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文学城的博主提到他喝过稻田里的水,好多人都问他真假,我却觉得喝稻田里的水也没什么不可信的。今天来讲讲我小时候喝过的水 – 不必问我真假,全是真的,毫不夸张。
我九岁的时候被送到二姨家寄养了两年。二姨家实际上就是姥姥家,只不过姥姥姥爷去世早,二姨和姨夫继承了他们原来的宅子,继续生活在妈妈长大的村庄里。村庄在沿渤海的滩涂地区,大部分土地是盐碱地。他们不缺水,随便打个井挖个坑都能出水,但是他们缺的是淡水。什么概念呢,水的盐度太高,一盆水晒干后盆底留下一层盐碱。田野土壤小麦完全不能生长,好一点的田里可以长大豆和棉花,玉米。
那喝水怎么办呢?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个平顶的厢房,屋顶的角上有一根管子,管子下面有一口大缸,把屋顶接到的雨水攒到缸里。村里的人管这叫甜水。甜水喝光了,没有甜水的时候怎么办呢?村民们在田野的沟壑里挖坑,随便挖几下就出水了,他们管这叫井子。井子里的水十之八九都是咸的,但有个别的井子水不太咸,就成了村民的饮水源。我的妈妈就是喝井子里的水长的。仔细观察一下,村里所有人的牙都是有黄斑的,我妈也不例外,氟斑牙,因为井子里水不仅含盐还高弗。
我到二姨家的那一年,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村口挖了一个水库,长方形的,石头砌的内壁,水泥浇的边缘和从岸上伸到到水里的楼梯。 一条水渠从几十公里之外的一条大河里引水流到渠岸各个需要甜水的村庄的水库里,从此村民不再靠挖井子吃水了,改从水库里担水。上游的闸口一年只开一次,把各个水库灌满就关上了。这个水库没有多久就长出了蒲子和绿盈盈的水草,各种小鱼虾子青蛙蝌蚪都在那里安家,成为一个天然的生态大鱼缸,水是淡绿色的。论水的干净程度,我猜应该还不如稻田里的水。村民毫不在意,每天担水,灌满家里的大缸,享受甜水。养牲口的村民也会把骡马牵到水库那里,要么提一桶水上来,有时候也让马站在楼梯上直接嘴伸到水里饮。我们的学校就在水库边上,夏天课间的时候,渴坏了的孩子们冲出教室,直奔水库,在楼梯的下端,脚站在水里,两手分别撇一下水面的浮游生物,捧起水就喝。我就是其中之一,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大家都这样。小鱼虾都跑得很快,反正我从没捧到过一个,但是孑孓之类的小虫和肉眼看不到的藻类,不知道喝下去多少。记性好的小朋友会带个瓶子,从水库里灌些水带回教室,那也是为直接饮用的,没有烧开,没有过滤,天然大鱼缸里的水。胃酸是个神奇的武器,绝大部分生物都过不了它这一关。村里的孩子没听说过谁生寄生虫病的。我在那里喝了两年生态生水,至今都很健康。
反观现在的生活。麻省的自来水应该是可以直接引用的,但是我那个有洁癖的老公还要过滤再烧开来泡茶,冷水的话只喝瓶装水。我对塑料瓶深恶痛绝,在家从不喝瓶装水,直接自来水解决。屡次用我自己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他,没必要那么讲究,但是完全改变不了什么。他父母以前在一个大石油企业工作,物质条件丰富,他从小没喝过生水,却不知道啥原因小时候拉肚子差点没了命,心理阴影巨大。我现在只教育我的孩子,喝自来水就好,喝点稻田里的水也没关系,没必要瞎讲究。
你的博文写得好,冰壶也一定打得好!看了一下日期,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更新了,期待看到你介绍冰壶的博文!
------------
我们可能是老乡! 您说的地方和我长大的地方非常类似!咸井水,盐碱地,河水-水库,氟斑牙!
祝母亲节快乐!
海鸟,母亲节快乐!
难得桐儿家开门。祝你母亲节快乐!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