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进化即道德化-- zt

(2009-08-26 06:06:26) 下一个
进化即道德化--高路

进化即道德化, 全球网脑商业学, 道德经济, 宇宙本质, 进化本质
进化即道德化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已经发现了众多生物、包括低等动物之间、不同种群生物之间具有的情感、爱、合作、互助、舍生忘死、舍弃个体生命维护整体利益等现象,因此从根本上,即从生物学的层次上提倡德治、道德金律、道德能动进化律、情感进化、合作进化等,强调道德因素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因此完整的达尔文进化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除了传统大众理解的那一半外,还有以道德驱动进化的更高一半——即达尔文发现“关于人类进化最有力的推动力却是对道德意识的系统需求”。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了人类的动物性一面,而他的《人类的由来》阐明了人的社会性一面。“《人类的由来》所包含的思想只能是:进化即道德化”。电脑检索显示,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爱”出现95次,而“适者生存”只出现了两次,而且其中一次还是达尔文讲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夸大了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达尔文建立的“道德能动者理论”分为三个层次:
在生物学的第一层次,达尔文的观点是:“几百万年来道德意识是从性本能、亲子本能和社会本能的进化中产生出来,并由感情和理智的发展来完成的。”这一论断把道德之根深扎在生物学之中,使其后道德的阐述具有了科学的基础,并把以自然选择和随机变异为内核的基本生物学理论和“道德能动者”的更高层次的理论联系起来。
道德理论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层次,达尔文指出,本能、同情、爱、欢乐、痛苦、自私、互助或者利他主义、语言继承、习惯、模仿、理性、勇气、教育、宗教……对于人类的进化都有推动作用。因此,不仅是自然选择和随机变异,而且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共同促进了道德感受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
心理学的第三层次:心理学层次:通过探索人类的高级本性,达尔文不可思议地预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说。
在从动物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爱”无疑是一种基本的推动力,由“爱”进化出“亲子之爱”、“群体之爱”、“共同体之爱”,直到“社会的关爱”。这是由比“自然选择”高一级的“生物体的选择”完成的,它是生物体对自己的行为的选择。“异性的吸引、父母的关心、家庭生活、慈爱、信任、高兴、快乐,“谈话网络”和“语言和感情的编制”,在进化中聚合为爱的力量。”
因此,“生物体的选择”始终伴随着生物体的情感进化,特别是道德感受性的进化;以及相应的人类大脑额叶的发达和新的情感中枢的出现。“进化的道德动因”沿着“道德意识”,“道德调节”,“道德行为驱动”的阶梯前进,最终在许多古老文化中都进化出“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达到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的“最高法官和监督者”——“良心”。因此,达尔文说:“整体上,我们是作为一个道德物种前进的”。
比“生物体的选择”更高一级的进化机制达尔文称为“群体选择”或“共同体选择”。 “毫无疑问,如果一个部族的许多成员具有这样的品质:献身精神、忠诚、服从、勇敢、同情、随时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随时准备为了共同利益牺牲自己,那么这个部族就会在与其他大部分部族的对决中取胜”。 “主要或完全为了共同体的利益而增进的智能……更高智能,像同情和对其他生物体的爱”。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自然选择”,或者说是“社会选择”。
因此我们人类文明的进化不应仅仅借助低等生物界低级的进化机制——自然选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要发挥高等生物界高级进化机制的作用——生物个体的选择、道德动因、良心情感、合作互助互济、共同体选择和社会选择。
道德进化即宇宙进化本质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全息理论、生物形态发生场、宇宙全息隐能量场等理论的提出,以及复杂混沌系统和广义进化论研究,以及《意识动因对人类进化的冲击》、《谁知道答案》、《上帝的语言》(作者法兰西斯.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是负责解读人类基因蓝图计划的主持人)、神经达尔文主义等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生命进化的理解。传统我们将进化局限在生物系统、局限在个体物种,而当我们把进化的视野拓展到整个宇宙之中,将意识能动性、意识进化、进化反馈调整等融入之后,我们会发现宇宙作为一个生命的巨系统,其自身的进化更具有超验、超觉的一面。
《上帝的语言》作者法兰西斯.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是负责解读人类基因蓝图计划的主持人,曾领导六个国家的两千多科学家日以继夜,数载解读基因编码不息,使得人类首次解开自己生命全书二十四卷蓝图共三十一亿对信息单元序列。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科学大发现。
法兰西斯.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在书中解读了大量人类基因蓝图的新发现,在基因层面揭示了进化的规律,一方面更加坚信了我们对于生命进化的信心。但是另一方面在宇宙生命瑰丽的奇迹面前,我们不得不更惊叹而敬畏,从中发现生命的奥秘绝非远远仅基因和进化所能解释,相反为这种精心设计所体现的智慧所震撼。
因此柯林斯坚信,生物学不能解释人类的一切,比如道德律和人类普世性寻找上帝的宗教情怀等。柯林斯:“不要怕,还有大量关于上帝的秘密。许多考量过科学与属灵证据的人依然明察上帝创造与引导的手在运作。至于我,在关乎生命本质的发现里没有丝毫的失望与幻灭!相反,生命原来是如此的美仑美奂!DNA数码雅致得令人心旷神怡!生物的组成部分是何等的美感悦目,真是一种高贵的艺术享受,举凡翻译核酸成为蛋白质的核糖体,毛毛虫到花蝴蝶的蜕变,吸引配偶的孔雀开屏!进化,作为一个机制,可以也必然是真实的。但这无损于生命作者的本性。对信仰上帝的人,现在有理由不是更少、乃是更多地叹为观止。”
针对生命起源与进化、信仰、宗教等,柯林斯探讨了无神与不可知论(科学高于信仰),特殊创造论(信仰高于科学), 智慧设计论(科学需要上帝的帮忙),生命罗格斯(即神导进化论,科学与信仰和谐合一)。柯林斯逐一指出前三种立场的缺陷与不足,提倡他个人采纳的第四种立场。为此柯林斯专门生造了BioLogos(生命罗格斯)这个新词,以表明其认同的“神导进化论”(theistic evolution), BioLogos(生命罗格斯)表明Bio(生命)最终来自造物主Logos(生命之道),科学与信仰和谐合一。


