇蹟而將所有家當辜注一擲,這可能會
導致更悲慘的下場。
其他誇大的情節像是很難會真正發生的浪漫戀情如《鐵達尼號》男女主角的
故事,當人們看多了這樣的浪漫電影之後可能會對自己的戀情產生「不夠浪漫」
的感覺,真實世界的經驗要跟虛構世界來比還真是不堪打擊,但只要這樣的念頭
存在就會對自己的真實經歷感到不滿,甚至對周圍的人感到不滿而造成生活上的
不快樂或甚至是衝突、以及不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其他像是在醫院中發生的奇蹟、運氣很好的人、不需怎麼努力就碰巧學會很
難事物的人等等,在人們不習慣經過小心的理性思考來過濾所獲得的各種訊息的
情況下,這些誇大的故事都有類似讓人在實際生活產生不快樂的效果,除非能夠
很清楚切割虛構世界與真實世界,但是,因為人從經驗獲得某些靜默知識(tacit
6
knowledge)的過程是自動的2,要完全不受影響實在很困難。而且,瑟爾(J. Searle)
指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是以真實世界的常識來把握虛構的事物,這些用來
把握虛構事物的常識形成一種靜默的假設,在不知不覺中真實與虛構結合在一起
而形成了我們對虛構事物的認識(Searle 1979)。這樣的認知現象在兒童的認知中
最為明顯,例如,雖然兒童沒學過聖誕老人是否需要刷牙,但普遍認為聖誕老人
也必須刷牙(Boyer 1997, p.1013)。當真實與虛構沒有清楚的區別清楚時,虛構的
各種情節與真實世界的經驗結合在一起,而這些混雜在一起的知識又成為支持其
他真實與虛構故事的靜默假設,久而久之,真實與虛構將會在人們的知識系統中
糾結到難以分化的地步。從人類知識經常可以發現矛盾的情況來看3,這樣的認
知混淆的確很嚴重。
4. 對人性的錯誤解讀
虛構的故事常常會有對人性的錯誤解讀,例如,某些故事傳遞一個觀念:「女
人若和某男人有性關係後就會死心塌地的愛上那個男人,即使是被強暴的也不例
外。」這種觀念在很多以性來吸引觀眾或讀者的電影和小說中屢見不鮮,較著名
的大概要算是金庸的《鹿鼎記》了。在書中,韋小寶有一夜迷昏了好多美麗的女
人,他把她們都抱上床胡搞一番,而那些人後來沒有一個表達憤怒,反而有一個
韋小寶最喜歡的阿坷從之前的非常討厭他轉變成愛上了他。
然而,故事中所傳遞的這樣的觀點卻不是正確的。根據科學研究,雖然性和
愛有一定程度的關連,但是,性並不必然能夠啟動愛(Fisher 2003, p.80)。而且,
另一個研究指出,雖然有興趣被強迫性交的女人真的存在,但是其比例不到百分
之零點五(Ellis & Symons 1990; Barash & Lipton 1997),也就是說,因為被強迫性
交而愛上對方的可能性其實非常的低,如果有人被這類小說和電影所傳播的錯誤
資訊所誤導而用這樣的方式追求喜歡的人,姑且不論其所犯下的罪,就以追求一
個戀情來說,其失敗的機會比成功的機會大上許多,更遑論因為這種錯誤資訊而
受害的女人了。
另外,多數電影還是會把好人壞人做一個明顯的區別,好人通常都不會有令
2 靜默知識指的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知識。通常這種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一種經由練習
(practice)而潛移默化逐漸學會的過程,就像是學會騎腳踏車的方式一般(Polanyi 1962; Reber
1967),這類型的知識也稱為知道如何(know-how)的知識(Ryle 1949)。
3 例如,人們可能被一些虛構的故事影響而相信算命,但是,人們又以具有自由意志的方式生活
著,而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一個預設命定論,一個則否定命定論,諸如此類的例子非常的多。
7
人討厭的個性,而壞人通常都不會有令人同情的個性。而且,好人總是做好事而
壞人總是做壞事。當人們沒有使用小心的理性思考而長期面對這類的劇情有可能
