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龙应台的红玫瑰终於献给施明德

(2007-02-03 20:47:18) 下一个
http://gb.ettoday.com.tw:6060/2006/09/12/142-1989773.htm
2006/09/12 00:23
王若谷

(●作者王若谷,汉族,当代杂文家,新华网评论员,执教高中、大学文科多年,曾任四川省青年杂文研究会理事长,并先後爲海内外多家报刊主编兼主笔。有几千篇杂文问世,上百篇作品获奖(其中包括《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等奖。简介表示, 杂文是思想者的文体,同时又应该是文学的。主张「师心以遣论,使气而命诗」。正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台湾着名女杂文家,台湾香港两地大学教授龙应台9月10日下午带着一束玫瑰花,现身凯达格兰大道,爲倒扁静坐总指挥施明德打气。龙应台到达凯道第一件事,是拿出数码相机,把凯道静坐的景象给拍了下来。龙应台说,这都是台北文化的一部分。


ぃ┤讳?ㄓ??┤⊿ň╝



倒扁进入第二天,雨势非常大,不过,龙应台仍然如期出现在凯道,向施明德致意。龙应台在雨中爲施明德送暖,虽然没有穿上红衣服,但是带了一束鲜红色的9朵玫瑰花,来向静坐的施明德致意。

前几天,我曾经在我的博客中转载了《用别人家的孩子套狼--评龙应台的民主观》。我从《联合早报网》上读到这篇文章,深以爲然。并且加写了如下说明:「前几天,读到龙应台关於她爲什麽不给施明德的倒扁运动捐款作说明的文章,就想写文章表示自己的不赞成意见。由於忙,一时间又搁下了。现在先把《用别人家的孩子套狼--评龙应台的民主观》转载在下面,供读者引用。」

该文章对龙应台的近期表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精采的鲜活案例,那就是:一个人的民主理论是如何在空想 和现实之间‘灵活应用’的。当别人家闹民主运动的时候,她全力支持、热情歌颂,满足於理论的快感激情;但是当自家闹起了民主运动的时候,她就瞻前顾後、投鼠忌器,计较于现实的社会得失。 想想当年她爲香港大游行叫好的文章,那份激情实在不能说是假的。只不过,香港毕竟不是她的家,说白了,别人家闹民主,那是用别人家的孩子(社会成本)来套狼(民主价值),当然 尽可以热情讴歌,而不必在惜社会成本的付出。可是轮到台湾用自家的孩子(社会成本)来套 狼(民主价值)的时候,女人特有的精打细算就开始表露出来了。於是,所谓体制内手段之类的说辞,就冒了出来。

如果那是您支持的政府,挺身而出也就罢了,可是您偏偏用语言反对它 ,却用行动去保护它,而反对那些不过是要静坐的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