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全程靜默 紅杉軍散步回凱道

(2007-02-03 20:47:25) 下一个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倒扁總部散步回到凱道,全程靜默只有倒扁手勢跟螢光棒的揮舞!(中天新聞提供)

施明德領導的反扁總部二十一日零時左右發起「散步」回凱道的活動,參與人數警察估計超過三千人,不過全程靜默不使用擴音器也不喊口號,群眾只有比出倒扁手是跟揮舞紅色螢光棒。「散步」大約半個小時後,倒扁總部跟大批紅衫軍就和平抵達凱道。
因為擔心參與人數過多,原定午夜十二點開始的散步行程,提早於十一點半左右開始,百萬人反貪腐靜坐活動總指揮施明德帶領群眾緩慢「散步」回到凱道,全程都不會使用擴音器也不會喊口號。現場將進千名員警全程戒護,以防發生意外。

參與散步回到凱道的群眾擠滿了台北車站附近,警方也將周遭道路進行管制,雖然龐大人群多穿紅衣頭綁紅布條,其中又以女性居多。但是幾乎沒有人交談全程保持靜默,只是不斷比出倒扁手式,或是手遙螢光棒。警方估計參與散步的群眾約有三千人,目的地就是要回到睽違五天的凱道靜坐地點。事實上早在散步活動前,就有反扁人士三三兩兩自動抵達凱道。

整個散步過程大約半個多小時,在二十一號凌零時十五分左右,施明德就已經抵達凱道靜坐現場,一就位後,全場就響起這次散步行程中唯一一次的歡呼聲。而一過十二點,倒扁總部開始在凱道搭建舞台等設施,原本全副鎮暴裝在旁戒備的警察也鬆了一口氣,卸下裝備,將預備的拒馬蛇蝗?慷际樟似饋怼H?天o默和平沒有發生意外。

不過在晚上十一點多離總統府四百公尺的重慶南路又發現疑似爆裂物,這已經是二十日一天之內發現的第三起。

倒扁挺扁衝突
蔡以仁、王文忠遭記一大過處分


施明德與倒扁總部重要幹部領導大批群眾「散步」!(中天新聞提供)

【中時電子報方佳怡/台北報導】
連來高雄市、台南市相繼發生倒扁、挺扁群眾叫陣引發的衝突事件,警政署長侯友宜今(二十)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召開記者會,對於連續兩天警方誤判情勢,造成脫序情況不斷,侯友宜除了表達痛心難過外,並祭出懲處,包括高雄市警局蔡以仁、台南市警局長王文忠在內的六名高階警官,都被記一大過處分。

台南市警局長王文忠一大早已向侯友宜口頭請辭;不過,侯友宜也己經表達慰留之意。此次的懲處名單包括高雄市警察局長蔡以仁、現場指揮官高雄三民一分局長朱正倫、保安科長江雅文各記一大過;台南市警察局部份,台南市警察局長王文忠、現場指揮官台南第四分局長胡杰、保安民防課長鄭善允也分別各記一大過,其餘副分局以下相關疏失人員,從嚴追究行政責任。

在記者會中,侯友宜以罕見的高分貝語氣再次重申,警方執法絕不手軟、捍衛社會秩序的決心,並強調「這就是他的態度」、「他的決心」,並對高雄市及台南市警察局共六名高階警官祭出嚴懲,各記一次大過,其餘相關人員從嚴追究行政責任。

針對昨晚台南市發生的衝突狀況,尤其是群眾砸毀一輛紅色車子時,一旁居然沒有任何警力,侯友宜表示,當他見到這一幕,感到非常痛心,並去電台南市警局瞭解現場狀況。他也解釋,由於現場縱深長、範圍大,紅色轎車並不在勤務部署範圍內,以致員警未能及時遏阻;但不代表現場員警沒有責任,因此立即重新調整勤務增派警力。

對於台南市警力不足的問題,侯友宜解釋,單是台南市第四警分局警力達四百四十二人,並非媒體所說的一百八十二人。從警力部署可以看出台南市警方有執法的決心,而且還不包括台南縣、高雄市警局增援的七百六十二名警力,但畢竟警力有限,警政署會檢討勤務部署缺失。

侯友宜並要求縣市警局今後對類似群眾事件,不能等到衝突發生後再來解決,因此包括事前情資蒐證、警力部署都要有所因應,不能再有誤判形勢情事發生。
侯友宜強調,警察是社會安定的最後一道防線,處理群眾事件,若不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制止暴力,將使民眾不再信賴警察,社會也必然淪為以暴制暴,因此絕不容許再有挑戰公權力事件發生。侯友宜以罕見的嚴厲態度指出,對於任何的違法脫序行為,現場指揮官一定要當場逮捕現行犯,而「這就是我的態度」、「我的決心」。