產生一種對人的錯誤的認知,這樣的認知方式導致習慣性的二分法,進而導致在
實際生活錯誤理解一個人,不是過度相信一個「好人」,就是過度否定一個「壞
人」,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是件好事。
由於大多數人對人性的觀察都不是很深入,編劇的或是導演也不見得真的瞭
解人性,或甚至有時為了迎合觀眾喜好而故意扭曲劇中對人的真實刻畫,那麼一
來,扭曲的對人性的想法就可能透過媒體傳達給群眾而加深人們對人性的誤解。
5. 製造不良的道德與價值觀
虛構的情結在人們道德與價值觀的建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腳色,尤其教育小孩
時大多使用虛構的故事情節。例如,龜兔賽跑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傲慢自大、努
力就可能獲勝等等。小說評論人勃絡雅(A. Broyard)以小說《安娜.卡列寧娜》(Anna
Karenina)為例指出,「有些虛構的小說情節往往成為人們做價值判斷的來源。
(Broyard 1981)」。這樣的狀況其實不難理解,不同的故事會造成不同的價值反
省。例如,如果虛構故事著重在一個外遇事件中可憐的受害者,那麼,讀者會對
外遇事件產生負面的價值判斷,反之,如果一個在家庭中受到虐待的人後來遇到
一個很好的人並且爆發一個很浪漫的愛情故事,那麼,讀者就不會對外遇產生負
面感覺,甚至覺淂外遇是件好事。針對道德觀的養成與虛構故事的關連,馬可米
克(Peter McCormick)甚至研究發現,「在道德觀的學習中,虛構故事扮演著不可
或缺的腳色(McCormick 1983, p.409)」。
而且,除了道德觀之外,有些虛構故事無形中會灌輸人們一些價值觀,例如,
「白雪公主」或是「睡美人」等童話故事某種程度上的會對兒童灌輸,「最幸福
的女人就是等待到它的白馬王子,然後嫁給他,從此就會過著幸福的日子」。從
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角度來看,這自然是一個不當的觀點,有著這樣信念的女人可
能不會努力追求自己的成就而是每天把自己打扮美麗等待好的追求者上門。
電影或小說的虛構情節對道德與價值觀的影響似乎是沒什麼疑問的。然而,
許多電影在無形中會製造一些有不良影響的價值觀。例如有些關於黑社會的描
寫,把黑道人物描寫的很酷、很受女性歡迎、生活享受而且不用付出什麼努力等
等,這樣的情節容易導向一種認為黑道生活比較好的價值觀,但這只是一種片面
的觀察而非全面性的省思。又例如,如果把自殺拍的很唯美、很有勇氣、很酷,
這樣的電影將可能改變一些人的價值觀而提升自殺的人數。
8
電影是一個很好的價值觀的製造機,美國煙商曾經大量資助電影的拍攝而且
要求某些劇情上的更改,將吸煙在影片中塑造成一種具有特殊意義或價值的舉
動,以鼓吹大眾吸煙。例如,在非常賣座的電影《ID4》中,其劇情把「抽雪茄」
塑造成「一旦成功就必須做的慶祝」,而且強調「這樣的慶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且,當他們發生危難似乎必須犧牲自己來解救全人類時,某一個主角刁著雪茄
很酷的說,「做吧!」。這是一個使人產生「抽雪茄很酷」的印象的很有效的畫面。
然而,刁一根會上癮會冒煙的東西究竟和酷有何關聯呢?
而且,此電影一開始另一位主角就向他父親說「抽雪茄對身體不好」,這似
乎是一個反對抽雪茄的正面教育,但事實上卻不然,因為當這位主角成功摧毀外
星人的基地後也抽起雪茄來了,他父親看見就說,「抽雪茄不是對身體不好嗎?」,
主角又酷又帥的回答:「管他的」。這樣的劇情也某種程度暗示觀眾:「不理會抽
雪茄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帥很酷的。」研究顯示,用類似方法美化抽煙有相當程度
的效果,對於大眾更願意吸煙或至少接受別人吸煙行為的確有幫助(Dozier et al.
