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南方朔觀點:在講話風格上定勝負

(2007-02-03 20:47:19) 下一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91300327,00.html

南方朔


最近這一兩年,美國學術界和評論界出了很多本有關「後九一一政治語言」方面的著作,很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都知道人的講話不是一陣風,而是一種心態,一種價值與文化。由人的講話,我們即可看出心胸的寬或窄,認知的健康或病態。由人類的歷史,我們也可看出不同的時代,或特殊的事件與人物,經常都會型塑出一種特殊的講話風格,有的帶給人們更開闊的心胸,有的則造成狹隘與禍害。納粹與文革塑造出的是一種冷冷的剛硬語言風格,一切的災禍早在具體化之前,就已蹲伏在語言裡。而像華盛頓、林肯、邱吉爾,他們的講話堂堂正正,厚道裡有原則,縱使在指責時也不忘惕勉。好的講話風格留給後人的是可以牽動出體制改革與人心向上的資產。


而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才有許多美國學者與評論家會去做「後九一一政治語言」的分析研究。要從這樣的研究裡,找到「我們美國為甚麼變成這樣」的答案。在這裡,我特別想提出的,乃是這波研究裡比較早期的,由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希柏絲坦(Sandra Silberstein)所寫的《話語的戰爭;語言、政治和九一一》。該書指出,「後九一一語言」的最大特性,乃是它創造出了一種遍地皆「沒有面目的敵人」之談話及思維風格;同時也在美國內部型塑出「你們怎麼總是一開始就罵我們美國自己」(Blame America First)的講話方式,靠著這種講話方式,使得美國人為之噤聲。「九一一」之後,美國演變成今日的困局,其實早已預先埋藏到了「後九一一下政治語言」中。

因此,每個時代的講話方式是重要的。如果我們的講話方式正直,勇敢而善良,這種講話就會沁入人的內心,催動出人的更好品質,最後落實到政治上,如果我們講話憤怒、激烈、也學著別人那樣凶狠,我們就不會比他們更高尚。這次台灣的「倒扁」「挺扁」,與政治同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的,就是講話的方式。而我們不要以為講話沒用,古人不就說過「仁者無敵」嗎?

近年來的台灣政治日非,貪腐橫行且毫無愧恥之心,它其實早已反映在政客們那種「亂講話、講話亂、話亂講」的現象中。這也是現在無論政客如何亂扯硬拗,百姓已不再相信,寧願走上街頭的原因。他們的話已沒人再相信,這其實也意謂著人們期待著另一種更合道德,合是非的新講話方式和新政治。這也是許多人認為現在已到了台灣道德及政治新生的時候。也正因此,參與這次邉拥娜耍?蛟S更應對此要有自覺,不講凶話,不做過激的事,堂堂正正的把禮義廉恥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講清楚,台灣又怎會不改變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