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凱道的靜坐持續著,進入第四天。這一場群眾邉铀?尸F的面貌,是二十幾年來,採訪過無數群眾邉拥淖约海??丛?姷降摹K?娜罕妼傩裕??木奂?绞剑??膭訂T與宣傳,它未來的規劃,以及最重要的,它的領導者,都有一種不一樣的本質。我想逐一記錄它。但無法一次說明清楚,以後會一點一滴的寫下來,儘量真實的呈現它的變化,不僅是記錄歷史,也是想分析這一場台灣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社會邉印R韵率俏宜鶎懙那叭?斓膱蟾妗?/span>
《之一》這是一場意志拼搏的「持久戰」
/楊渡
九月九,有多少群眾集結,群眾是什麼屬性,有多少意志的強度,是否能超越藍綠而呈現更大的包容,以及,這些群眾能不能長期集結,展現「持久戰」的意志,將是施明德與陳水扁勝負的關鍵。
九月九,下午兩點多,向凱達格蘭大道集結的群眾,不是來自政黨動員,而是自發的。從建國南路向沿仁愛路走,一路上都有穿著紅衣服的人群。他們是平常的上班族夫婦,一邊議論著早晨的棒球比賽,一邊討論孩子的教育,卻也認定非參加不可。另外有些老夫婦,帶著開水,穿著紅上衣,邉友潱瑏K不特別議論阿扁的種種,沒有生氣的面容,卻像平常要去散步的心情,還一邊討論晚上要吃什麼,一起走向凱道。沿路的人們,互相微笑,彷彿有一種默契,決定共同要做什麼事。
群眾有些操著鹿港式的泉州閩南語口音,有些是中部的人,把「誰」說成「甲」,有些像是老兵的外省口音,有些是外省第二代,有些是年輕人。有一個年輕人,帶著漂亮女朋友,兩個人的紅衣上貼滿發票,邊走邊笑,說是準備給陳水扁看,「這裡有發票哦!來拿喲!」還有一些夫婦,帶著孩子在現場,喊喊口號,帶著一種的歡樂氣氛。
昨夜及早晨的大雨,讓空氣乾淨,微風輕吹。除了用國台語交叉高喊的「阿扁下台」,帶來興奮的聲音以外,讓整個場面,和三二七比較,有一點像是演唱會的聚會,而不是狂熱悲憤的群眾邉印?/span>
群眾的年齡層相當平均,從年輕、中年到老人都有,本省外省的區隔,並不明顯。但大體來說,以都會中產階級為主。
集結在凱道的人,並不特別激動。一如施明德說的,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說做的,都已經做了,現在只剩下一句話:「阿扁下台!」要展現的,只是這個意志。
從仁愛路延伸出去,直到建國南路一帶都有人群零星的步向凱道。而沿著信義路,則直到新生南路交叉口,都有零星的穿著紅色上衣的人,向凱道集結。還有更多人從捷哌M出,這些未計算的,來來去去的人群,變成難以估計的「群眾」。據倒扁總部估計,約有二十萬人集結。
倒扁總部的整個音響設計,也是結合了當年「一一二三」農民邉拥慕涷灒?溉??摺刮迨?f群眾邉拥慕涷灒??右愿牧肌.斈贽r民邉樱?驗閰⑴c者超過十二萬五千人,農民有大部份被擠在外圍,根本聽不見指揮中心的演講與調度,而呈現混亂。「三二七」的經驗則是音響太少,群眾超過預期,所有參與者根本聽不見指揮中心的演講者在說什麼。各個參與者自己集結在街頭,自己演講吶喊,反而呈現混亂而逐漸散去。
這一次,倒是有非常專業的音響設備。它是以都會型演唱會的超高音響技術設計而成,連貫在各個主要道路。但由於群眾的移動,音響線容易被踩到而斷訊,是以還是要有人去維護。
在超過十萬人的大型群眾邉拥膱龊希?@是非常重要的。連綿向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南路的大型喇叭,可以將指揮中心的意志與演講內容,貫徹到每一角落。讓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聽到,並隨著指揮而移動。如此一來,納斯卡線的移動,才可以完成。
應該說,這是一場集合過去群眾邉咏涷灒??远紩?挟a階級為主的群眾邉印R涣鞯囊繇懀?涣鞯闹笓]系統,一流宣傳人才,以及意志堅定的總指揮施明德。
最重要的問題是:這樣的意志,能不能展現為「持久戰」?中產階級的意志可以支撐多久?