2005),甚至許多青少年開始嘗試吸煙是受了電影的影響(Sargent et al. 2005)。而
且,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廣告效果不錯,在電影中的吸煙的鏡頭有逐年增加趨勢
(Stockwell & Glantz 1997)。
類似像這樣的電影情節或故事都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無意中接受一些不良
的價值觀。類似的現象其實充滿在各種電影和小說之中,而且對人產生很大的影
響。武俠小說與電影不就很成功的把打打殺殺變成一門精彩的藝術,把暴力解決
事情的行為當作一個理所當然的方式,就像在《聖石傳說》中笑傲紅塵所說的,
「世俗清濁難分辨,是非功過,恩怨情仇,就以手上三尺秋水做了斷吧。」也就
是說,誰的武力強誰說的就是對的,對於難分辨的事情就不用再去分辨了。這樣
的觀點也同時把「擅自殺壞人」當作是一種英雄行徑。這樣的故事與情節久而久
之在我們的思想中潛移默化,大家也就不再覺得奇怪了。
6. 對世界的錯誤思考
常聽到得了癌症的人說,「我經常行善為何會得這種絕症?」會有這樣的疑惑
來自於相信「積善之人會被保佑身體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
證據支持這個觀點的情況下,人們為何會相信這點呢? 這樣的觀點可能來自於一
般的信仰,但是,也可能來自於故事生動的小說情節或是畫面生動的電視連續劇
或是電影。類似的觀點還有認為生病之後可以經由行善而不藥而癒,在這些觀點
的背後人們相信命運是被主宰的,只要主宰者願意,什麼病都可以痊癒,只要主
9
宰者不願意,什麼病都不會好,而行善之人會得到主宰者的祝福或幫助。這整套
觀點常常可以在小說或是影像媒體中發現。人們在長期吸收這些訊息之後可能逐
漸被洗腦而在對世界的因果認知中產生了這樣的思考架構。而這樣的(可能是)錯
誤的觀點有時會讓人們作出嚴重的錯誤抉擇。例如,一個人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
乎有了問題,由於害怕面對「萬一是絕症」的現實,這個人就可能選擇「多多行
善」讓自己的「萬一是絕症」的情況好轉。如果「多多行善」和「不會得絕症」
真的沒有任何關聯,那麼,這樣的行為就可能造成延誤治療時間而讓情況更糟。
其他像是有些比較虛無主義式的電影傳遞了一種「人生無意義」的觀點,觀
眾若不能看出其中不確定以及武斷的部分就可能陷入感覺生命無意義的困境。另
外像是鬼的存在、和尚和道士有法力等等都可能錯亂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而這些錯誤的認知都可能在某些人生的抉擇中發生影響力而導致我們不希望產
生的後果。
參. 虛構傳媒的專業倫理
前面已經指出,無論是虛構的小說、電視節目或是電影都可能會在某些方面
傳遞錯誤資訊而逐漸影響一個人的認知進而導致不良的影響。在目前的相關政策
上,我們可以看的見的有「此故事純屬虛構」的標示,當一部電影的最後打出這
樣的字幕時,的確有助於人們從夢幻中醒過來,不要太過沉迷。但是,前面也提
到過,這些劇情的某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句「此故事純屬虛構」就可以
化解的,例如,當一個人看恐怖片時,這些鬼怪生動而且可怕的出現在人的視覺
中,而且這些鬼怪總是出現在夜晚的山林之中,這容易讓人把這些山林和鬼怪聯
想在一起,久而久之,當有一天觀眾夜晚經過山林時就容易聯想鬼怪的出現,而
一旦此人正逢山難落單的時候就可能因為有這樣的聯想而導致不幸。這樣的潛移
默化的影響不是一句「此故事純屬虛構」就可以化解的,除非觀眾能在看到這句
話時好好想想該電影對他的所有認知影響,然後一個一個剔除,否則,影響繼續
存在。
所以,除了「此故事純屬虛構」這樣的字幕之外,一個有責任感的電影製作
者應該要明確指出一個比較重大的認知影響。以上面的恐怖片為例,字幕應當改
成「此故事純屬虛構,當今科學並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證明鬼怪的存在,而且沒有
證據指出鬼怪和山林有任何關聯。」這樣的一段話即可以把恐怖片的認知誤導降
低,減少傳媒在娛樂之餘所攜帶的不良資訊。
然而,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中,電影只強調這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
10
而不會有「此故事純屬虛構」這樣的字幕,也就是說,這類故事只強調其真實的
部分而忽略告訴觀眾其虛構的部分,這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完全真實的。這或許
比一般完全虛構的故事更容易偷渡一些錯誤的資訊誤導觀眾。以《驅魔》為例,
電影宣傳以及放映時的字幕不能只針對「由真實故事改編」來宣傳,這容易讓人
以為這是真實故事,必須明確指出,「此影片部份情節是虛構的」,而且必須指出
那些容易引起重大誤導的部分是被加工或改編過的。例如,被附身的小女孩的表
情是不是被誇大渲染等等。
而在《達文西密碼》小說中指出哪些是真實的,這時必須也指出哪些是虛構
的,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誤導,當然,如果這麼做有可能降低閱讀或觀賞的樂趣,
所以,如果將這些資訊放在最後面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電影與小說在認知上的誤導大約分成上面的六個面向,而這也只是一個簡單
的劃分,其在各方面的影響其實還有很多,有時某些影響是不容易發現的,就像
是在世界上出現的劇毒容易發現與避免,但是慢性毒藥卻很難看見,但其危害也
是相當可觀的。這需要我們仔細的去尋找,抽絲剝繭的讓這些危害浮現,在盡量
不要影響娛樂效果的情況下找出預防的方法。
當然,這更需要傳播媒體的工作人員小心僅慎的盡量不要將一些有傷害的錯
