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媒体最暴力!

(2007-02-03 20:47:24) 下一个
(●作者王正德,桃园人,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硕士生。简介表示,他研究领域包括数码的内容、宽频产业及行销管理。正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昨天在台湾社「我们在向阳的地方」活动现场,发生民众对部分电视媒体出现呛声闹场的行为,对此暴力事件各方同声谴责,但受害的媒体是否也应该思考,长期来以在政治议题上偏激且歧视的报道,对本土民众造成的无形伤痛,反而是更剧烈的文化暴力。


自从倒扁静坐活动开始後,电视上除了倒扁新闻,几乎没有「新闻」。从此,媒体遂变成倒扁总部和群众全天候专属的传声筒,他们不分男女老幼,只要站上倒扁舞台,就可以对着镜头畅所欲言。他们可以随时对着镜头做出「喝倒采」的手势,也可以尽情嘶喊「阿扁下台」。於是,倒扁活动的正当性不足,媒体主动帮忙形塑;场面声势不够浩大,就利用镜头和数字来强化;即使爆发冲突事件,媒体也会帮忙淡化进程。最後,倒扁的声音「一面倒」,被美化成一场社会菁英、中产阶级自发性的民主圣战,过程充满温暖与和平。对照之下,反倒扁民众只能「被喝倒采」,意见声音几乎被媒体封锁,而且一样是走上街头,却要被丑化成「靠动员」、「没水平」、「搞暴力」和「挺贪腐」。

不可否认,一般本土民众在表达和论述的能力上已较拮--,而媒体和公共场域母语表达的机会也相对有限,可是媒体却仍不断以优势的符号和鲜明的意识类型做偏颇的独白,持续窄化多元意见市场的表意空间,形式上正是一种傲慢的文化歧视与暴力。如果主管机关缺乏对策,站在本土民众的立场,除了甘愿被消音、被打压、被扭曲之外,还能做什麽样的抗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