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喝醉酒

上联:牙缝半个崩不字;下联:野火春风斗古城;横批:你的明白?
正文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2007-05-22 12:29:54) 下一个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是77届北京考区的语文考试题。过去快三十年了,重写这个题目手下仍然那么沉重。

思绪一下子跳回到1976年年初。整个这一年给我的印象似乎就是在哀乐声中度过的。几个“伟人”的去世给中国,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带来了天翻地覆、似乎不可逆转的变化。在那个寒冷的一月,当我站在西长安街上目送周恩来的灵车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二年的12月,我竟然坐在大学入学考试的书桌前以这一年的经历为命题交上自己的答卷。怎么也没有想到,近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在用计算机重写这篇作文。

76年的清明节,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花圈、挽联让当时的老百姓产生了对毛主席以及他 “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当时,我在一个工厂中作学徒工。工厂中的所有年轻人都是“工人民兵”,我和我的朋友们白天在厂里干活同时“待命”,晚上去广场听演讲、鼓掌、喊口号。4月4日傍晚,我又去了天安门,听到广播吴德讲话,吓得我赶快跑回了家,因为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刚刚警告过我们要提防政府开枪。第二天,果然“工人民兵”下手了,抓了很多人,不过还好听说既没有开枪,也没有打死人。在打人、抓人过程中,有的人“光荣”负伤,于是这些人就根据伤势轻重的不同立了三等或二等功。记得一个同事在大家一起聊天时说“这几个抄上了,立个三等功,一辈子都吃上了”,结果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搭话的,估计这句话以及这个场面可以让这个同事记一辈子了。

7月28日凌晨,我被床的剧烈摇动惊醒,当时的感觉就是像躺在了摇煤球的机器上。大家走出大门,站在胡同里纷纷议论这一场比以前经历过的都严重的地震。北京的灾情不重,至少我没有看见哪座房子倒了。天亮之后,大家陆续开始到长安街上搭地震棚(当时我家离长安街很近)。从人们的脸上不难看出,每一个人都在猜测这场灾难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地震过后没几天,就有“地震和毛主席”的传言在小范围内传播了。据我所知,每当议论这些传言时,大家心头都充满了忧虑。

9月8日是阴历中秋节,我去火车站送人回来路过人大会堂时已经十点多了,发现会堂内灯火通明。这种情况在非重大节日的时候我从未见过。第二天,我正在防空洞中施工,听到同事飞快地传播说XX车间党支部书记哭了,当时我的心头一紧,这一天真的来了吗?没有了毛主席,中国将向何处去呢?这一次苏联会不会搞突然袭击?华国锋当主席还是王洪文当主席呢?“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否该停一下了?张春桥是不是又要来抢总理的位子?这些“大事”一股脑地涌入了我的心头。不仅是我,从同事们的脸上我能看出每一个人都是心事重重。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大家对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照片都十分敏感,都在很小的范围内讨论着这些“大事”。

以后的日子,表面上似乎又平静了下来,无非是“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但是,我、以及每一个人却能感觉到平静之中酝酿着巨大的变化。

1976年给每一个中国人所带来的变化都无疑是巨大的,可是,把时间轴放大一点看,这个变化又是什么呢?几年后社会上的一句流言似乎给出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白塔寺 回复 悄悄话 标题看上去很亲切,咱也写过这篇作文.我考试时刚刚学徒三年满师(10月26号出徒,转为一级工), 写的作文全是关于师傅对我的帮助, 回到车间把我写的内容跟一姐们儿说了说, 她说你这作文题目应该叫"师傅和我".76年清明前我上班路过天安门看见有花圈, 我们车间团支部也做了一夜花圈第二天一早就送去了.那几天每天下班都泡在广场上抄诗.4月4号下班又准备在中山公园下车,听见大喇叭里吴德讲话,吓得没敢下车.一晃都三十年了.
gonewind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啊。坐沙发接着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