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

(2007-02-03 20:48:51) 下一个
Posted on 2006-12-20 21:04 王榮霖 閱讀(653) 迴響(4)

「我曾求老闆讓我當幫傭,不要賣淫,老闆卻說沒做足兩百五十個客人,別想領錢。」、「回到印尼,我要到郊外狂喊發洩,還要跳到溪裡,洗去台灣男人留在我身上的恥辱」、「以後打死我都不會再來台灣」
---「水晶」、廿三歲、由印尼被騙來台賣淫/【聯合報2006/11/27】

「以往來台賣淫的越南女子多來自南越,近年來,南越赤貧人口逐漸減少,人蛇集團將魔手轉向北越偏遠村落,悲慘的故事在越南繼續流傳。」
───阮文雄(越南籍神父):看盡越女苦楚 「心中只有痛」/【聯合報2006.11.27】

「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
───總統府「咱的媳婦、咱的子」活動、外籍配偶朗誦「感謝」詩歌/2006.12.20

配合「世界人權日」活動,在內政部安排下,總統府舉辦了「咱的媳婦、咱的子」的活動,由一群來自菲、柬、越、泰等地的「外籍配偶」,合唱「甜蜜蜜」與朗誦「感謝」的詩歌,也許是自動自發,也許是人為安排,當媒體播出「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的合唱時,令人有時空錯亂之感,此外,也感到陣陣頭皮發麻。

台灣也許不是全世界對「外籍配偶」最苛刻的地區,但要說「德政」,恐怕相信的沒幾人,至於往自己臉上貼金,還大辣辣地在總統府上演歌功頌德的表演,恐怕算是世界級的奇觀了。

「外籍配偶」,包括所謂「外籍新娘」與「大陸新娘」這兩類,它不太像盛行於歐美的「郵購新娘」,不過,本質上兩者都涉及「買賣婚姻」;「外籍配偶」在台灣與出口地區,涉及的過程相當冗長,層層抽傭的代價相當昂貴,但最後落入「外籍配偶」家人手中的,實少之又少,這種透過跨國仲介婚姻的剝削現象,學術界有個專有名字,叫「商品化的跨國婚姻」。

雖說「外籍新娘」與「大陸新娘」都是「外籍配偶」,但兩者在台灣所受到的人道待遇則屬「一國兩治」。

另外,「大陸新娘」也有另一個俗稱「大陸妹」,從「外籍」一路到「大陸妹」,所有這些台灣人耳熟能詳的用語,其實都帶著嚴重的族群與性別鄙視,不提那些被拐、被騙進入台灣色情場所的「外籍新娘」或「大陸新娘」,即使是作為台灣農漁村傳宗接代與廉價勞力供應者的角色而言,「外籍配偶」幾乎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

到目前為止,台灣總共有多少「外籍配偶」與其所生的「新台灣之子」?來看看幾個數字:

---自1987年一月至2006年十一月底為止的十九年間,台灣共有382304名的「外籍配偶」;
---2005年「外籍配偶」有28427對,佔當年結婚對數的20.14%;台灣每五對結婚中有一對是跨國聯姻。
---2005年由「外籍配偶」所生的嬰兒出生人數有26509人,換算台灣出生的嬰兒中,平均每八人中即有一人是所謂的「新台灣之子」。

根據統計,自2000年至2004年間,「新台灣之子」的年增率約在二萬三至三萬人之間,因此,「外籍配偶」與所生「新台灣之子」比例,如果以1:1計算,則自1987年至2006年為止的十九年間,台灣「外籍配偶」加上「新台灣之子」的總人口數,已逾七十萬人以上。

七十萬人!差不多是一個板橋市的人口,比台灣後山的宜蘭、花蓮及台東還要多,甚至比台灣「四大族族」之一的原住民人口全部加總起來還要多!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2004的統計,臺灣原住民共有452,579人,只佔台灣總人口的2%。

這樣的數據,意義在哪裡?最重要的,在「選票」上。當一個人或族群擁有選票,甚至是足以左右選舉勝負的選票,才算是真正擁有發言權,有發言權也才有力量爭取自身的利益,從明年立委選舉開始,於1987出生之後的「新台灣之子」,將開始握有選舉權,到2008年總統大選,如果情勢如這次高雄市長選舉的些微差距,則為數約六萬的「新台灣之子」,將是決定政權輪替的關鍵。

屆時,所謂「本土政權」與「外來政權」的意涵會是什麼?當「新台灣之子」的選票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也許會根本地改變所有現存的政治論述。

另一方面,當「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穩定成長地邁向百萬人大關之際,一個反方向的人口移出潮,卻正在台灣上演,媒體的標題讓人怵目驚心:

───白領族外移 十年逾百萬!

