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语音和语音学

(2009-08-23 12:43:20) 下一个
一、语音和语音学
 
  (一)语音及其性质
  语音一般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和活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音的不同性质。这种性质是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发出以后,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表现为声波。声波具有各种声学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和声学性质,都属于自然性质。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其功能是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而某种语音能否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不仅仅取决于语音的生理性质和声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环境。所以,语音的这种区分不同语言符号的功能,就是语音的社会性质,或者说社会功能。

  1.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肺和气管。肺和气管是发音的动力。肺的呼吸产生气流,通过气管与口腔和鼻腔相通,并对其他发音器官产生冲击力,从而形成声音。人类语言的语音绝大多数是由呼气产生的呼气音,只有很少的语音是由吸气产生的吸气音。气流的强弱不同,也能区别不同的语音,如汉语的[p\']和[p]。

  声带。声带是发音体。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声带的松与紧,能区别不同的语音。一般来说,声带松时发出的是噪音,声带紧时发出的是乐音。发元音和浊辅音时,声带一般是绷紧的,发清辅音时,声带一般是松弛的。

  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是发音的共鸣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腔。口腔的上下唇、上下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舌等,在发音时都起作用。其中上下唇、软腭、舌、声带可自由活动,称为积极发音器官;其余不能自由活动的,称为消极发音器官。舌可分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四部分,是最活跃的发音器官。舌的活动方式不同,能形成许多不同的语音。

  2.语音的声学性质

  语音的声学性质,又称为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音高。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发音体的振动频率高,发出的音就高,反之则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与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相关。声带短而薄,发出的音就高,反之则低。一般来说,妇女儿童的声带短而薄,发出的音较高;男人老人的声带长而厚,发出的音较低。个人发音的高低,主要靠对声带的松紧的控制。

  音强。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振幅大时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呼出气流的强弱。

  音长。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声带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质。音质又称音色、音品,是声音的品质特色。音质取决于声波的结构形式,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相关。发音体的振动分为规则振动和不规则振动,规则振动又有简单振动和复杂振动之分。简单规则振动形成纯音,如音叉发出的音;复杂规则振动形成乐音,如各种乐器发出的音。不规则振动形成噪音,如雷声、枪声、锯声等。乐音的音波是由若干频率不同的纯音组成的复杂音波,其中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余的叫陪音,陪音的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

  声音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共鸣。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一个静态物体,遇到相同振动频率的声波,就会受到感应而振动发音,这就叫共鸣。声带发出的乐音,受到共鸣器的共鸣作用,陪音中与共鸣腔的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陪音就会加强,形成振幅高峰,即共振峰。共振峰的频率叫共振峰频率。共振峰往往是一组,其中频率最低的为第一共振峰,次之为第二共振峰,再次为第三共振峰……。一般认为,元音的不同音质,主要取决于第一和第二共振峰的频率。辅音是噪音或兼有噪音和乐音,其中噪音的波形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音质。

  3.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的功能是区别不同的语言符号,用什么样的语音区别什么样的语言符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环境,因为人们对语音的感知具有选择性。

  不同的人发出的音,甚至同一个人每次发出的音,总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从听感上看,人们对某些不同的音的某些差别往往忽略不计,而对另一些差别则可能非常重视。根据那些受到重视的差别,人们把语音分成各种类型,即把某些音看成同一种音,而把另一些音看成不同的音。人们究竟怎样区分语音,则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说不同方言的人,区分语音的情况就有所不同。

  说英语的人,对浊辅音[b]、[d]、[g]和清辅音[p]、[t]、[k]区分得非常清楚,而说汉语的人,除了某些南方方言区的人外,一般都不能区分这些浊辅音和清辅音。又如,北京人能明确区分声母n和l,z、c、s和zh、ch、sh,而武汉人则一般对这些音不能区别。

  语音的区分如此,语音的组合也同样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如英语中有[pl-]、[pr-]、[sp-]、[sn-]、[spl-]、[spr-]之类的复辅音,汉语中则没有这类复辅音。又如广东话中辅音[m]可以作韵尾,如[sam](心),而普通话中[m]不能作韵尾。

  (二)语音学
  语音学就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音的各种性质,各种语音单位的区别、结构和功能,以及语音的各种变化规律。语音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若干分支。

  从研究对象的数量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普通语音学和具体语音学。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所有语音的普遍特征,及相互的异同;具体语音学研究各个具体的语言的语音系统,如汉语语音学、英语语音学等。

  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来看,语音学可分为共时语音学和历时语音学。共时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一定时期内的语音系统的面貌,历时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不同时期的语音系统的变化。

  从研究对象的性质来看,语音学可分为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音系学。生理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生理性质,即研究语音与发音器官的关系;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声学性质,包括计算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音系学研究语音的社会性质,即根据语音的社会功能来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系统。

  此外,利用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来研究语音的是实验语音学。

  上述语音学的分支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的,所以各个分支之间有交叉现象。即使是从同一个角度划分出来的分支,也存在着相互渗透的现象。如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音系学三者之间就是相互渗透的,因为语音的三种性质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