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是台灣人

(2007-06-03 07:47:44) 下一个
Posted on 2007-06-02 22:41 胡晴舫

我最近一次的身分認同焦慮在看完一部台灣電影《台北朝五晚九》時開始。片中反映出一群個性平扁的人物,沒有對話,沒有現實感,這些角色居住的公寓看出創作者的世界觀幾乎就是對世界毫無認識,也不甚關心,連帶著他們的情慾也有點想當然爾的簡單。也許,這不過是部創作者企圖心沒能完整傳達的電影作品,不足以涵蓋整座台北市的「文化內涵」。但,已經足夠讓我半夜坐在家裡客廳許久,思考「我」這個人跟這群台灣人之間的關係。

身為一個所謂的台灣人,總免不了被身分認同問題拉扯。朋友可以為了白先勇算不算台灣作家而翻臉,夫妻能夠為了蔣經國的歷史地位而爭吵,寫篇文章說說香港或上海的好處就要遭忠勇之士批鬥(說東京、巴黎就很浪漫先進囉)。

這些窮凶惡極要別人表態愛台灣的人卻從來沒說出個文化理由,為什麼我們要認同台灣,除了我們不約而同地都出生在這塊島上之外。就好像大陸要台灣回去,光是同文同種這個說法,在全球流動時代裡也不再是最具說服力的理由。我總認為,台灣社會也好,大陸政府也好,他們都應該再多拿出些什麼強而有「利」的說法來說服民眾為什麼他們應該是中國人或台灣人。

身分認同就是品牌認同。為什麼人們迫不及待要在談話開始的前十分鐘就告訴你:她在美國出生長大,他在法國留學十年,他移民日本十八年,道理就跟人們炫燿他的哈佛學位、寶馬汽車、Prada皮包或法國新浪潮電影DVD收藏一樣,他們認為這個國家品牌會增加他們個人的價值。國家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造出來,不是靠旅人嘴上說說,也不單倚賴政府砸錢作政治宣傳。國家由人所組成,每一個人、每家企業都有責任。英國酒商帝吉歐廣告事件只不過再一次反映國家品牌的重要性。可笑的是,正是為台灣社會在國際間塑造暴力形象的立法院,那次卻那麼義正辭嚴地要禁酒進口,爭取阿Q式的正義。

如果有人質疑你不愛台灣,請回問他憑什麼要你愛台灣,如果你不認同他的想法、氣味、裝扮和那種咄咄逼人的紅衛兵態度。

台灣有個剛下台的首長說,國籍不重要,國家才重要,我以為這邏輯完全倒轉了。顯然,在邊防逐漸消失的全球化時代裡,國籍才重要,國家不重要。國籍不過是政治選區的登記,甚至,就像是我們的醫療資料,可以隨醫院不同而作調整。國家--就傳統定義去理解--卻是一個僵化道德的概念,不容許挑戰、質疑,背叛更是不可想像的罪行。國家的概念提供人民一種空幻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卻無法帶領我們去到哪裡。國籍至少給了移動的方便、居住的自由,和多樣的個人選擇;其中只有價值判斷,沒有道德要脅。

是的,「我是台灣人」。可是,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品質糟糕的雨傘(還記得《致命的吸引力》吧?),互相打架的國會,缺乏幽默感的副總統,女議員的性愛光碟‥‥那麼,還不如改口說我是SONY愛用者。

( 2003/01/29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觀念平台》,舊文重貼)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hcf666/archive/2007/06/02/171101.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