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南方朔 切香腸遲早會切到自己的手

(2007-09-02 20:58:57) 下一个

2007.09.03

民進黨和國民黨分別推動的入聯公投,這次終於惹翻了美國,不但美台關係已趨惡化,在形勢所逼下,誠如最近美國「尼爾遜報導」所說,美國已可望由「不支持台獨」轉變為更斬釘截鐵的「反對台獨」。當「創造性的模糊」發揮不了創造性,美國只得愈來愈明確,愈來愈不模糊。 因此,美國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與白宮國安會資深主任韋德寧這兩位美國高級官員的談話,台灣藍綠雙方都不容再詭扯狡辯,因為這已顯示藍綠惡搞的入聯公投,不但台獨本身已被葬送,甚至連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也一併陪葬。

儘管台灣這邊會覺得不中聽,但兩位官員所說的的確有其一貫的邏輯,如果我們不去顛倒亂扯,而是就事論事,即當承認,自從一九四五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國收回台灣,接著一九四九中華民國內戰失敗,退守台灣,兩岸即處於未完成、未決定的內戰狀態,這種內戰狀態一直持續到金門砲戰,雙方始以一種沒有國際仲裁、沒有簽訂條約的方式自動停止,在軍事上它不是「條約式和平」,只算是「技術性停火」。而在國際社會上,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失去大陸後,美國已準備放棄,但因中共當時正執迷於極左的世界革命理念,再加上韓戰爆發,美國始回頭擁抱中華民國,但儘管如此,自一九五○年代起,美國即和中共不斷進行華沙會談,有關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雙重代表權問題皆被提出過也遭拒絕,最後終於為一九七一年我們所稱的「排我納匪案」上達到共識。從一九七二的上海公報,一九七八的建交公報都強調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但為了解決台灣這個未決定的問題,美國遂有了一九七九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法案的旨意是美國與中共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為了留下時間讓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遂以該法做為過渡。這也就是說,在權力政治上該法案當然不無在兩岸間搞模糊,趁機玩弄「一中一台」之企圖,但在立法意旨上,它則無疑的是一種具有階段性、權宜性的法案。當兩岸果能以和平方式解決那未決的問題,該法即任務結束。

問題在過去將近卅年裡,從國民黨到民進黨都刻意突顯台灣關係法保護的功能,並不看重其提供時間讓兩岸自行和平解決爭端的功能。對台獨而言,甚至深信無論如何美國皆會為台灣問題而出兵。當台灣關係法被看成是台獨可以任意填寫的空白支票,甚至是躲在美國背後向北京扮鬼臉吐口水的護身符,美國當然不得不重新考慮。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及國際角色日增,俄國重新崛起;再加上北京在策略上也調整為「反獨不促統」,台獨的活動反成了主動挑釁及製造麻煩的一方,美國的「創造性模糊」在這樣的情勢所逼下,已被迫必須開始明確。這已清楚的顯示出美國已將問題還原到它的基本面,那就是上海公報及建交公報的原點,至於「未決定的議題」當然與「台灣地位未定論」無關,只是指台灣是個歷史發展中並未解決而有待解決的問題而已。根據個人的訊息,由於台灣關係法的立法意旨並未達成,反而成了台獨操弄美國的工具,美國已有人主張重新檢討台灣關係法了。一種階段性的保護法案已長達近卅年,美國已算對得起中華民國了!

因此,這次的嚴重性不容低估,它可能是美國進一步收回對台灣提供無條件保護罩的前奏。中華民國這個未決定的問題,仍必須回到它的原點,由兩岸自行設法透過和平方式來解決!

因此,這幾年台灣的惡搞,已走進了死胡同。台灣那些人自以為得意的在切著香腸,切來切去切到的只是自己。他們為了選舉和選後的貪腐利益,從不去嚴肅思考兩岸問題,而是一廂情願玩弄美國對台灣人民的善意。他們曲解歷史,煽動仇恨,藉此來掩飾自己的無能與貪腐。而為了讓這種歹戲可以一直拖棚,他們甚至不惜搞自虐遊戲,把自虐當勇氣,藉以換取選舉的利益。一個政府的法定天職就是要設法解決歷史問題、解決人民的福祉問題,而他們卻製造出更多問題,讓真正的問題一直惡化,也加速了台灣內部本身的沈淪和外部的孤立。美國現職高官的一連串談話,不要認為這是美國的惡意或向中共傾斜,而該看成是美國對台灣的當頭棒喝,坦白說,不但台灣本地人受夠了,甚至連美國也都受夠了!

這次入聯公投對國民黨也應是一次難得的教訓,國民黨不必學著民進黨一樣去硬拗,毋寧應好好去整理自己的思想、信念與政策。如果仍舊只會學著別人拿香對拜,國民黨又怎麼值得信賴?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著名的國際談判專家尤瑞(WilliamUrry)最近剛出版《積極的不的力量》,指出人們在遇到他不同意的主張時,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會因為畏懼、鄉愿、心中無主見,而去附和。這種對自己不同意的主張說是,乃是一種「毀滅性的是」,因為他不但失去了自己,也淪為他內心不同意的意見之幫凶,最後一定得不到便宜,只會失去更多。克服之道只有整理自己的內心與信念願景,而後說出不,只有這種「積極的不」,才可以扭轉那個不對的是,突顯自己並得到勝利。

這次國民黨在入聯公投上不但沒得到便宜,反而輸掉了中華民國的招牌,顯示出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已必須重新再來了。兩岸當然是有路可走的,謹慎的互動,以宏大的心面對歷史,從善意、互惠、雙贏為行為的起點,讓台灣在未來中國的遠景上做出貢獻,利己利人,進而為台灣爭取到最大利益,這是條新路,國民黨該走的或許只有這條路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