随着宇宙全息场理论的发展,正在揭示着一种自古以来在各大古老文明中所共有的内在精神、内生力量、生命源头。即在更深的层面,宇宙、自然、生命中有一种“至善至德、大公无私、生生不息”之气。中华文明一贯讲“天人合一”、“先天一气”、“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强调宇宙万物本是一体,宇宙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生命的存在也就是宇宙自然的无限生机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决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天地万物以及生机活力一体联系的。生命的进化除了单独孤立的种群和生命个体之间、生命自身的进化外,还与宇宙进化本身相关联。正如我们后文对道德本义的揭示,道德是宇宙本体至上至高的体现!
因此柯林斯的神导进化论、生命罗格斯其实正是从科学层面接近各大古老文明几千年所阐述的“道场”、“佛场”、“道体”、“宇宙本体”、“意识本体”等所具有的生命活力和能动性!而相比而言,达尔文所揭示的爱、情感、道德等因素还仅仅是从地球生命体而言,还没有从整个宇宙生命体而言。因此当我们深刻领会到这一点,并且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宗教与科学、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精神与物质等融会贯通,我们会豁然开朗。同时我们会发现达尔文所发现
“关于人类进化最有力的推动力却是对道德意识的系统需求”、
“《人类的由来》所包含的思想只能是:进化即道德化”,
这些与我们将要谈到“商业本质:商道即天道,(金商)乃宇宙有序度进化正向力量”有惊人的相似处。这也是为何我们需要俯身回顾达尔文生命进化论,并真实地还原达尔文理论,从中我们将领悟到道德经济、商道进化、企业管理机制与生命进化之间的关联,并获得智慧的传递与大道归一的彻悟!
同时达尔文谈到把“生物选择”同“道德金律”联系起来:“在活跃的智力和习惯的作用帮助下,我们已经看到,社会本能——道德建构的基本原则——在人类进化中,如何导致了下列道德金律的产生:“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道德的基础!”。这和孔子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子毋所欲,勿施于人”多么的相似啊!
无独有偶,这“一报还一报”道德的基础——道德金律,在博弈论中,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计算机模拟仿真进化,得到了证实,从而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达尔文综合进化论中关于“道德金律”、“道德能动”的正确性。



