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
(2007-02-03 20:47:29)
下一个
(●作者何故,笔名,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兼任讲师,跨媒体创作人、电台主持人。有个人部落格http://www.cuhkacs.org/~hegu/Bo-Blog/。正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照片为替换照。)
话说一只胡蝶在巴西拍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会令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风暴!只因起初很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将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混沌理论」所讨论的「胡蝶效应」。
「胡蝶效应」横跨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谓无所不有,香港市民在2006年9月便见证了另一「胡蝶效应」的好例子: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
2006年9月15日,施明德带领百万民众的「围城行动」,从傍晚六时开始,「倒扁」人士挥舞红色萤光棒,从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出发,途经衡阳路、中华路、和平西路、宁波西街等,经过最靠近总统玉山官邸的罗斯福路,最终聚集於台北火车站前广场,行程全长约5.5公里,历时约五小时,过程秩序良好,这一夜,媲美香港七一的大规模街头和平示威,竟在台北重演了。
有说2003年「五十万人上街」及其後香港多次的大型和平示威,给于台湾美好的演示和希冀,造就了「一百万人围城」的历史创举,期盼陈水扁能够步董建华後尘早日下台。单以人数计算,「围城行动」可谓珠玉在前,只因2004年总统大选前的叁一叁「换总统,救台湾──全民总动员」大游行,泛蓝阵营於二十五个县市同步举行,坐镇台北的总统候选人连战以五体投地的方案亲吻土地,坐镇台中的副总统候选人宋楚瑜夫妇也下跪亲吻土地并落泪,号称动员总数高达二百万。但请勿忘记「百万人反贪腐倒扁」运动并没政党动员,全是人民自发参加,即使施明德同样下跪,也只是感激民众的支持,而非请求他们的选票,这岂是一场选战期间的肥皂剧?
是次「倒扁」行动的表面大赢家,除了台湾人民,当然是担任总指挥的施明德,这位台湾群众运动的「老鼓手」,打出了灿烂的「生命中最後一战」,已肯定名留青史。然而,暗里的大赢家,却是一直低调的李登辉,这位作为陈水扁「政治教父」的前总统,究竟会在什麽时候出手?他将当前形势比喻为「民主的内战」,提出,「不爱国家、不爱人民的领袖,无法做领导者」,会否一石二鸟地同时摧毁陈水扁和马英九呢?至於另一被疏忽了的大赢家,则是祖国的胡温政权。
有说「中共、本土、吴淑珍」乃是陈水扁的叁度板斧,陈水扁每次失利,只需推出轮椅上的吴淑珍便可挽回劣势,但他这次的危机竟是始於吴淑珍等家属的贪腐丑闻,总算是因果循环,已令他诚信破产;其次,「倒扁」行动并非由泛蓝阵营发动,面对作为民进党创党元老的本土前辈施明德,本身个子不高的陈水扁更矮了一截,失去了挑拨蓝绿对决的「道德制高点」,近乎被废去大半武功!更甚的是中共今回非常理智,北京国台办前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竟说「倒扁」已成台湾人民的共识,他们拥有这种权力,这是台湾的内部事务,大陆会关注但不会干预,令陈水扁使不出最後杀着,也让台湾和香港各界对胡温政权大为改观。
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叁年有多的时间,中共终於学精了!这也可算是「五十万人上街」的另一「胡蝶效应」,但此刻「一百万人围城」的「胡蝶效应」又会在何时何地显示出来?
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两岸地的叁政局如何再翻几翻?下一次的和平示威会有几多人民参与?又会是什麽颜色、手势和口号?又会否成为创意工业的上好教材?
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台湾「倒扁」能否成功仍属未知之数,却已为中外贪腐的政权响起警号!我们有生之年可会看见贪官污吏的穷途末路?
由「五十万人上街」到「一百万人围城」,各位艳丽的小胡蝶,已准备好为理想抗争到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