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集锦

精心收集奉献上千部影视(取自网络,仅限于学习研究用,请下载后24小时删除)
个人资料
正文

06国内纪录大片【东】贾樟柯,DVD-RMVB,uploading  

(2007-04-06 13:45:39) 下一个
◎译  名 东
◎片  名 Dong
◎年  代 2006
◎国  家 中国/中国香港
◎类  别 记录/剧情
◎语  言 普通话/泰语
◎字  幕 无字幕
◎IMDB评分 6.7/10 (26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855784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视频尺寸 592x320 (1.85:1)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67 Min
◎导  演 贾樟柯 Jia Zhangke
◎主  演 刘小东 Xiaodong Liu ..... Himself



◎简  介 

2005年,中国奉节。

画家刘小东前往三峡地区创作油画《温床》,十二名拆迁工人成为他写生的模特,这座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即将消逝,画家也在与模特的相处中被现实征服。

2006年,泰国曼谷。

《温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进行,刘小东请来十二位热带女性为她们写生, 炎热的城市让女人们昏昏欲睡,唯有地上的水果鲜艳依旧。画家因体力的付出而渐感劳累,女人们却挣开眼合唱一曲欢快的歌。

两个城市都有河流经过,奔腾向前绝不回头。

  制作简介

  2002年年底,刘小东去三峡旅游,看到正在搬迁的三峡县城,即萌发了创作的想法。 直到2003年SARS爆发的时候,刘小东创作了第一幅关于三峡的油画作品——《三峡大移民》(200cm×800cm)。

  2005年下半年,刘小东和贾樟柯相约共赴三峡,分别创作了油画《温床》和以刘小东为主角的纪录片《东》。

  贾樟柯谈《东》

  一、为何拍《东》

  拍这个片子首先不是因为三峡,而是小东要去画画,于是邀我去拍纪录片。本来我就好奇他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他到那里是如何展开工作的,他是如何面对他画里的人的。我从来没有去过三峡,但是第一次看到他关于三峡的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对那个地方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就与他一起去了。这个纪录片就是围绕他画画这一事件来表达对这个地方的感受的。小东选择这个地方有他的理由,它正在消失,一切都是变化着的,今天这个人在,明天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他可能就离开了,或者去世了。所有这些都在流动变化着。小东创作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奔跑,比如说与光线比赛,他选择画画的地方的后面有一个楼,如果不快画,阳光很快就被遮挡住了。在工作现场的时候,我逐渐地进入到所谓画家的世界里了。

  他让我感动的不是他选择三峡这样一个巨变的地方,而是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爱。在小东那里,他所面对的,是同一个身份的人——搬迁工人。他表达的,是一种只可以在这个特定人群身上呈现的美感。你会感觉到他心里装满了对自己画笔下人物的感情。这是这次三峡之行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二、为何以《东》为片名

  我也算一个美术的发烧友吧,我一直想发现他绘画世界里的“秘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以前的一些画,会发现他有一个延续不变的闪光点,那就是每一个画面里的人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用“写实”啊、“现实主义”啊等等这些词汇都不能概括他作品的意义。他有着一份最直接的对对象本身和对生命的爱在里面,非常自然,非常原始。在今天这样一个被包装得失去本色的社会里是非常难得的。我的纪录片叫《东》,用的是他名字里的一个字。也暗喻我们所处的一个位置,一种态度。

  三、为何和刘小东合作

  非常自然就合作了,基础也就是所谓艺术观点,所谓对作品的感受相当一致。我电影中的人,都是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小东画里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们有他们的美,那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美。为什么喜欢这些人?面对这些人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这都是我们要想的问题。生活在三峡的人们,经济、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人们依靠那条江生活,搬迁后,以后的生活也许就没有着落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会让我们发现幸福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我们接触一些人,他们生活还是很主动,他们没有太多的忧郁、痛苦、彷徨,人家活得也好,挣一块钱高兴,挣两块钱也高兴,真的挺好。

  我们整个摄制组回来以后,很很多人非常怀念在三峡时的感觉。找到最初始的快乐,这个过程最重要。比如将来这个片子发行如何,多少人喜欢它,能在多大范围里传播,我不会最在意。因为主要的快乐已经过去,就像生孩子,一个生命你很珍惜,你看着他自己长大很高兴,但是最初的爱情,生产过程是最怀念的。我回来以后,发现自己变得很稳健,觉得生活其实对你够好的了!

  刘小东谈《东》

  一、为何画三峡

  我总是害怕——自己觉得好像成了点事儿,然后就变得娇气起来。所以我总是愿意往下面跑一跑,让自己变得不重要一点,不那么自以为是一点。艺术家只有跟当地的生活发生某种关联,创作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更新鲜,更有力量。假如不去三峡,我也许会去其他类似的地方。在北京被很多人关注着,身为画家,自己感觉还有点用,展览、采访、出书……而当我面对三峡,面对那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县城时,你会感觉自己一点儿用都没有,虚荣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这个时候你就会重新思考许多问题。如果艺术总是被当成神圣殿堂里面的供品一样被奉着,那人就会变得空虚。而在三峡那里,艺术品还没有一个床垫值钱呢!还不比一个床垫对人家更有用呢!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对人家形成不了任何影响。我想把自己往低处降一降,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我几次去三峡创作,表达的无一不是我对三峡人命运的关注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绘和记录。

  二、与贾樟柯合作的感受

  我觉得从事影视艺术的人都比较有趣。他们的思路普遍很活跃,总是会有一些新奇而且生动的想法,所以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但是真正去拍电影实在是太辛苦了。贾樟柯拍电影从早上5点一直拍到凌晨3点。他确实是太喜欢这个职业了,换了是我早就崩溃了。因为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有太多的主意需要他来决断。

  贾樟柯与纪录片

  2006年纪录片《东》入围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2005年出任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

  出任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

  2002年 纪录片《公共场所》获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纪录片《狗的状况》入选嘎纳电影节导演双周

  贾樟柯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00年 《站台》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4年 《世界》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2006年 《东》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刘小东与电影

  1992年出演王小帅的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

  1992年担任张元的电影《北京杂种》的美术指导

  1995年他的画作《儿子》取材于张元的同名电影

  2000年他的画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2004年他与王小帅一起在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中客串两个新富人物

  2006年纪录片《东》

  贾樟柯:

  出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

  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钟,故事片)

  站台(2000,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公共场所(2001,31分钟,纪录片)

  狗的状况(2001,5分钟,纪录片)

  任逍遥(2002,113分钟,故事片)

  世界(2004,108分钟,故事片)




part1, http://www.uploading.com/en/files/UWKG4BTF/dong.part1.rar.html
part2, http://www.uploading.com/en/files/DELHYT2G/dong.part2.rar.html
part3, http://www.uploading.com/en/files/W7KPUQ4G/dong.part3.rar.html



更多影视请到我的博客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30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