另外,對於台南市警察局分局長王文忠在今早口頭請辭一事,侯友宜說,對於台南市局長王文忠不推諉責任態度表達肯定,但考量到未來台南市還有多場聚眾活動,盼其不要一時氣餒,而更要團結,故予以慰留。

高雄市、台南市近日相繼發生倒扁、挺扁群眾叫陣引發的衝突事件,對此,警政署長侯友宜今天召開記者會向全民表示歉意。他重申,警察執法對任何暴力脫序絕不手軟,貫徹公權力部分沒有妥協空間,也唯有警察挺直腰桿站出來勇於執法,這個社會才會平靜。

對於接連的群眾暴力事件,侯友宜上午說,警方已沉痛檢討,這段時間警政署啟動祥和專案,就是要告訴所有警察機關,做好週延準備,絕對要捍衛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維護人民的安全與秩序。

他說,對於激情訴求引發的對立,警察只有嚴正強力執法,保障合法、取締非法,尤其是暴力獲制裁。警察執法對任何暴力脫序絕不手軟,貫徹公權力部分沒有妥協空間,也唯有警察挺直腰桿站出來勇於執法,這個社會才會平靜。

侯友宜說,這次高雄市、台南市警方處理群眾事件,因為事前未做週全規劃、情資的掌握不正確,以致錯估誤判形勢,執法過程中,未能展現貫徹公權力的決心,警政署召開人評會後做出懲處。懲處代表警方宣示執法決心與負責任的態度。

2006.09.20  中時電子報

挺扁倒扁起衝突 總部:地方與治安首長須負責


【中時電子報林君宜/台北報導】

高雄市、台南市接連發生挺扁群眾的暴力攻擊事件,倒扁總部新聞總監張富忠今(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強調,言論自由被拳頭完全破壞,這些人民打人民的事情,兩個地方的行政首長與治安首長必須負起完全的責任,之前聽到行政首長說「對付暴力、絕不手軟」,但在高雄的倒扁泡茶活動及台南合法集會,卻看到「打人絕不手軟」,總部感到非常痛心、遺憾。

至於倒扁總部將在晚間十二點移師回到凱道,張富忠表示倒扁總部今晚十二點將以低調、不炫耀、不張揚的方式,讓群眾步行回去凱道,他也批評,倒扁總部八點本來就打算散步走回凱道,結果民進黨說晚上要用凱道,不讓倒扁總部使用,突顯民進黨無聊、小家子氣。

律師魏千峰也批評高雄市、台南市兩場活動的滋事群眾,已經違反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妨礙合法集會、刑法第兩百七十七條的傷害罪,警方應該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予以即刻逮捕,但卻「看到警察只是站在一邊」,這已經構成濫權,公務人員也涉嫌違法失職,應送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懲處。

2006.09.20  中國時報

倒扁挺扁衝突 侯友宜:不執法的局長 立即撤換


蕭承訓/台北報導

高雄市倒扁、挺扁群眾叫陣引發衝突,群眾甚至包圍警局叫囂,警政署長侯友宜昨天震怒表示,高雄市警察局事先無法有效區隔群眾,以致事態擴大,這樣作法「當然不可以」,本周四將召集各縣市警局長和保民課長回警政署好好「再教育」一番。

南市群眾砸車 現場沒警察

對台南市發生挺扁群眾又到反貪腐倒扁合法集會滋事,警政署長侯友宜昨天晚間啟動「祥和專案」,指揮所一級開設,侯友宜更下達指令給台南市警察局長王文忠,要求「現場逮捕」,如有違法失序,立即抓人;不過台南市警局一直到晚間九時才執行舉牌制止動作。

尤其警政署長侯友宜在指揮所掌握台南市現場狀況,在看到挺扁群眾砸一輛紅色車子時,旁邊居然沒有任何警察,侯友宜更加氣憤,馬上要求台南市警察局立刻處理,並要求台南市警方當場逮捕現行犯。

要求區隔群眾 逮捕現行犯

侯友宜強調,各縣市警察局執行聚眾集會一定要能嚴正執法,而且事先掌握情資後,必須要能夠有效區隔。昨天台南市又再發生挺扁群眾在倒扁合法申請集會的場外叫囂,卻不見警方舉牌警告、制止,侯友宜看著電視轉播畫面,馬上指示台南市警局必須有所作為。

他表示,本周四的會議中,將要求各縣市提出警力需求及因應作為,並重新檢討現有的保安警力分配,而且「哪一個縣市警局長無法嚴正執法,便立即撤換!」侯友宜強調,「祥和專案」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衝突,絕對不能等到衝突後再來解決。