从进化与实验经济学的观点看道德的由来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6-05 17:04:00 ] 作者:罗芹 编辑:studa20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DOZEDU.COM)!
  [摘要]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一般而言大多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也即广义上的利他。但是这样一种特征,似乎与进化论中残酷的生存竞争相矛盾。人类道德是怎样起源的?利他行为如何能在自然选择中保存下来?文章阐述了动物行为理论中有关利他行为的解释,以及国外实验经济学中与人类行为模式相关的结果,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内涵,可能的进化上的优势以及进化的途径。
  [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缘选择;互惠;实验经济学
  
  大约从幼儿园开始,老师、父母就谆谆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我们从那时起就有这样的概念:一个有着崇高道德水准的人,一个乐于无私奉献的人,在社会上将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并不是一种被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而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无形的标准、一种制度。道德,在我们心目中似乎与这个世界同时产生,只有遵守它才能受人尊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游戏规则。
  然而,当我们接触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了解到自然界残酷的自然选择时,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我们心里不安地说:“道德,遵守它往往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有着这样行为的个体,为什么能够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呢?”
  如果我们把道德视为社会制度的一种——人类社会本可以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制度:所有的小孩可以从呱呱坠地起被灌输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以自私自利为美德,只有那些一心只为自己追求利益的人才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那么,我们禁不住想知道:道德,或者说广义上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怎样在自然选择中被大自然的金手指所垂青的呢?
  
  一、来自生物界的声音
  
  说起利他行为,生物界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或许来自这些比人类低等、简单的生物的例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人类的道德。
  
  (一)亲缘选择的力量:自私的基因
  亲缘选择的利他行为。是指发生在亲族间的利他行为。典型的例子如一些膜翅目昆虫:蜜蜂,蚂蚁。蜜蜂中的工蜂没有繁殖能力,它辛辛苦苦劳作一生,只是为了养育蜂王以及蜂王的后代。事实上,工蜂与蜂王往往是同胞姐妹,从平均概率上来说,享有3/4共同的基因,它的这种利他行为,虽然不利于自己的繁衍,但是有利于它与蜂王共享的那部分基因在整个蜜蜂种群中的增加,并因为这种基因的增加而使得利他行为闯过自然选择的剪刀,稳定地持续下来。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详细描述了这种行为,并提出基因不但是遗传的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单位。
  也许亲缘选择的力量的确在人类身上发挥着作用,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之一:百万富翁为自己的家乡人民捐款;人们在异乡看到自己的同乡人感到格外亲切并乐于帮助他们。这点点滴滴的道德背后,是那自私的基因,那存在于利他行为的施与者和接受者身上的共同的基因,在悄悄地发挥作用吗?
  人类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细胞中所携带的基因的控制。一张熟悉的脸庞,一口亲切的乡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触发了你细胞里那段表现型与之相同的基因,而这个自私的基因,为了帮助它自己的另一个复本,在你的身体里引发了一系列变化,诱导了你的利他行为。也许这就是道德的本质,而人。只不过是自私的基因帮助它的一个复本的工具而已。
  但是,亲缘选择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的全部。亲缘选择的适用范围仅仅是人类为亲属或部落谋福利的利他行为,这与人类道德这个复杂的社会标准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人类对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比如拾金不昧,又当如何解释呢?
  
