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政黨贏了,選民輸了

(2007-02-03 20:48:48) 下一个
(●作者陳小春,男,筆名,竹市,軟體工程師。簡介表示,他曾參與715綠營學者抗議的活動,也曾在228公園附近2樓舉布條,是自發性納斯卡線的領頭民眾,到1011於台北車站前舉起公民不服從的海報,拿者麥克風要求群眾手溝者手,但是現在「我的熱情已經消滅了」。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代照。)

政黨贏了,選民輸了
2006/12/15 00:09
陳小春

北高雙城之戰結束,台北郝龍斌當選,高雄陳菊當選。兩大黨贏了,照選舉研究的歷史資料選民沒有擺脫過去十幾年來投票的政黨比例。選民的確做了選擇,跟過去一樣選擇了藍綠,選擇了政黨我們依然缺乏思考、缺乏討論,從『民視、東森、三立、TVBS、中天』討論的焦點都在相信陳水扁與否,相信馬英九與否。

至於候選人當選後要做什麼,沒有一台關心、沒有政論節目想討論。所以所有人的目光焦點都在所謂藍軍的輸贏、民進黨的輸贏....所以那一票代表者完全相信市長、完全相信代理人,或者直接點說,我們完全相信了政黨。

這樣相信錯了嗎?以我所信仰的民主價值來說錯了!我認為民主就是對人的不信任。當你相信民進黨相信國民黨,你就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價值判斷,失去了你當中華民國國民或是台北市民那薄弱的權力。所以不管陳水扁做了什麼泛綠的支持者都選擇完全支持他,國民黨提出了那位候選人,泛藍的支持者也選擇了完全支持。因為相信人,所以我們缺乏對事物的判斷,只有對於政治人物的喜好。當然選舉中,我們聽到的會是『挺誰、支持誰、信任誰』,『愛台灣、在地小孩、有信心』沒有人在乎那個人真的會在選後做了什麼事。是因為我們的怠惰,我們的激情,我們失去民主的本質。

所以政黨與藍綠順利的綁架了台灣的政治,綁架了選民。所有的候選人都有提出老人福利政策,沒有電視台願意在電視辯論會後討論哪些可行,哪些會造成社會資源集中在老人福利身上,造成下一代年輕人更重的負擔;每一位候選人都有對台北市民票選最關心的治安問題提出方法,沒有一台願意探究這難得三位候選人的共識納入台北市民的民調來判斷公務人員的考績,沒有一台願意追問各候選人怎麼執行;沒有人關心,三位候選人都有提出來的都市跟新要怎麼做?攤販問題如何解決,停車位是不是還是這麼少,罰單怎麼這麼多。現實環境上,這些實際上關係到我們生活的議題沒有電視台願意討論。電視台報導的盡是的政黨的利益,政治的權郑瑳]有人關心台北市民的生活。

也許我們可以體諒媒體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必須要選擇有激情的畫面,要像連續劇一樣報導新聞(三立張雅琴)。難道真的不能嘗試的討論市政議題嗎?當初TVBS的2100也是在一開始沒有太多人關注的議題上不斷討論,到後來發酵成為最紅的政論節目。也許哪一天我們可以邁向市民社會,更多的理性,需要媒體主管多一點社會責任。否則單純的相信團結的國民黨會反貪腐,相信本土的民進黨愛台灣。這個社會只剩下彼此對立的政黨,少了討論與溝通,喚不回理性。

至於我說的對不對,也許選後一個月看這兩位當選的人的規劃大致可以知道八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