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如果台灣不要農業

(2007-02-03 20:47:46) 下一个
Posted on 2006-10-25 08:52 羅如蘭 閱讀(7030) 迴響(0)

正當行政院長為挽救蕉價帶頭吃香蕉之際,經濟部卻認真考慮WTO的建議─率先付出高額的農業代價來促成杜哈回合談判,實在是莫大的諷刺。這意味台灣必需全面打開農產品進口的大門(包括大陸農產品),以爭取較多的工業和服務業利益,WTO覺得這對台灣是有利的,我官方似乎也認為如此。

經此論述,就把台灣和WTO的命呔o緊綁在一起了。如果各國都去搞雙邊貿易協定,那WTO的多邊協定還用混什麼飯吃?而台灣因為「中共的阻撓」很難簽到主權意味濃厚的FTA(雙邊貿易協定),如果沒有WTO,台灣不就沒搞頭了?

這確實很符合台灣官方對WTO的思考模式─以為卑躬屈膝、唯唯諾諾就可以換得全部的保障。從一開始,所有的WTO談判都是犧牲太多國內利益的結果。加入不到三年,幾乎所有的服務業都已經開放了,以致今年七月檢討清單,竟沒有太多可加的項目。

台灣在WTO開放幅度過大的惡果,已經由各種大陸貨傾銷台灣而顯現出來。台灣如果為了要爭取WTO的多邊貿易保護,而以更大的農業開放(杜哈回合談判)為代價,就意味著大陸農產品更可長驅直入。

現在台灣只開放約一半項目的大陸農產品進口,低價的大陸生鮮農產品、水果以原料的名義進入台灣加工,已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為了統戰,大陸方面如今還睜一雙眼閉一雙眼,他們若要向WTO指控台灣的設限過嚴,按照遊戲規則,台灣也只有開放的分。未來若按照杜哈回合談判的更大幅開放,台灣乾脆不要農業,全部吃大陸的就好了。就國家安全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危機可能比台海軍事演習還要嚴重。

因為WTO規定的補貼期限已至,台灣農業的最後一道防線─稻米保証蒐購價格即將取消。雖然農業部門正在全力推廣各種有機種植或品牌農產,以形成新的市場壁壘,阻止外國農產品入侵。但那畢竟不是小農經濟的台灣農村所擅長的事,就算農業企業取代了小農耕作,也未必能挽救農村的崩潰。台灣農業為工業、為國家主權的犧牲,早已超過了社會安全的臨界點。

更何況,杜哈回合談判的條件,是要徹底犧牲農業,連像美國那樣強勢的國家都不肯,歐洲有再先進的文明也不會放棄農業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基底。台灣憑什麼?

沒有WTO,台灣就會完了嗎?如果歐美寧願搞自已的區域經濟也不要代價過高的WTO,台灣就算有全部的WTO又如何?沒有FTA,就沒有其它模式嗎?不涉及主權爭議的CEPA模式,如紐澳兩國呢?也許真正的死結還是在兩岸問題、兩岸關係的定位。不面對處理之,而要在WTO大開大門讓大陸農產品進口來淹死台灣。有這樣的智慧嗎?
引用: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lou/archive/2006/10/25/2641.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