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号外:中国已成世界领导人朝圣“外交麦加”

(2007-02-03 20:47:49) 下一个
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请看中华必亮剑博客http://newworld.blog.china.com/

北京紧锣密鼓筹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即将粉墨登场。中国当局对于峰会的重视程度非比寻常,官方媒体近来从各个角度报导了论坛的消息,其中关于准备工作的各种环节更可以用“巨细弥遗”来形容。

  这场中国最盛大的外国首脑会议,共有非洲大陆48个国家的众多首脑参加。中非论坛和峰会可能耗钱费力,但是从外交和政治成本计算,却远比单打独斗的双边外交更有国际影响力和宣传效果,更符合成本效益。

  就在中非北京峰会召开之前的10月31日,中国和东南亚10国的领袖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了“中国—东盟(亚细安)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与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亚细安领导人为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剪彩。

  就在南宁峰会不到半年前,中国也成功地在6月的上海举办了第五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除了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上合组织6国元首,伊朗总统内贾德也以观察国元首身份出席,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一年内在国内主办三大峰会,云集的各国元首超过50名,中国成为世界领导人朝圣的“外交麦加”,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之说。

  这三大峰会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中国作东,集体邀请某特定区域的领导人来访。这种一个对一群的外交运作方式,不但代表了中国实力被认可,以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为中国日后以对话伙伴身份介入该地区的事务奠定了基础。

  东南亚在经贸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中亚诸国在安全问题上也希望能仰仗中国来平衡俄罗斯和美国,而距离中国那么遥远的非洲诸国居然也集体成为北京的座上宾,足以显示中国的外交布局和眼光再不能从“韬光养晦”的单一角度来检视。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三大峰会的国家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除了经济建设处于起步或略有小成的阶段,政治发展也都不是成熟的欧美式民主政体。它们或因为经济上羡慕中国的成就,或因为外交上与发达国家的接触经验而对中国有“感同身受”的亲近之情,作为一个集体,形式上难道不让人联想起1950年代不结盟运动寻找集体代言人的历史?

  无论主观上北京的外交“集团战略”是否有这个意图,客观上中国发展模式(一党统治下的市场开放)至今的成功经验,让第三世界发现了另一种可能。

  最近美国国家安全专家提出了“民主同盟”的外交战略,其核心思考包括人权超越主权,同盟可以对违反普世人道价值(如种族屠杀、人为饥荒)的国家进行军事干预。

  虽然这还只是规划板上的蓝图,“民主同盟”的构思无疑对未来的国际关系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外交的“集团战略”,长远而言则恰好是北京累积抗衡“民主同盟”构思的国际关系本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