高市警局作法 侯認要檢討
警政署長侯友宜昨天一早召集官員開會檢討,警政署認為高雄市警局的事先處置失當,侯友宜說,「我六點多問蔡局長要不要支援警力,他卻說不用,警力足夠」,他並不諱言地指出,台北市警察局目前的表現令人肯定,相對高市警察局的作為有必要檢討。

至於民代到警局內疑似怒罵警官的行為,侯友宜表示,前面都處理不當,更不用說之後了。



2006.09.20  中國時報

譴責作秀式的群眾暴力


何沛霖/新聞幕後

九一八高雄衝突事件暫時落幕,這是一場不見藍綠陣營對決的意外?還是一齣「戲中有戲」的選舉造勢?可以確定的是,在政治光譜兩個極端的選民,因為這場衝突,各自武裝了意識;上至市長,下至市議員選情,則有人暗中因得利而竊喜不已。

為什麼有可能是一場戲中有戲的意外?在場採訪的媒體,昨天交換心得,都有數個疑問。場景一,面對只有二十餘人的「申請未准」集會,何以放任至深夜才排除?第一線的警方指揮系統,為何欲抓又止?媒體問,有無接獲不能動的指示,警官想了一會說:「沒有」。

場景二,代理市長葉菊蘭半夜三點找不到工務局長,找副局長下令,清晨五點多就把爭議多時的看板夷為平地,再把鐵架置放在集會所在的空地,之前不拆,衝突之後才敢「師出有名?」

場景三,為什麼帶頭的兩造情勢升高都不見人影?記者好不容易在場地後方暗處找到人,答案竟是,「本來是我們要『組』(意為相互配合)一下就好,那想到電視一直播零星推擠畫面?」
場景四,有政黨背景的民代被拍到在三民一分局局長室泡茶,為什麼立刻接到「撤離」的指示?又為什麼被帶進警局的民眾被「釋放」,民眾英雄式歡呼時又不避諱?

這些疑問,當然都會有官方說法。但不少民代坦言,選舉壓力不得不然。

如果,真的都是選舉考量,爽人家在爽,痛我們在痛,兩造傷痕愈裂愈大,是得好好思考,得利的是誰?大家都會譴責暴力,但少有人會去檢討,是誰讓不同政黨、不同意識形態的人,有「機會」,常常有「機會」去譴責暴力?


2006.09.20  中國時報

高雄警方逮捕滋事者



蔡崑亮/高雄報導

前晚「倒扁泡茶活動」,引起倒扁、挺扁民眾聚集對嗆,發生多波警民衝突,警方逮捕三名滋事者,將依法函送法辦,並將追究帶頭者刑責。

十八日晚上因挺扁民眾聚集向廣場內倒扁民眾嗆聲,最後失控發生挺扁民眾突破封鎖線,衝入廣場,與警方發生多波衝突,倒扁民眾由警方架蛇蛔杞^挺扁民眾,並開進一部鎮暴巴士載走倒扁民眾後,挺扁民眾始慢慢散去。

因三名男子在衝突中遭逮捕,十九日凌晨,散去的民眾聚集在三民一警分局大門要求立即放人,現場由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張志銘、立委管碧玲、高市議員康裕成進入協調。

遭逮捕的有六十歲陳高全,後腦撕裂傷及左腳蹠骨骨折,經送醫治療後帶回分局製作筆錄。他說看電視得知挺扁民眾聚集,自行前往,當時站在拒馬前,發生衝突時被後面往前推,他並沒有鬧事。另名被捕的是卅六歲朱益賢。
還有一位是因爬上鐵架拆除紅布條被捕的卅一歲尤志昆,被捕後因肚子痛送醫,十九日下午才補製作筆錄。他自稱是路過看見人聚集而加入,自動爬上鐵架拆紅布條,沒有人指使。經警方請示檢方同意完成筆錄後,由立委、市議員具保釋放陳高全及朱益賢,告知包圍警分局民眾後,民眾始散去。

2006.09.20  中國時報

用包容心體會紅綠民眾的不同焦慮


中時社論

由倒扁、挺扁所帶來的紅綠對立,似有持續向全台各地擴散的趨勢。不論這種對立未來會不會進一步升高,終究沒有人樂見這種對立會被導向成台灣民眾之間的戰爭。事實上,觀察近日這兩股群眾動員的組成及訴求內涵,反倒透露出隱藏於當前台灣社會裡的某種異質性,比較值得憂慮的是這種異質性之間幾乎沒有公約數,也沒有建設性的對話。

