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市長選舉不是「信任投票」--不可濫用民粹傷害司法

(2007-02-03 20:48:36) 下一个
(●作者文玉,台北,留美碩士。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代照。)

市長選舉不是「信任投票」--不可濫用民粹傷害司法
2006/11/28 00:21
陳文玉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日前說過:「連民進黨都認為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是對陳水扁總統的信任投票」,並以此作為吸引選票的口號。馬英九此說,可說是「竹篙兜菜刀」,真叫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當任何一個議會在進行「信任投票」(Motion of Confidence)時,有權投票的人,其投票的對象只是某一個特定候選人(一般是內閣制政府裡的總理或部長),其選擇數目,只有信任或不信任兩種,有權投票的人,可以二選一。候選人本身並沒有其他競選對手。投票的結果是「信任」或「不信任」此一特定候選人。

反觀今天正在進行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各有五、六位候選人,每一位候選人都有好幾位對手,有權投票的市民,可以在多位候選人之中,多選一,選出一位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市長。投票的結果很可能是兩大政黨之一的特定候選人當選。

「市長選舉」相對於「信任投票」,無論就投票的對象,選擇的數目,投票的目的來講,可說完全不同。

當馬英九企圖把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連結成市民究竟是信任馬英九或陳水扁時,馬英九完全忽視,陳水扁及其家族親信所涉及的「國務機要費」案件,以及馬英九自己所涉及的「特別費」案件,都已經遭受到檢察官的偵察。

另一方面,北高市長選舉必然有一候選人當選,若國民黨候選人當選,就被馬英九解釋成「市民信任馬英九」,但若民進黨候選人當選時,馬英九又要如何解釋呢?

馬英九此舉,顯然企圖以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的結果,取代司法判決。這般牽强附會,引喻失當,極盡民粹式的選舉操作,可說是嚴重誤導市民,極端藐視檢察官,並重重地傷害司法的尊嚴。

曾經作過司法部長的馬英九,面對司法,怎可以如此輕浮投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