下午四點半至五點之間,有一些群眾漸漸離開,但還有許多人留下來。離開的人也不全然是回家,有些人準備和家人去吃晚飯,然後,晚上再回來看看。彷彿他們早已覺悟,這是一場「持久戰」。因此生活得照常過,但隨時關心,隨時參與。
下午五點半左右,開始下起大雨來。雨中的施明德照常出來高喊口號,群眾穿起準備的雨衣,繼續坐下去,有些則因未帶雨衣,淋成落湯雞,趕緊離開。
沒有錯,這就是一場意志拼搏的「持久戰」。它是和陳水扁的意志,和風雨的吹打,和惡劣的氣候拼搏的「意志之戰」。群眾要陳水扁下台,施明德要贏得這一場戰役,大雨,只是剛剛開始的考驗。
然而,群眾的平常心,那種並不動氣而願意參與的意志力,卻遠比生氣,比憤怒,更持久。這將是持續下去的最重要力量。
(寫於2006年9月9日,19:00pm)
《之二》九月九的凱道之夜
1,大雨大雨你再下
這是一場群眾帶領的社會邉樱?/span>
這是一場群眾早已準備很久,等待很久的社會邉樱?/span>
它不會這麼快結束,因為所有參與群眾,都已準備好了!
九月九下午的大雨,雨勢滂沱,天空如破洞般傾盆而下。但群眾卻沒有走。堅定的群眾,硬是和老天爺賭氣一般,在心裡說:「你要我走嗎?大雨大雨你再下,我就是不走!」
他們坐得更堅定,喊得更大聲:「阿扁,下台!阿扁,下台!」
他們帶著一身傲骨,硬生生就坐下來了!有些人,看著未曾離開的人們,彼此相望,激動得忍不住流下眼淚。在雨中,這淚水,就讓它盡情的流吧!
夜裡,每一個回憶起下午的大雨,心中竟有一種出奇的溫暖。「我們一起挺過來了!」人們溫暖對望,微笑握手。彷彿老戰友互相凝望。有些人,回家換上衣服,拿了雨衣和睡袋,準備長期抗戰下去。
「晚上睡這裡,明天早上再回去休息。下午再來。你來嗎?」
「來啊,我們準備更多東西哦,晚餐,宵夜都準備了。」
夜深了,有人不得不離開,相約說:「明天這裡見!」
故事才剛剛開始。
2
夜深的廣場。許多年輕的、中年的人留下來,有些人拍照留念,有些情侶躺在地上,仰望夜空。農曆十四,月亮快圓了,情侶指著天空的月色。雖然烏雲飄來飄去,但偶而露臉的月光,仍讓人有一種出奇的溫柔。愛情,美麗的愛情可以是一種緊緊握手,在廣場的月光下。
烏雲還是飄了過來,微雨,又下起來了。人們從背包中拿出雨衣,繼續穿上。有人拿出準備好的坐墊子,在柏油路上坐下。
有些老朋友,許多年不見了,竟在這裡見了面,互相招呼,握手問候。夜的廣場,不是吶喊的戰場,更像是友情和溫暖的聚會所。偶然傳來的零星呼聲:「阿扁下台」,更像是一種彼此的招呼。
3,
施明德累壞了。他的臉色蒼白,聲音微弱。「你需要休息了,先回去休息吧。」副總指揮們說。
「這樣吧,你們繼續開會,我會尊重你們的決定。」這個一生為政治理想而奮戰的生命,帶著病軀,做人生的最後一戰。而沒有人知道,這一場戰役會延續多久。他的身體可以支撐多久。
有些愛護他的朋友開始擔心,因為他的意志,帶著一種準備做「最後一次燃燒」的決心。他累得不行了。遊行一天,吶喊一天,加上之前的準備工作,媒體的宣傳與群眾的召喚,更是日以作夜的籌劃。他不是健康的年輕人了,年過六十,剛剛開過刀的肝癌,卻靠一股意志力,作最後拼搏。
媒體只關注他有沒有在廣場上,離開幾個小時,但群眾卻更關心,他的身體要支撐下去,該休息就休息,這是十天半月以上的抗爭。不能沒有施明德的意志和毅力來帶領啊!而如果施明德倒下去了,這一場群眾邉樱?l知道會不會演變成劇烈的抗爭、動亂……。
十一點半,指揮群的會議在舞台後方繼續著。「明天,我們要召喚更多的人來,下雨了,但人要更多。我們要召喚人們的,不是阿扁下台而已,而是一種良知,一種良知的召喚。」
「請大家都去找自己的朋友來,無論是禮拜幾,無論什麼時間,因為,這不是為了施明德,而是為了自己的良知。」
廣場上方,飄著「禮義廉恥」的氣球。這古老的格言,只是見證著「正正當當的行為,切切實實的覺悟……」
夜空中下起大雨。然而,大雨也沒有能夠改變什麼。因為參與的群眾,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怎麼做了。群眾已經做好自己的準備。
(寫於2006年9月9日深夜)
《之三》彷彿「家庭」的廣場
一、持久戰心理
九一一的凱達廣場,出乎警方、民進黨、乃至於主辦單位的預期之外,竟出現大量的人潮。
天氣放晴了,人們出來了。那些人從那裡來呢?
