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失焦的「革命」--制度性改革才是最大公约数

(2007-02-03 20:47:18) 下一个
2006/09/12 00:36
吕明哲

(●作者吕明哲,留美研究生,当前於纽约攻读社会学博士。正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照片为替换照。)

由施明德所领导的倒扁运动,引发台湾越来越多的对立及不安。对泛蓝来说,原本就反陈水扁。扁亲友及亲信的涉贪案件以及国务机要费的浮报即提供了一个非常正当的倒扁理由。但对一部分中间色彩的人士而言,现阶段的倒扁运动,已越来越倒向族群及蓝绿对立的运动,有牵动出统独意识形态之争的可能。随着倒扁运动「量」上的扩大,更多深蓝人士加入,引发了泛绿的反对及疑虑,使得原本具有相当充分正当性的反贪运动,却在「质」上生成了变化,变成了一种不顾民主既有体制的疯狂反扁运动,诱发了国内原本的统独以及蓝绿的对立神经。


其实,对於发起倒扁运动的浅绿或是中间人士来说,深蓝人士的加入,对倒扁运动所带来的效果绝对是负面要大於正面。因为一个运动,尤其是意图号召全民,具有「革命」开创性意义的运动,当然是不可能依赖少部分人民而成功,至少要能吸引足够的中间及浅绿人士的参加,才有成功的可能。因此,这个运动单单以反对一个带有相当统独及族群符码的人-陈水扁,做为反对运动的主轴,就必然使这个运动的局面导向统独、党派及族群之争,而原本的目的-「反贪腐」反而变成次要的。因此就注定这个运动会在意识形态对立中失败。

以这次的事件而言,诱发点主要为陈哲男的贪渎案、赵建铭的内线交易案以及陈水扁总统的国务机要费上。虽然倒扁运动是针对陈水扁而发,其明确性相当的高。然而看在另一方泛绿阵营的眼里,马英九直接将特支费汇入其个人的薪支账户以及对未使用完的特支费款项并未缴回国库等情形,马英九涉及贪渎事实可能更为明确。且以现在的标准,不仅是马英九,从过去到现在将近叁千多位曾支领特支费的首长官员必定也逃不掉面临司法调查及追缴的问题。这样因制度缺陷以及承继过去威权政府恶习所扩展的问题,已不是司法可以解决的。若试图想以司法途径解决,那麽所有的人都必须下台接受调查,如此并不切实际。由是,陈水扁的国务机要费,马英九的特支费,性质上固然略有不同,但二者同是因袭威权时期旧惯例所生成之恶,以制度性改革及创建为手段来解决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从过去台湾的反对运动历史来看,能吸引全民参与而支持的运动,多是以创建民主、深化民主为目的的运动。也就是说,是以创建民主制度而非以个人下台来做为运动的主轴。尤其当前是一个已有相对公平选举制度的民主社会,唯有制度性的改革及创建才能吸引更多人民的参与。以过去野百合的叁月学运为例,国会全面改选为其运动的主轴,其所关心的即是民主基本体制的创建,因而获得全民的支持。而且在这个学生运动的过程中,刻意地避开了政党、统独以及族群的议题,并且拒绝政党的参与,因而使得这个运动,能顺利地以最大公约数得到全民的支持,也避免挑起了统独、族群对峙的敏感神经。

所以,当现今台湾有相当大的民气可以运用时,政治人物应该以高包容性的改革议题使政治力量得以集成至一个最大公约数。以反贪腐运动而言,相对於威权体制留下来的国务机要费及特支费等问题上,尚有更多的政府工程弊案、经济性犯罪、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这些才是真正腐蚀台湾社会的恶源。如果能把这样的力量,导向推动反贪腐法律案的公投、更改阳光法案、加重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的罚责部分,并设立反黑金及查察贪腐的独立机关(如香港的廉政公署)以及反经济犯罪法等等。以非针对党派、个人及因人设事的法律公投案为主轴的反贪腐运动,就可以超越蓝绿对立,进而吸引更多不同政党族群的加入,而使诉求得以顺利达成,同时可使台湾民主制度更为巩固及长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