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和總統選舉 兩碼子事
(2008-01-16 13:20:42)
下一个
立委和總統選舉 兩碼子事
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超乎預期獲得大勝。兩個多月後即將舉行的第十二屆總統大選,國民黨可否視總統寶座已如囊中之物?立委勝選的氣勢是否會產生裙襬效應,直接帶來總統大選的接連勝利?從過去選舉結果來看,兩者之間並沒有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1995年第三屆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從原先103席大幅滑落至剩85席,僅比過半數多3席。選後新黨立委周荃、趙少康、陳癸淼邀民進黨立委施明德、周伯倫、林濁水在立法院群賢樓喝「大和解咖啡」,希望組成「清流執政聯盟」或「大聯合政府」。施明德並希望在1996年2月立法院院長的改選中,先拉下國民黨提名候選人,然後利用閣揆同意權的行使迫使國民黨在提名人選上做讓步,進而形成骨牌效應,在3月的總統大選中拉下國民黨李連配,結束國民黨的長期執政。
然而,國民黨在立法院的脆弱多數,並未影響隨後舉行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候選人甚且以54%的得票率獲得大勝。
裙襬效應並不存在
1998年第四屆立委選舉合併北高市長選舉,在總數225席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攻下123席,獲得穩定的過半數席次,馬英九並擊敗尋求連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這對陳水扁進軍總統府是一大挫敗。然而,2000年的總統選舉,陳水扁當選,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屈居第三。國民黨之前立委選舉的大勝,根本無助於後來的總統大選。
反過來說,在總統大選獲勝的政黨,是否能為隨後舉行的立委選舉帶來繼續勝選的裙襬效應?2001年舉行的第五屆立委選舉,民進黨希望改變少數政府的窘境,力拼國會過半數席次,打出一連串「在怎麼野蠻」的電視競選廣告,攻擊在野黨癱瘓議事、無理杯葛政府預算及運作。選舉結果民進黨贏得87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國、親、新三黨席次加起來超過國會半數,民進黨仍是少數政府。2004年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成功,得票率超過50%,但同年底舉行的第六屆立委選舉,選舉結果還是國、親、新三黨席次合起來過半數,民進黨無法組成多數聯盟。
從上述分析可知,立委選舉結果不佳,不代表總統大選不能贏,立委選舉結果大勝,也不保證下次總統大選一定穩操勝券,立委選舉和總統選舉之間並無連續勝選的裙襬效應存在。
這和選舉任務、選舉制度、選區大小、候選人條件、選前政治環境不同及突發狀況等都有關係,導致每次不同選舉產生不同的結果。例如:1996年總統大選前的兩顆飛彈試射,及2004年總統大選前的兩顆子彈,都是選前的突發事件,既不可預知、也無法預防。
對於3月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誠如陳水扁所說「民進黨不須懷憂喪志」,以及馬英九所說「國民黨應更加謙卑」,因為下一回合的競爭才正要開始,至於鹿死誰手,尚未分曉。
作者為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許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