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廉潔的另類思考

(2007-02-03 20:47:31) 下一个

(中國第一位偉大的實用主義者--孔子)

Excerpt:"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
"

廉潔是對的,但是一般人對廉潔,清高的看法,似乎與聖人有所不同,老實說,廉潔被當成唯一標準而無限放大,我以為是有討論空間的,但我寫這篇文章無關倒扁挺扁,我常說,我們對政治人物的好惡裡面,廉潔只是眾多標準裡的一個,比方說在三國時代總統若可以直選,我想我還是會選曹操當總統,儘管他未必那麼廉潔,不過這是閒話,還是看看底下這個故事::

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複贖人於諸侯矣。」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
溺矣。」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

這意思是說,魯國當時有許多人質在敵國手上,於是魯國政府說,如果能贖回人質,魯國會給予重賞,子貢贖了人質,卻不受金錢的謝禮,孔子聽到後不僅不稱讚他,還說:"子貢你做錯了,像你這樣救人而不受金,雖成就了自己的清高,但魯國人民貧窮的太多了,以後如果想到受到政府的謝金就是不廉潔,怎麼還會去救人呢?因此聖人做事情,是為了要移風易俗,而且可以讓百姓能有規範遵守,而非只是為了成就自己清高的美名"

同樣的子路救人於溺水之中,人們回報以牛隻,子路大方的收下,孔子高興的說:"自此以後,大家都會高興的救人於溺水之中了",從俗人的眼睛來看,子貢廉潔,而子路世俗,孔子卻偏偏讚美子路,而責備子貢,這樣的道理,豈是以前標榜清廉的阿扁或現在以為自己很有道德正當性的馬英九與施明德能夠了解的

在我看來,他們去孔子都太遙遠了呢,在我的眼裡,只有李登輝先生或謝長廷先生比較接近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