  (二)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
  这是一种期待回报的利他行为,经典的例子是动物界里的吸血蝙蝠,当某只蝙蝠没有吸到血又非常饥饿时,吸到血的蝙蝠会吐给它一点血,靠着互助,蝙蝠就能克服个体不时遇到的捕食失败。
  如果我们把这种理论用到人类身上,也就是说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期待他人的回报的:拾金不昧的人可能希望能够得到失主的奖励;同事的小孩考上大学了去送礼,是因为日后自己家的小孩金榜题名时人家会有回礼;中国人请客喜欢一人买单,是因为下一次聚会时可以白吃,别人请客。这些可能是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也许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伪君子”的来历,这种理论,看来的确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所谓的“道德”。
  诚然,互惠利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依赖于特定的条件:小而稳定的团体,具备识别对方的能力等等。不过人类识别自己同伴的能力在动物界的确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在人的大脑皮层中,负责控制面部肌肉的部分大约占去了近1/2,因此人类有着丰富的表情,如眼神、微笑等。曾经有学者在120个实验者中开展最后通牒实验,每一次实验前向实验者展示其实验伙伴的照片,有些照片上是一张笑脸,而另一些照片上的实验者表情平淡。结果表明,那些看到对方笑脸的实验者会提出更加公平的分配方案,而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人类面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如是否显得真诚友好,是否有些阴沉郁闷,对实验者提出的分配方案都有影响。生物学家常常为人类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如表情和神态,感到惊讶,而也许正是因为人类有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才使得人类能够识别那些愿意合作的人和不愿意合作的人,从而让互惠利他的行为在人类中获得了发展。
  但是,互惠利他仍然不是道德,互惠只能存在于小而稳定的群体中,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如此大的一个群体中的利他行为: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是在指望日后她或她的后代的回报吗?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从进化与实验经济学的观点看道德的由来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6-05 17:04:00 ] 作者:罗芹 编辑:studa20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DOZEDU.COM)!
  二、来自实验经济学的启示
  
  在学者Ernst Fehr和Bettina Rockenbach进行的一次公共物品试验中心,他们对原来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每一次实验开始以前,所有的试验参与者都被要求在带有惩罚机制的试验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中进行选择、每一个试验参与者完成选择之后,所有人按各自的意愿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带惩罚机制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一次试验结束以后,每个参与者将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的试验结果非常有意思:一开始,大约有2/3的人选择了没有惩罚机制的试验,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愿意进行无惩罚机制的试验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没有人愿意进行这样的试验。而那些自愿选择了有惩罚机制的人们严厉地惩罚了搭便车的人,并在最后几次试验中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贡献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物品试验中,合作的确是使人们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只是这种合作很难实现,特别是在一个比较大的、互不相识的群体中,但是,在这个引入了惩罚机制的公共物品试验的最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互不相识,可是合作依然进行得有条不紊。
  于是,笔者禁不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道德,会不会就像公共物品试验中这种惩罚制度一样,虽然它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为了惩罚别人,个人要付1元钱),但是由于它达成了人类群体的稳定的合作,而获得了自然选择的青睐?这种猜想为一些经济学家所认同,如叶航认为,在原始人类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合作的法则比霍布斯的“丛林法则”更有效率,而道德正是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精神或行为规则。
  如果道德的确是因为它可以使人类社会达成稳定的合作而在进化上被保留下来,那么道德最初起源于什么?或者说,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呢?
  
