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細讀李遠哲公開信

(2007-02-03 20:47:58) 下一个
2006.11.11  中國時報
細讀李遠哲公開信
王思迅

在陳瑞仁檢察官以貪污和偽造文書罪起訴第一夫人吳淑珍之後,我發覺朋友私下的閒聊,對陳水扁要不要辭去總統職務一事,已經失去之前的熱烈興致。再拿民調數字來看,主張紅軍繼續走上街頭抗爭的比例也大幅下滑。這個現象讓我覺得很困惑,也很有趣。我約略可以感受到有一種微妙的心情在變化中,但總還找不到合適的說法來解釋它。

直到昨天,細讀李遠哲先生的公開信之後,我終於明白,原先那個隱微的感受是什麼,也由此發覺到,其實李遠哲先生是可以這樣細心的感通到社會人心的趨向。

大部分政治人物對這封公開信的反應方法,仍跟過去李先生發表過的其他公開信一樣。不想理會的人就會說些「表示尊重」、「感謝指教」的門面話搪塞過去。想有所回應的人,就會先把李先生定位成某種「立場」的人,然後用輕率庸俗的意見任意加以褒貶。其實,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立場,而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封信透露出來的社會意義。

我必須很感謝李遠哲為處在危機之中的台灣社會寫下這封公開信。而因為這封信,我也才知道,儘管他心裡著急,但他仍耐心並且樂觀的看護著台灣的變化。其實,這也是大部分善良的人民心中的願望,但有時基於意氣,不免演成激烈的對峙。即使在這種對峙下,我相信李先生心裡還是希望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上,看到正面的價值從善良的人心中產生。

整體來看台灣社會,其實並不缺乏批評與自由的力量,但真正缺乏的卻是一種確立正面價值的心靈力量。批評與自由的力量再發達,人心終究無法在一個價值的基礎上安穩的站立。過去,無論執政者或在野者,在建立正面價值上,要不是口是心非,就是持氣暴志,最後總是苗而不穗,無法成為果實。這件事,過去沒有人說過,但現在卻由李遠哲先生一語道破。

我很希望大家在讀李先生公開信時,注意下面這兩句話:「在深層的意義上,這場危機是台灣首度實現政黨輪替的民主果實。」及「在今天,司法機關展現了台灣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獨立精神。第一家庭被調查或被起訴,雖在法律上並不代表定罪,但這是台灣司法邁出獨立的一大步,也是二○○○年政黨輪替的偉大果實。」

正面的價值必須用正面的態度去接引,它才可能茁壯。李遠哲先生提醒大家,這一司法起訴,是台灣在政黨輪替後,第一個出現的果實,而且是偉大的果實。言下之意,這是過去多少時間以來,台灣一直處於負面價值狀態下,一個翻轉成善的重要契機,也是一個建立正面價值的重要支點。

細讀公開信,再對比過去李先生上一次在六月下旬的公開信,其實這兩封信都有相同脈絡。上封信中,他一方面痛心執政黨「政績有限、弊案不少」,一方面也憂心在野黨過度急切於總統罷免案。如果這兩方面都繼續朝原有方向發展,台灣政局必定陷入動盪空轉。但在上一封信中,他尚未看到台灣正面價值力量成形的可能,所以只能作沈痛的呼籲。但在這封信中,無論就語氣與立論上看,我們都能感受到李先生的樂觀和堅定,因為,現在他看到了那個正面價值被建立起來的可能了。

那個力量,不來自藍綠政黨,不來自統獨立場,而來自台灣司法從未有過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過去是流於空話,但現在卻由陳瑞仁檢察官做出了可貴的示範,不但在民間得到多數的支持,在法界亦給人振奮的力量感。這就是政黨輪替後第一個出現的「偉大果實」,而它更可能是未來接二連三出現的其他果實的開拓者。

我已可以理解為何大家不再多聊總統去留了,也知道為何紅軍沒有再上街頭的動力了,過去的焦躁,都是因為這個社會無法給人正面價值期待,而人民都是善良的,只要出現可信賴的正面價值,大家都希望用耐心與呵護的態度,讓他普遍到每個人心中,成為重建秩序生活的基礎。李遠哲的這封信,正讓我們看到這樣的美好願景。(作者為如果出版社總編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