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集思广益:大家谈谈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看法

(2007-02-03 20:48:53) 下一个
送交者: 护国利刃 [布衣] 于 January 01, 2007 17:16:08

爱国主义(Patriotism)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有何不同呢?

小学4年在国内上的,入过队也上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当时学的东西越看越有民族主义的影子,虽然新中国在民族团结的号召和政策下,以汉族为中心的类似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没有出现(非常庆幸)但还是难免有些民族主义的症候。

从小我们就学习民族英雄抗击外敌的故事,这是好事,把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天下意识替换成了世界意识,对国家现代化发展是好的,但国家为了凝聚人民向心力,用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作教材。这固然成效很快,但后遗症就是严重的仇外心理,这也是民族主义发展的温床。

大家应该知道,在国外,民族主义是略带有贬义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战中纳粹德国就是靠民族主义给战争进行动员的,而孕育德国民族主义的就是一战后形成的仇外心理。再加上德国历史上有过强盛的繁荣期,希特勒又用民众对祖先们强大的帝国的怀念鼓吹德意志民族优越论,有用被非军事化的莱茵地区制造焦点,成功地把德国转型成为一个由极端民族主义支撑着的战争机器,制造了那场浩劫。

反观现在的中国:有过近代屈辱史,有历史上的繁荣期,有专制的政府,有被割让/分裂的国土,有强烈的民族仇恨,民众中也不乏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吹者,这和当年的纳粹德国太相似了,现在只是需要一个向希特勒那样疯狂的领袖就足以把中国推上战争之路。也难怪深受二战之害的欧美诸国不停鼓吹中国威胁论外加批评中国专制政体,他们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再看看中国政府,对外一直忍让,希望能够解除外国对中国崛起的疑心,但这却更加激怒了国内外的爱国人士。当年国家倚重的爱国教育今天却有尾大不掉之势,实非其所料。

老实说,我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爱国教育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们认为中国进行的事实上是民族主义教育,是何希特勒一般的,理由是我们竟教那些关于民族仇恨的东西(虽然我认为除了这些爱国教育没别的可教),他们不一样,他们很少教爱国,爱国思想是他们自己在没有意识形态的禁锢下逐渐产生的“我们美国强大、正义、民主、自由,所以我爱她”,我的同学是这么说的,即使有些虚伪(毕竟这些都是由媒体灌输到他脑子里的),但他们的爱国主义是健康的,不是建立在仇恨上的。虽然它们批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言论难免是受到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影响的,但洋人的看法也是值得深思的。现在我们小一辈中国人中,能够以完全客观的视角评论美英倭韩的并不是多数,至少我不是(我从来只说倭国,见谅),这难道是好事吗?如果极端民族主义不能得到有效抑制,韩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我们博论上天天批评韩国人傲慢无礼,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这就是他们几十年民族主义教育的结果,我们愿意变成他们吗?我不愿意。

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分清、分开。民族主义固有可取的地方但大多为糟粕,盲目相信是会亡国灭种的。爱国主义则应提倡。可是怎没区分,又怎么提倡爱国主义呢?这才是关键。

以敝人所见:爱国主义应是发自内心地对祖国的爱,不是由别人从小灌输的。最重要的事,它是爱“国”主义,不是爱党爱政府主义。爱国主义应该是不论政府怎样说,要做对国家最好的事(至少是他们自己认为是对国家最有利的事)。而民族主义则是团结在某个集团周围的(灌输你民族主义思想的那个),他们说什么,民族主义者就做什么,因为他们相信这集团代表了国家的利益,而他们自己对国家利益的辨识判断能力早已在民族主义的教育中消失了。如果那个集团确实代表了国家利益,两个主义就比较难以分辨,但在国家与集团利益出现分歧乃至矛盾时,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就显现出来了。

这就跳到了一个非常受争议的话题里了:六四(大家别急着扔石头,听我讲)。我个人认为六四是一场好的惨案,怎么说呢?没有六四,GCD腐败不会有起色,但是六四带来的伤害,不论是死去的人还是至今还在作孽的外国舆论,都是一个字,惨!我认为六四的学生们是爱国者而不是民族主义者,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反贪腐)牺牲了生命都是勇敢的。怀就坏在学运领导者鼠目寸光,威胁政府,不知何时收手(紫阳出面时散了有事吗?)造成了惨案。他们都是爱国者,但却是目光短浅的爱国者,可怜,可惜。至于现在吗,新的GCD无论如何还是把国家搞得蒸蒸日上,值得表扬,也算是那些爱国人士没白白牺牲。

得,跑题了,赶快回来。所以总的来说,敝人认为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所服务的利益集团的不同,而民族主义抬头的趋势已在中国出现,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当一个能为国家服务,愿为国家牺牲的爱国者,而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自己幻想中,鄙视他人,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者。

这只是敝人的一点点拙见,也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踊跃回帖,谈谈大家对此问题的看法。敝人欢迎各种意见和建议(谩骂除外),新人第二帖,望包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