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领导运动会?(ZT)

(2007-02-02 15:52:21) 下一个
领导运动会

  

  据10月14日的《南方周末》报道,广西“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运动会”已经开到第三届了。其规模越来越大,其运作越来越成熟,其内涵越来越明确。

  2002年在南宁举行第一届广西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运动会的时候,仅20多个厅级干部参加,总共才花了17万元;今年这一届,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87人,花了90万元财政款(作为一个全区480名领导干部参加的运动会,似乎应该说是节俭办会的)。为什么不叫“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运动会”,而要加入“领导”作为“干部”的前缀?那是因为“非领导职务(大约是指加括号的那种吧——引者注)和企业单位的县处级干部不允许参加”。而在每一个运动队里,处级厅级也是有硬指标的,例如“篮球比赛规则”规定,没有“两名厅级领导干部”参加,缺一个扣10分。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以运动会为特色的官场文化:对于某些层次的干部来说,参加运动会“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一批朋友”。另外,东道主百色市市委书记先后5次视察市体育局,指示“不能丢脸”,“经费上要加大支持力度”。5家三星级饭店住满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而价格却在下降,标准间降到了120元。用我们熟悉的新闻用语来表述,应该说这个运动会“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南方周末》报道的标题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领导干部运动会》。在当前的世界主流政治文明语境下,这个标题本身已经春秋笔法,褒贬自明了。所谓“别开生面”者,不外乎少见多怪。就其形式来说,“少见”是肯定的,连深研世界各种政治形态和管理制度的毛寿龙教授,都第一次听说有这种样式的运动会,大概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兄弟会”了。但就其内容来说,或者把它放在我国国情背景下来观察,也就不应该觉得是开了“生面”,而应该是有点“熟面”的。 


  在我们国家,如果说县处级以上干部是享有很大特权的,大概各方都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就说这个运动会吧,设想480名领导干部云集一堂,也就注定有480辆1.5升以上排气量的豪华轿车以及480名司机(党有纪律,领导干部是不能自己开车的),或者还有大约不少于480名随从的风云际会。这样的情状真可谓壮观矣。这样的场面大约就包含在所谓的“别开生面”里的“一面”吧。当然,他们如果不云集在此,应该奔忙在各自的公务上,但也可能有一部分停在财政埋单的消费场所,何况480名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才消费90万元财政款,你不能说这算他们的消费高峰。一句话,你不能说他们云集在一起,就“别开生面”,而他们分散开去,不见他们的面,就觉得什么都没有。我总觉得,只有在我们越看不到的地方,越是显得“别开生面”,而领导们开运动会,倒是很平常的事了。 


  就在《南方周末》报道这个新闻的同一天,我还看到一条消息,某市花800万元财政款建“星级幼儿园”。当然,这也不奇怪,此前某省有过花2000万元建“机关幼儿园”引起该省人大代表质疑的消息(这件事情的新闻性在“质疑”上,因为形成质疑的直接原因,只能说是该省的政治文明先走了一步,政府用钱还要人大讨论)。再往前一点说,我们已经办了五十多年的“豪华星级机关幼儿园”了,每一个城市,都有与它的建制相匹配的“机关幼儿园”。在很多人享受不到基本教育资源的漫长岁月里,这些幼儿园关着高贵的大门,在里面培养领导干部的孩子。对此,长期没有听到半句微词,我也不少见多怪,我只是对办这样的幼儿园的高瞻远瞩立意感兴趣——我觉得,如果把人生看做一次运动会的话,设立这样的幼儿园的远大理想,就是让领导干部的子女和孙子孙女们“不要输在人生的起点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