以參與成員論,截至目前為止,雙方陣營的性別差異相當明顯,挺扁綠軍仍舊以男性為主,倒扁紅軍卻以女性居多,青少年亦不少。由於這樣的現象和以往迥然不同,因此吸引了媒體的注意。但是就社會發展的層面來看,這種性別參與的比例差異卻有更深入探討的價值。

挺扁陣營的訴求大致複製了民進黨主席游錫?連日來的發言,不外乎抹藍↓抹紅↓抹黑的傳統手法,指控倒扁邉雍椭袊鴴煦^,是「中國黨」、「統派媒體」的陰帧⑦x擇九月九日是因為毛澤東逝世卅周年日、台灣街頭出現「紅色恐怖」等等。保阿扁就是保台灣、保民主,不然台灣就要被中國拿去了。這些,談的其實都是統治權,而統治權是父權思考的重要核心元素。
這樣的語言,儘管操作的綠營高層出於政治算計,但在深綠群眾心中挑起的,卻是真實而毫無虛矯的焦慮,那是在百年壓迫下對台灣統治權恆久的焦慮。面對中共的龐然威脅,深綠群眾的不安全感顯然極為嚴重。這種父權的焦慮,很容易把所有問題都簡化為統治權之爭。

相對地,倒扁陣營的訴求完全無涉於台灣的統治權,而只是單純的反對貪腐,強調的是道德、價值、生命美好的內涵、百姓的生活品質,紅衫大軍走上街頭,追求的是維護一個文明社會起碼的價值,一個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健康環境。這是比較女性甚至母性的思考。

因此,紅綠兩軍關心的根本是兩碼子事。一個焦慮於統治主權,一個憂心於道德價值,怪不得雙方雞同鴨講。這種情形,就像有些男人只在乎擁有一個家庭、並成為一家之主的形式,但女人卻要求生活品質、追求快樂幸福。而年輕的一代不曾有主權被剝奪的經驗,因此也無法理解深綠群眾近乎歇斯底里的焦慮。

二者其實並不相互排斥,要求生活品質並不表示就不維護台灣主權。覆巢之下無完卵,台灣主權如果遭到併吞,大家都會一起完蛋,所以在面對中共威脅時,台灣民眾捍衛主權的意志是同樣堅定的。問題在於,如果巢沒有立即傾覆的危險,倒是已經快被貪腐無能搞爛了,那麼也是死路一條。眼前危在旦夕的,不是台灣的統治主權,而是社會最起碼的價值座標。主權當然需要捍衛,但現在它並沒有面臨什麼立即的危險,除了因為經濟衰敗以致流失生存籌碼之外。可是陳水扁一家無視法紀制度、惡意撕裂社會操弄族群,卻嚴重戕害著台灣的生機。

時代在往前走,統治權曾經是台灣民眾的奮鬥目標,但在人民當家作主的今天,台灣的問題已經不在統治權了。我們邁入了民主時代,學習以民主方式決定領導人及重大決策,也許制度尚未完備,觀念有待成熟,但已經不可能由少數獨裁者獨斷地決定賣不賣台。有這種焦慮,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太久,不懂得怎麼對民主體制放心。深綠群眾的統治焦慮,來自於歷史的傷痛,需要其他人的體諒、包容與溝通,不應該予以嘲諷或辱罵。
何況,深綠群眾無法走出悲情,固然與個人、環境、綠營政治人物惡意操作有關,但藍營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陳水扁之所以受到溺愛縱容,乃至讓台灣社會是非不分,民進黨之所以一喊「中國黨」就能鼓動深綠民眾喊殺喊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捍衛台灣主權、維護本土利益上,藍營並沒有讓自己成為民眾的另一個選擇,更沒有取得基層民眾的信任。換言之,民眾找不到另一個能夠完全信賴的代言人,只能忍痛力挺陳水扁和民進黨。那套脫離現實的抹紅說詞到現在還有市場,不是只有一方的責任。這點,藍營應該深切反省,而且必須努力對深綠群眾進行理解與溝通,畢竟,他們一樣是這塊土地上的同胞,值得同樣的尊重。

對於今天的台灣,最重要的不是在內部找敵人,最危急的不是統治主權,而是如何重建遭受拆解踐踏的價值體系,找回是非對錯的意義,為民主體制建立良性咦鞯幕?A。所幸的是,這次倒扁活動超越了黨派、藍綠、統獨等傳統標籤,女性及青少年的熱情參與,更標示著台灣社會一股純真正直的新興力量,這股力量源自於愛、而不是恐懼或悲情。台灣已經在其中看到了未來,至於藍綠看不看得到,那就禍福自負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