誤資訊透過影像或小說等傳遞到人們的認知中,如果非不得已,也必須提醒讀者
與觀眾不要受到這些錯誤或不良訊息的影響。
事實上,要求虛構影像的生產者做到儘可能不要有任何誤導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人們生活在世界上不斷的被誤導或是接受價值觀,而這些認知上的影響也
會無形間透過媒體傳播給別人。例如,「一個好的丈夫應該要會幫太太洗碗。」
這樣的一個簡單語句似乎在幫女人說話,推廣丈夫「幫」太太洗碗的美德。從一
個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這麼想的人已經理所當然的把洗碗當作是女人的工作,
所以當丈夫洗碗時只是「幫忙」的角色。如果把這個「洗碗是女人的工作」的觀
點先放下,那麼,上面那句話就是在無形中鼓吹「洗碗是女人的工作」。這不僅
不是在幫助女人反而是在找麻煩。也就是說,電影和小說的創作者本身可能就是
個污染源,其本身都自顧不暇了更如何能夠去考慮到不要散播錯誤知識呢?
那麼,要在一個電影中看出問題所在有時並不只是需要媒體工作者的自律以
及防範,還必須要有專人在電影中找出一些可能的不當誤導。
肆. 結論
電影與小說在人類認知上除了誤導外,其亦有正面的教育價值,它可以導正
11
不良的價值觀、引導新的思潮、甚至協助發現錯誤的思考等等。這完全取決於該
電影或小說的劇情如何安排。而本文的討論不著重在於其正面的價值並不是刻意
打擊電影與小說,或甚至反對電影與小說的存在。而是希望電影和小說能在誤導
人類認知或傳遞不良訊息這方面能有所改善,不要成為反教育的一個利器。
當然,如果能善用傳媒的力量以及其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來作為正面教育
的工具,那麼,這將會是一個令人期待的一股改善社會風氣以及產生正確知識的
力量。
參考文獻:
Barash, D. P. & Lipton, J. E. (1997). Making Sense of Sex: How genes and Gender
Influence Our Relationships.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Boyer, Pascal (1997). “Further distinctions between magic, reality, religion, and
fiction,”Child Development, Vol. 68, No. 6, pp.1012-1014.
Brown, Dan (2003). The Da Vinci Code, New York: Anchor Books.
Broyard, A. (1981). “Tolstoy’s Metaphor,”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Vol.39.
Dozier, D. M., Lauzen, M. M., Day, C. A., Payne, S. M. & Tafoya, M. R. (2005).
“Leaders and elites: Portrayals of smoking in popular films,”Tobacco Control,14:
7-9.
Ellis, B. J. & Symons, D. (1990). “Sex differences in sexual fantasy: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approach,”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7: 527-55.
Fisher, Helen (2004). 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McCormick, Peter (1983). “Moral Knowledge and Fiction,”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41, No. 4, pp.399-410.
Polanyi, Michael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ber, Arthur (1967).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6, pp.317-327.
Ryle, Gilbert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Sargent, J. D., Beach, M. L., Adachi-Mejia, A. M., Gibson, J., Titus-Ernstoff, L.
T., Carusi, C. P., Swain, S. D., Heatherton, T. F. & Dalton, M. A. (2005).
12
“Exposure to Movie Smoking: Its Relation to Smoking Initiation Among US
Adolescents,“Pediatrics, 116:1183-1191.
Searle, J. (1979). “The logical status of fictional discourse,”In P. A. French, T. R.
Uehing, & H. K. Wettstein (Eds.),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tockwell, J. D. & Glantz, S. A. (1997). “Tobacco use is increasing in popular
films,”Tobacco Control, 6: 282-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