  三、道德的进化:一种可能
  
  就像我们在生物课上讨论长颈鹿的脖子如何变得那么长一样,我们也可以试着来讨论一下人类的道德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在我们祖先生存的那个遥远的年代,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人类时时刻刻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合作,无疑能够增加每一个个体生存下去的可能,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合作的回报变得非常不稳定,因为这个群体能否生存下去,特定个体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难以预测的未知数。于是,当一个群体最需要利他的心理,最需要合作的时候,基于互惠的合作,由于群体的不稳定,在进化中遭遇了无情的淘汰。
  根据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社会首先是根据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构成的,根据地缘关系而构成的区域性社会是后来的产物,而我们今天面对的以国家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它的历史只有5000年左右。既然如此,那么最初由血缘关系的远近构成的社会中必然存在的亲缘利他行为,是不是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扩散到了后来由地缘关系构成的区域性社会,以至今日的国家呢?
  生物学家对于一些鸟类和昆虫的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种猜想。他们发现,许多鸟类中的雄性个体在哺育后代时并不会区分鸟巢里的孩子哪些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它们会对巢里所有的小鸟给予同等的爱护,尽管其中有些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另外在一种蜜蜂中,有时蜂王会与另外的蜂王合作建立蜂巢,于是最终建立起来的蜂巢会由几个蜂王共同领导,不过这时,蜂巢里的工蜂并不会偏爱那些与自己有着同一个母亲的幼蜂(它们之间实际上是姐妹关系),而是对整个蜂巢里的所有幼蜂都一视同仁。对于这些现象,生物学家的解释是:区别与自己并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带来的成本比收益大,比如工蜂在这种辨认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整个蜂巢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所有的幼蜂从小就在一个蜂巢里,彼此的气味也很相近,这使得工蜂在辨别自己真正的姐妹时也很容易出错。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那些严格遵守亲缘利他原则的群体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那些将亲缘利他行为扩散到所有同伴的群体将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扩大,原来的一个家族慢慢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亲缘利他的扩散完全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发生。也许,当人类对亲族与非亲族的伙伴给予同样的帮助时,最原始的道德,就在人类社会中萌芽了。
  而道德一旦出现,拥有它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因之而获利,因为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道德准则,人们彼此之间将达成稳定的合作。
  当你在午夜空荡荡的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你当然不是希望这时候交警会给你奖金之类,但是,正是因为司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白天熙熙攘攘的公路上,车辆才能井然有序地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人类道德的内容之一——它所带来的合作,使所有人的效用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拥有道德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在进化上所具有的优势。回到前面的例子上来: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并不需要她日后的回报。事实上,由于你的行为(还有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不求回报的纯粹的利他行为),“照顾老年人”这一道德标准得以在人类社会中稳定地延续,所有人都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则,人类在照顾老年人这一点上实现了全社会的一种合作。于是,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你也会享受到这种道德带来的好处,更好地度过晚年。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的群体,将在艰难地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保持稳定的合作,从而获得比其他群体更多的生存机会。
  这种社会制度——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使得群体内部的合作成为进化上稳定有利的行为,它提高了群体内合作的适应性。有着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能更好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正是这样,道德——人类的秘密法宝,也才能在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句这样的诗:“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扶持,才能飞向天空。”人类道德所倡导的利他行为,从来在我们心目中就是那么美好,也许,道德是我们的祖先在千万年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积累下来的财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应该有怎样的标准和法则。人类只有合作才能生存,而道德。就是让合作稳定进行下去的制度基础,是让我们各自的翅膀能够协调一致地飞翔的口令。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说说也罢 回复 悄悄话 达尔文揭示了自然选择的奥秘使得人类对于自我和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他的《物种起源》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达尔文所思考和论述的一切都是绝对真理,实际上达尔文的进化论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不断的挑战,也正是在这些挑战中、争论中、在不断发现的关于人类进化的实物证据的讨论中进化论本身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人类社会的进化就是道德化,这是达尔文一百多年前的思考和提出的观点,现在来看远远不够成熟。所谓道德化实际上是人类随着对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的认识,向着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探索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种种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这些“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人类社会是否起到了期望中的正面效果是不能以人类自身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实际上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历史上相反的实例却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中华文明所经历的沧桑岁月,由于中国文化数千年积累的传统思维方式,可以说这是一种在社会道德追求上最执著的社会和文化传统。而实际效果呢,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生死存亡的威胁所激发出拼尽全力的奋争,中华文明恐怕早已和众多小时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文明一样销声匿迹了。
因此简单地说,不是道德化而是更加有序化,进化就使人类社会和人类生命个体的有序化。单纯追求道德化——即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完美”、精制以及由此约束的人类行为的“规范”,最终只能导致无序和混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