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天下》企業減資潮 削弱台灣競爭力

(2007-02-03 20:47:37) 下一个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減資加上下市,接近掛牌總數的20%,
這些企業紛紛減資的原因為何?
錢往哪裡去?又會對台股投資人產生什麼影響?

文/張翔一【更多精采內容請看本期《天下》】



西寧北路上,一棟白色的大樓豎立在有些陳舊的建築群中。不算大的門廳、簡單樸素的裝潢,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在大陸擁有一百多家分公司,資本額超過一億三千萬美元的「旺旺集團」,最早的發源地︱︱「宜蘭食品」。
宜蘭食品在一九九二年決定進軍大陸。當時台灣對大陸投資設限較今日更嚴,因此經過評估後,於一九九六年在新加坡上市集資。十年來,「旺旺集團」成功在中國大陸打下市場,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創造了高達四億美元的營業額。

不過,這些豐碩的成果,卻與台灣無甚關聯。最近,旺旺集團在新加坡的控股公司,甚至將宜蘭食品原有的四億五千多萬元資本額,減資到只剩一千萬元,引起政府和媒體高度關切。

人在上海的旺旺集團副總經理林鳳儀透過越洋電話澄清,減資的目的,只是分配盈餘的一種方法,未來絕對不會放棄台灣市場。不過回首來時路,他也大方承認:「如果當初沒有跨出去,旺旺至今還會是一個中小企業。」

減資非新聞,台灣籌資低

旺旺的例子,恐怕只是二○○一年起,台灣企業減資潮的冰山一角。

根據金管會統計,自從二○○○年底政府通過庫藏股制度(上市上櫃公司可透過買回自家股票並註銷,以達到減資目的)之後,辦理減資的上市上櫃公司數,從個位數暴增到一百一十九家,並且逐年增多。到了二○○五年度,已有一百七十三家。

而今年速度更是加快。截至七月為止,已有高達一百四十二家上市上櫃公司宣布減資,若加上宣告下市下櫃的企業,已接近掛牌公司總數的兩成。

對比逐年遞減的新上市上櫃公司數,可以看出國內產業在台灣股市「瘦身」的情況,愈來愈多。
企業辦理減資,過去通常是為了彌補鉅額虧損,透過減少資本改善財務結構。如去年底的衛道科技就是一例。不過近幾年來,愈來愈多公司著眼於每股盈餘,而把減資做為財報槓桿的操作手法,因為資本額愈低,每股盈餘愈高。證交所董事長陳樹表示,如晶華酒店、龍邦建設、旺詮電子等企業,都屬於這種類型,市場上投資人所給予的評價也都還算正面。

另外,也有許多企業,因為不看好台灣未來的市場,認為幾年內不可能擴大規模或轉投資,因此選擇減資。例如咻敇I的榮邦,就因為大環境的業務量減少和同業間削價競爭,決定減資求生。榮邦財務長徐育貝無奈地說,「大環境已經是這樣了,哪有可能再增資?」

不論基於何種理由,企業一旦決定辦理減資,除了需要半年左右的審核期之外,證期局在一兩年內,基於減資公司資金充裕的推定,原則上不會再核准現金增資的申請。

「所以企業在台減資,代表至少一兩年內,這家企業不打算在台灣擴充市場,」勤業眾信董事陳清祥簡單扼要的評論。

略過因虧損而辦理減資者不談,為何愈來愈多企業不願意在台募資?企業減資,退還股本,是因大股東們另走捷徑哂觅Y金?

企業界人士多心照不宣,企業在台減資,尋求其他集資管道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限制大陸投資比例等規定,使得大股東繞道而行。

一位不願具名的上市公司財務長一針見血地說,「台灣有四○%的投資大陸上限,(資金)直接去行不通,只好採取變通的方法,」他更直指金管會的規定太多,「除了限額,還有公告、申報等種種規定,(在台灣)錢籌不到太多,規定卻一堆,難怪企業不想在台籌資。」

陳清祥透露,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找他評估跨海上市的可能性,就比例而言,過去以傳統產業居多,近年科技產業則有增多的趨勢。
規避上限,減資轉戰撇步多

德盛安聯分析師藍文彥進一步說明台灣企業擺脫投資上限,將資金投向大陸的幾個方法。

最容易的是股東以個人名義,或海外資金,投資在大陸或香港、新加坡已掛牌的公司。或是先成立境外子公司(也就是所謂的紙上公司),再投資大陸的「孫公司」。也有大股東先用前述方法將資本移往大陸後,再透過台灣的公司,以不超過淨值四○%上限的金額買回。

不過,隨著競爭者開始出現,以及前進大陸門檻日高,缺乏政府做為後盾的台資企業,也遇到許多難題。事實上,香港環境競爭激烈,知名度不夠,資本額不高的話,公司也很難在香港上市。「很現實,人家評估之後根本不太想理你,」陳清祥說,若是規定能夠放寬,不見得每個企業都會願意在海外掛牌。

證交所表示,減資對企業本身不見得有害,有時甚至能達到換血再造的效果。不過太多的企業減資,對於台灣的證券市場,卻是極大的警訊。

學界也擔憂,若是掛牌企業在台資金減少,股市動能降低,連帶的會使得資金活絡度受到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財經策略中心主任楊雅惠表示,能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上市的台資企業,通常代表它在國際金融市場已經有一定的聲譽,這樣的企業,無法留在國內證券市場,非常可惜。

「現在我們已經不會建議投資人只買台股了,反而會建議他們除了台股之外間接買進香港熱門的H股等,增加獲利的機會,」群益證券分析師楊基旺說。

企業減資造成台股大環境的隱憂,主管機關勢必有所動作。
企業界當然都希望能夠鬆綁,然而基於國家安全還有兩岸關係等考量,「目前投資上限的規定沒有辦法改變,」八月初甫上任的證交所董事長陳樹語氣明確地說。不過在制度監管方面,他認為目前政策已經從「嚴格監管」走到「自律尊重」,未來必將邁向「自由開放」,使台灣在亞洲甚至國際市場更有競爭力。

陳樹並且提出數項實際的變通計劃,把資金留在台灣,例如透過ETF商品(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讓看好香港指數的投資人,可以從台灣股市直接投資。「又或者台商在外面上市,我們可以做TDR(台灣存託憑證),讓投資人多一個管道,不用把錢直接送出去。」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也表示,希望輔導更多企業上市上櫃,讓日漸疲弱的台股市場動能增加。

五年了,這波減資潮反映的,不僅是經濟不景氣下企業財務平衡的手段,更包含台灣產業向外、尤其西進發展圖存的需求,以及亞洲金融市場「不進則退」的緊張競合。

在「亞太籌資中心」的願景下,主管機關能否傾聽企業的聲音,真正有效地溝通,落實在更健全的制度規範或更具吸引力的金融政策上,將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