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圍城後 紅絲帶護台

(2007-02-03 20:47:20) 下一个
陳朝建

數十萬人的螢光圍城之夜,在風雨中浩浩蕩蕩進行,紅色人群擠滿總統府四週的主要道路,在「阿扁下台!」的沸騰聲中,整場反貪腐活動的訴求達到最高潮。這個場面在台灣政治發展史上,將會是重要的一頁。然而,倒扁與挺扁活動持續對決,緊接著挺扁大會也要上場,而陳總統還沒有下台跡象。在這樣的態勢下,經過一星期的廣場發聲,螢光圍城之後,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運動該如何走下一步呢?

平心而論,部分的綠營支持者迄今為止其實是持「挺綠不挺扁」的思維,對他們而言,或許這就是捍衛所謂的「本土政權」,亦即日後他們就算願意支持民進黨執政,但絕對也會以第一家族的特權貪腐行徑為恥。正因為如此,此類的綠營支持者並不反對「紅衣浪潮」的持續靜坐,更不會阻擾圍城之夜示威遊行的進行,甚至他們還贊成阿扁下台(改由呂副繼任),畢竟這是給「本土政權」重新反省的絕佳機會。

可是,這群人恐怕不能也無法接受罷工行動或是革命的激進作為,因為這些行動所重擊的並不是「本土政權」的執政權力,而是撕裂整個台灣社會結構,導致更為嚴重的族群衝突、階級對立、南北歧異,並將損及開放社會的核心價值--「存異求同」,使台灣永遠無法邁向民主鞏固。

而對於「挺綠既挺扁」的另類深綠陣營人士而言,在螢光圍城活動結束之後,反貪靜坐、倒扁抗議依然沒有逐步退場或適度在特定訴求上有所讓步的話,他們也會醞釀「反圍城行動」,轉而與「紅衣浪潮」正面對決,進而又加速「非綠即紅」的態勢。整體而言,這並不是多數國人所樂見,因為這會是沒有任何贏家的賽局。
實際上,相對於反貪腐倒扁的「紅衣浪潮」行動,部份泛藍精英與中間選民的內心盤算是,阿扁如在位愈久,則藍軍領袖離二○○八之路就會更近一些,畢竟光是貪腐弊案就會讓任何綠營候選人毫無招架之力。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明年底的立法選舉,藍軍幾乎已經勝券在握。因此,他們就算嘴巴大聲喊著「阿扁下台」,攜手聚會參加全民反貪腐的螢光圍城之夜,也不見得就希望阿扁總統即刻請職。正因為如此,他們希望反貪腐倒扁活動應該要選擇最適當的時機逐步收場。

那麼,對於不願意立即退場的倒扁總部來說,尤其是對曾不斷宣誓「只要阿扁不下台,他們就不會退場」的道德之士來說,下一步要如何走,才可創造理性選擇情境下的多重贏家賽局呢?理論上,阿扁總統主動請辭,當然是可行的選項之一,也符合親綠學者所謂「不要讓人民互相對抗」訴求重點。但實際上,阿扁總統若堅持不願意請辭職下台的話,如何持續施壓,又不付出太大代價,確實是個難題。

偉大的群眾運動,就應該要有英明的領導人,就這一點,引領這場反貪腐倒扁活動的施明德先生不能只是說:「希望大家繼續往前走」;更應該說:「只要阿扁不下台,我們反貪腐倒扁活動就不會終止,從今天起,我們將在全國各地別上紅絲帶,而我們今天身上的紅衣也都將成為紅絲帶的素材。即使我們沒有繼續留在台北車站,即使我們無法重回凱達格蘭大道,我們的紅絲帶都會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繫起來,而且,只要阿扁不下台,我們反貪腐的紅絲帶活動就不會結束……。」

由於反貪腐行動的終極價值是希望從此以後國家領導人都要清廉執政,不要再有貪腐政權出現。如果反貪腐倒扁總部改以紅絲帶活動取代阿扁不下台就擬提議發動罷工,或是轉採其他更為激烈的革命暴動手段時,整個反貪腐倒扁活動就算圓滿成功了,相信大部份民眾也都能夠接受。

最重要的是,圍城之後的紅絲帶不僅可以警惕日後任何當上總統職務的領導精英,都不得走向貪腐,也不可以放任特權與貪腐;更會讓遲遲還不願意表態下台的阿扁總統與特權貪腐的第一家族無地自容,因為紅絲帶即將處處可見!(作者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