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全面否定成語那就「不成人語」了

(2007-02-03 20:48:59) 下一个
(●作者院長,高雄人,曾任報社主筆、選美籌備會委員、馬術專業、作文理論資深教師等執業。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acce/。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全面否定成語那就「不成人語」了
2007/01/26 01:16
院長

杜正勝表示,成語會使人思想懶惰、一知半解,「有時甚至連半解都不到」,也會使人思想混沌,如果他是業務單位,「不會主張研究成語,更不會去公布」。


他舉例說,古籍「幼學瓊林」裡講了許多故事,不過,現代的小朋友不會去讀幼學瓊林,讀的是安徒生、格林童話,如果回到一百年前,講「國王的新衣」,恐怕沒人聽得懂,同樣的道理,把古代的故事拿到現代來講,大家也都不懂。

杜正勝表示,成語一旦脫離情境,就會沒有意義,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如果成語故事大家不熟悉,寫出來的成語、用出來的典故,就和生活以及要表達的感情無關或很淡泊,「就是國文教育的失敗」。

余光中知名度高,抨擊部長力道強勁。院長「人微言輕」(如果不用成語,我要寫20字才能表達這個意思),所以客氣的從三方面回應部長講話。

1成語不是完全脫離生活,是精華是濃縮,你可以不用,但是用了,寫的人簡省,看的人非常快就進入情境,了解意思。成語像太陽,有人怕曬黑,有人喜歡溫暖,但看什麼場合,或是追求那些。追求健康,喜歡光明就迎接太陽,怕曬或是怕流汗,甚至已經曬夠了,就暫時放開,躲開。因此,太陽本身價值,不在你用不用,喜歡不喜歡,成語存在,千百年自然篩選淘汰,這是歷史文化遺產。

2信仰胡適很好,不過胡適並非就知道白話,他成語古書都懂,只是北大一些老學究譏笑他,古文造詣不夠。不夠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他比現代許多人都遠遠勝出。胡適在雷震坐牢60歲生日,送他的詩是南宋楊萬里的《桂源鋪》,內文:「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暄。到得前頭山腳處,堂堂溪水出前村。」請問這不是古文嗎?不是詩嗎 ?他怎麼不用白話詩送他景仰的人物?再說,提倡白話文與懂得古文,成語,可以並行不悖的。胡適在古文與前輩較勁是此不上,英文和白話文他可以引領風騷當老大,這是當時的學術環境背景。

3有些冷僻成語,杖绮块L說的,脫離情境,意義不大,故事大家不熟悉,透過教育或是讀經班,中文歷史系師生倡導讀書會,大家就可以懂得更多,學到更精。所以部長說的有些可以聽進去,有些我們是堅持,提倡鼓勵都會讓國文程度慢慢提昇。教育失敗,讓後面的人評論,我並不知道現在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社會菁英,優秀學生只是懂得現代,只限理工專業,人文尤其古文化(成語就是其中一環)拋棄鄙視,那就會有發展的局限性,傳承也必然中斷。

幸好這些只是暫時的現象,社會大眾不必擔心。因為文學底子好的人少,他們就更加顯得可貴和重要。而識貨的、關心國學價值的少數人,當然成為中華文史知識上的、精神上的貴族,他們不會放過寶貴歷史文明菁華和祖宗遺留的智慧財產。部長自有使命感或是價值觀,個人是可以的,站在教育部長的地位,是不是也考慮更高更廣的角度看待「成語」?

物以稀為貴,文筆學識好,終究還是站在制高點。您成語古文詩詞造詣好,一般人完全不會或是不讀,各不相干,生活照過。各盡所能,各取學識之所需,相安無事。

部長自有看法,畢竟那是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王莽或是王安石,康有為,他們曾有改革魄力,政治理念更是不同,成敗也是見仁見智,那到底以什麼做決斷當標準?

時間還是無情消逝,平凡人或是短暫握有權柄的人一樣會作古,影響力不會持續的。既然個人渺小如恆河細砂,文化遺產如「成語」者屹立不搖,更不會隨波逐流,現在批判或是否定,撼動的不會是雋永的語言文字,而是個人的器識遠見。部長強調西方童話,外語影響,那是事實,外來的融入中原文化也要時間,所以讓時間仲裁,讓文化自淨功能去消化整合。

不懂成語,不會英文是吃虧的,但是一樣可以過日子。會這些,就當作一門功課知識,不會也不必妄自菲薄。讓社會文化教育自己發展,硬性規定加強或是刻意否定「成語」,都是枉然。全面否定成語,那就「不成人語」了。沒有那麼嚴重,所以請全國同胞一笑處之,杜部長一笑置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