所謂「白領族」,即是一般意義的「中產階級」,主要包括公教、醫師與私部門的中高階主管及企業經理人等,近來則加進了科技新貴,這類型的「中產階級」,廣義上屬台灣的菁英份子。

當前的台灣,正有兩股力量正在拔河,一個是人口被買進,十九年間,「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增加了七十萬人;一個是人口主動選擇移出,十年間,台灣「中產階級」出走了百萬人。至此,「台灣人」的意涵已經出現質變,問題來了:

───在這兩種人口的進出之間,台灣增加了什麼、流失了什麼?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archive/2006/12/20/137832.html

# 台灣認同是有權者遮蓋社會問題的口號
2006-12-21 00:15 by hira

台灣政客這樣競比愛台灣、爭相當台灣人、搶著訴說台灣歷經荷、鄭、清、日、蔣等外來統治的悲情故事,不過是反映此間政治的貧乏與荒謬。貧乏的是,這樣純以種姓為鑑別的歷史觀完全抽離了社會生活的內容,渾然無視絕大部分黎民百姓感受到的壓迫;首先,並且主要是來自或奴隸主或地主或資本主的盤剝層朘,族群、政權的因素是次次焉,並且是附麗於,並強化了這一種日常的剝削制度。

由於了無階級觀點,這種貧乏的歷史必然要加湯加料,變為荒謬的歷史,於是把路過的荷蘭人、西班牙人放大一百倍,好像真有影響台灣似的,證諸實際,偽造歷史罷了,政客夥同學棍以此偽史蠱惑愚夫愚婦,相擁痛器,好像人間歹吣?^於台灣,全然不知近在毗鄰的菲律賓悲慘多多,遑論廣大的第三世界,然乾號的台灣意識透過連宋哭到北京去,只教世人見證了台灣新興資產階級無識的歷史觀以及無恥的歷史。
11-5/2005
論「台灣意識」 左看:新興資產階級在乾號
趙萬來

# re: 「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
2006-12-21 00:08 by 泛政治
在台灣,去嫖這些進口女人的,應該是不分外省、本省的吧?

這些命吖澡畹呐?腿耸侵档猛?閼z憫的。

是怎樣的心態會想嫁給台灣的男人呢? I just wonder。

# re: 「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
2006-12-20 23:36 by 國外工作的藍領階級

其實在國外工作久了.真正的體會到:臺灣人自己所認同的自我 在哪?臺灣是否忘了為自己而驕傲?有很多獨有的條件,是在別的開發中國家所沒有的.在國外,每個人不管貧富身份,提起自己的國家一定是共同的維護.但臺灣的問題是,對自己的國家總是有太多的批評.批評是件好事,可以在其中反省改進,但是都是說說而已.沒有做任何改進,因為大家都認為問題不在自己.臺灣有很多很多的社會價值觀的建立,不是短短五,六十年才有改變.而是從百年前荷蘭統治臺灣開始,臺灣被不同的國家當過殖民地後,到現在臺灣這塊母親還是被踩在腳下的臺灣人所不珍惜,並當做籌碼.在這百年來,不管各個族群,各自的屬地文化傳承性都被中斷過;不認同自己周圍所存在的所有一切,會是很危險的事.沒有了傳承性,就沒有自我價值的建立,就不會對自己的所做所為負責,很多亂象就會產生,小從家庭,大至國家.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身為臺灣人,應為自己周圍的點點滴滴,去多一點關懷和扛一些責任.懂得要在當下的情況做正確的判斷.當下所流行的政治名詞,不過是為某少數激情者所挑起的短暫輿論.現在,臺灣人應該要認同自己所有的一切,並為自己身為臺灣人而驕傲.並要對自己的國家驕傲,否則你走到國外會被別人看不起的.要有自己的文化,要建立自己對歷史負責的傳承,就是從現在做起,在台灣自由的國度內,你可以為所欲為,但是請不要放縱自己,你所做所說的每一件事,臺灣這母親先把你默默承受,但是她一定會還給你.每一位臺灣人都是很重要的,無論你的上一代來自何處,或是你還能說的是哪一區的母語,都要記得身為臺灣人的驕傲,並且呵護臺灣這塊母親.

# re: 「感謝台灣政府的德政!」?
2006-12-20 21:58 by 畢業生
臺灣人要先除去被殖民的羞辱與悲哀才有可能解決殖民的衝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