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探討北高市長選舉:難道真的是本土意識的問題嗎?

(2007-02-03 20:48:50) 下一个
(●作者高達宏,碩畢,商,目前旅居美國。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代照。※高達宏特區)

探討北高市長選舉:難道真的是本土意識的問題嗎?
2006/12/18 00:18
高達宏

摘要:
˙台灣價值很簡單,就是「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國」,台灣意識也很簡單,就是「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就歷史而言,台灣和中國確實有個共同的文化背景,這些台灣人並不需要排斥,但是就政治而言,台灣和中國確實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各不相干,這點台灣人要肯定,要堅持。

˙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原本就不應該是民進黨所獨有,而應該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所共有。

˙如果以「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價值,「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意識,來評判民進黨和國民黨,那麼,民進黨的執政是合理的「符合民主的政治情況」。

一˙郝龍斌為什麼能夠快速竄起?
二˙被扭曲的台灣意識:
三˙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應該是二千三百萬人所共有:

本文:

前言:

這篇文章是對一般外省人的諍言,也是邀約在這裡成長,在這裡生活的一般外省人,和一般本省人一樣的加入台灣人的大家族。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不只是屬於本省人的,也應該是外省人的。這是我們本省台灣人ˋ外省台灣人ˋ客家台灣人ˋ山地台灣人,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所共有的。

北高市長選舉之後,高雄市由民進黨獲勝,台北市民進黨得票率成長百分之五,於是國民黨內同樣的又再次掀起推動「台灣新價值」的風潮,又再次指責本土意識的「偏狹」,難道這真的是本土意識的問題嗎?

一˙郝龍斌為什麼能夠快速竄起?

在這次台北市的選舉中,從提名開始,所有參與競爭的人,就遠遠落後剛剛拋棄新黨主席之位,為了卡位而投奔國民黨的郝龍斌。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形?

郝龍斌是外省籍,父親是國民黨籍的軍系大老,其背景和馬英九類似,因此不必拉抬,就自然而然,很快的成為外省族群心目中一顆耀眼的新明星。

因此一個和國民黨素無淵源的郝龍斌,可以立刻拔得頭籌。

緊接著,台北市長選舉郝龍斌當選之後,一些由外省族群經營,實質上是國民黨的黨報,卻掛著民間招牌的報紙,立刻將郝龍斌「提名」為「馬英九的接班人」,於是另一個外省籍權貴族群人物,郝龍斌,已經被迫不及待的拉抬為未來的領導者。

如此將可以保證,外省權貴族群可以繼續執掌國民黨,繼續朝著總統,執政之路邁進。

難道這不是外省族群意識的濫觴嗎?

難道整個台北市就沒有有資格有能力的台灣籍人士,可以領導國民黨嗎?

難道就只有民進黨才有有資格有能力可以領導台灣的台灣人嗎?

這應該不是意識的落差而已,而是真正的省籍情結在作祟。

二˙被扭曲的台灣意識:

國民黨的高雄市長參選人黃俊英此次落敗,國民黨內掀起了一股突破「偏狹本土意識」的論述。

立委洪秀柱指出,「雙城之戰的結果顯示台灣的選戰仍是藍綠意識型態主導,和清廉ˋ貪腐無關。」﹔立委黃昭順直言,「南部地下電台問題還是很嚴重,一天到晚灌輸選民偏狹的本土觀念。」﹔立委徐忠雄表示,「民進黨藉一次次的選舉,把偏狹的族群意識成功地變成台灣的主流價值,……,馬英九背負外省原罪,卻也是最適合提出符合台灣整體利益「本土新價值」的人。」。

本土意識,是偏狹的本土意識?本土意識不在乎清廉ˋ貪腐?本土意識是族群意識,不應該是主流意識?

在這些國民黨立委的眼中,可以看出台灣意識是如何的被扭曲。

難道百分之六十七的人,認為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百分之五十四的人,認為即使中共會動武,還堅持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樣的事實可以用「偏狹」兩個字來抹殺掉?

難道有台灣意識的人,就看不出馬英九在特別費中,有著清廉和貪腐的矛盾?難道這次國民黨失掉十萬票,不是中間選民對馬英九的失望?這次的選情,反應的難道不是馬英九清廉形象破損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這和外省原罪無關,而是和外省意識有關,馬英九一再隱約提訴「終極統一」的觀念,和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的意識的高漲,剛好背道而馳,如何成為一個具有「本土新價值的人」?

話又說回頭,所謂的「新」本土價值,是不是就是披著台灣名義的「外省人的中國價值」?

三˙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應該是二千三百萬人所共有:

台灣價值很簡單,就是「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國」,台灣意識也很簡單,就是「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就歷史而言,台灣和中國確實有個共同的文化背景,這些台灣人並不需要排斥,但是就政治而言,台灣和中國確實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各不相干,這點台灣人要肯定,要堅持。

不管是本省人ˋ外省人有了這個觀念,那就是台灣人。

不管是本省人ˋ外省人沒有這個觀念,那就不是台灣人。

國民黨應該要深思的是,如果沒有強烈的認同「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價值,沒有堅定的確信「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意識,那麼,請問如何開創所謂的「本土新價值」?

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原本就不應該是民進黨所獨有,而應該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所共有,如今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國民黨是否想過,是不是問題出在自己的排斥台灣價值和台灣意識?是不是出在自己要藉此來凝固外省情結?

如果以「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價值,「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意識,來評判民進黨和國民黨,那麼,民進黨的執政是合理的「符合民主的政治情況」。

國民黨和外省權貴要在台灣長期執政的話,那麼,請放下「中國價值的外套」,穿上「台灣價值的內衣褲」吧!

這樣和比較貼身,也比較貼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