一如前面說過的,所有準備參與的群眾,早已覺悟這是一場「持久戰」,所以人們不會以「捨命一搏」的心理,去參與群眾集會,而是好整以暇,時間允許就參與,體力不錯就多坐,身體虛弱就撤退,需要休息就回家洗澡睡覺,晚上再來,或者明天再來。人們用施明德的理念,準備搞個十天半月,不到阿扁下台絕對不走。用這種心理,和施明德一起靜坐。
一如施明德,該休息就休息,該睡覺就睡覺。「持久戰」的特徵已經出來了。這是倒扁總部和群眾的默契。群眾邉幼钆碌娜罕妼傩圆磺宄?瑹o法帶領。第二怕的是無法建立默契,指揮中心的意志無法調動群眾。現在,這些應該可以克服了。那就是兩天大雨後,在九一一當天出現的人潮。
群眾,自己準備好要怎麼做了。
二、散步來凱道
起初倒扁總部向市政府申請凱達格蘭大道全部道路權的時間,是到十日的夜間12點,之後,為了因應次日台北市上班上課交通需要,所以倒扁總部讓出一半的車道,好讓凱達格蘭大道的汽車、公車經過。尤其此地是交通樞紐有十來條公車經過,對上下班影響比較大。
為此倒扁總部特地動用工程車,把原本設置好在地上的架高板子,移動到另一邊,讓出一半車道。當然,指揮也不無擔心,人群變少了,場地不要太大,會比較好看一點。
但九月九、十日,連著兩天大雨,卻讓所有參與的二十萬群眾,變成一個命吖餐?w。這是非常奇特而有趣的群眾心理。當群眾因為共同承受鎮壓、天災、苦難之後,他們共同擁有一個獨特的經驗與記憶,彷彿成為一個新群體,就會有更強的認同感與集體意識。沒有被大雨打倒的二十萬群眾,那站在雨中,傲然挺立的二十萬人,正是倒扁總部最強有力的所在。
果然,十一日上午九時一過,人群又回來了。這一波以家庭主婦、不必上班的退休族為主。他們趕在孩子上學、老公上班後,就來支持。等到下午,孩子要放學了,再回家。群眾急速增加,終於迫使警察局一步步拉開道路。有趣的是,警察每拉開一條車道,群眾就一陣歡呼。就這樣,直到下午,所有車道就因人群而全面封閉了。
黃昏一到,下班後趕來:「為自己加班」的人,以及把社會邉赢斚掳噌嵝蓍f活動的人,以及學生、年輕人,一個個來了。群眾再度聚集。到了夜間,吃過晚飯的台北人,帶著飯後散步的心情,來這裡聚一聚。
這是一場台北人的「嘉年華」,有年輕在這裡跳街舞,有人喊口號,有人自己繞著納斯卡線遊行,雖然已經超出警方所規定的集會遊行範圍,也干擾了交通,但群眾自己要這麼做,指揮中心只能勸導,無法硬性處理。
應該說,當九月十日下午的傾盆大雨中,群眾自己組織起來遊行,繞原路走納斯卡線,一邊在大雨中吶喊「阿扁下台」以後,就有一種自動組織的機制,默默存在。這已經不是指揮中心可以控制了。
三、「彷彿家庭」
九一一之夜。你如果到現場,就會知道台北有多年輕!
年輕,不是因為年紀,而是一種活力。一種改變世界的想像力,創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年輕。口號只是一種,各種創意的標語、身體上的刺青、小狗貼著的字與紅衣服,以及老伯伯來這裡做紅豆餅,送大家吃。
這裡有一種「家庭」的氣氛。很奇怪的「家庭」。你可以在某個角落,看見有人拿送紅豆餅,你如果口渴,可以去另一頭拿一瓶礦泉水。或者,你還可以在某一個角落,找到正在送玉米濃湯的青年。「小心喝,還很熱哦。剛剛送來的哩!」
很詭異的是,彷彿所有的漂亮女子,或者原本在掌窌?昵懊妫?切┯袣赓|的美女、辣妹,竟然可以和帶狗的老伯伯、穿短褲夾腳拖鞋的土台客、赤身露體寫反扁字樣的年輕人、帶小嬰兒的父母親、坐路邊搖扇子的老太太等,一起圍坐在廣場上。這種不講究外表的氣氛,實在不像外面應酬場合,上班場合,或者其它地點可以見到。
老實說,起初我一直覺得這種氣氛像什麼?混雜的,隨興的,熱情的,閒聊的,吶喊的,打趣的,互相招呼來吃飯啦,什麼的。就是這種氣氛,讓我覺得它像什麼。後來我才覺得,我們只有在家裡會這樣。反正自己人,你愛怎麼看就怎麼看,愛怎麼幹就怎麼幹吧。
對,就是「彷彿家庭」的感覺。
這樣的邉樱?@樣的群眾,世界上那裡去找?
施明德及倒扁總部要好好珍惜這樣的「家庭感」。因為這是一種「家族般」的溫暖凝聚力,它讓人來了,感受到了,並且願意再來,一次又一次,直到阿扁下台。要努力保持這種感覺。「家」的感覺。
然後,彷彿家長不在家的孩子,我們要互相叮嚀:
「要有禮貌,要注意,禮義廉恥哦!」
(寫於2006年9月11日夜深)
(你也可以上《大眾時代》 www.mass-age.com 看到更多相關的文章)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yangtu/archive/2006/09/12/10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