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含淚也投不下這一票!

(2008-01-16 13:20:41) 下一个
含淚也投不下這一票!
民進黨現任總統與下屆總統參選人之間,最近似乎在兩岸政策的主張與路線上出現歧異。謝長廷日前才表示,現行兩岸經貿「再管下去,台灣會一無所有」,陳總統立即回應,「有些選舉語言,大家不要看得太嚴重」,並指稱他對選舉的語言、選戰策略,對候選人所說的,都會給予體諒、包容和尊重。謝長廷則澄清他與總統之間溝通沒問題,「我們沒有噪音,不同的聲音不一定是噪音,大家互相尊重,就會變成一個好音樂。」

扁謝之間到底有無矛盾?兩人的說詞似乎未能盡釋群疑。本土陣營的支持者不知真相為何,而藍營的政客、媒體則樂得從中挑撥,企圖漁翁得利。然則,吾人必須嚴正指出,不管兩人的紛歧是否為選舉策略的應用,亦即外界所言扁扮黑臉,謝扮白臉,交互運用,以爭取、開發更多票源,扁謝在兩岸政策的路線上發生嚴重的矛盾衝突,則是不爭的事實。

尤要者,謝長廷代表本土陣營參選總統,但若檢視其兩岸政策的政見與主張,及其近日的一些相關談話,不能不令人憂心顯然背離了台灣的整體利益與主體意識,與本土路線漸行漸遠,而與藍營的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則愈來愈同調。因此,馬英九也調侃,謝長廷提出的主張,他還以為是他說的,因為他已經說過很久了。可見兩者的兩岸政策主張何其相似啊。

在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中,兩岸政策的路線問題是屬於基本的信仰理念,必須說清楚、講明白,並堅守原則,不能為了選舉策略的需要,淪為變色龍,危及國家的生存與安全。謝的開放性主張若是為了爭取淺藍與中間選票,吾人可以斷言,此舉必然無效,甚至可能引發支持者的不滿。更何況,謝之開放性兩岸政策主張,似乎不是選舉手段而已,乃是其基本理念與價值的呈現,此舉必令本土支持者頓感失望與失落。

不可諱言的,從高雄市長任內,謝長廷的兩岸政策主張傾向開放的一邊。他提出「一國兩市」、「憲法一中」,都曾引起綠營內部一陣譁然,批判之聲不絕。至今,謝長廷雖然歷經民進黨內初選,但顯然仍未能就此一質疑,提出令人滿意的說明。最近藍營媒體、政客刻意營造一幅民不聊生的淒慘印象,並歸咎於所謂的鎖國政策,以便推銷其開放、西進的政策。其實,台灣這些年來薪水未能調漲,國民所得幾在原地徘徊,逐漸形成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的M型社會,但經濟惡化的癥結,不在鎖國,而在民進黨執政後,表面上講的是有效管理,實際上卻採用了蕭萬長與林信義等的西進策略,以致企業西進愈來愈嚴重。台灣的產業結構以代工為主,在研發、創新與品牌那一塊成就有限,因此當企業將工廠西移後,就業機會便迅速減少,整個產業形成了空洞化。失業人口當然愈來愈多,薪資也無法提升。

換言之,做為本土陣營的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本應認清台灣經濟低迷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堅持本土路線與台灣主體性,力斥終極統一主張,思考如何矯正積極開放的後遺症,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加強國內投資,吸引資金回流,促進國內就業。若能見效,則台灣當前一切經濟困局必可迎刃而解。豈料,謝不此之圖,反倒說出「再管下去,台灣會一無所有」的錯誤言論,並且一再宣揚其放寬赴中四十%投資上限、大赦偷跑台商等對中國開放的主張,難怪引起台灣人民的不安。

總之,謝長廷在兩岸政策的相關主張與談話,已令人產生疑慮,不利於爭取選舉的勝利與本土政權的延續。本報一向堅守台灣主體路線,批評時政只問國家認同而非血緣、族群,關注政策而非黨籍、藍綠。基於此一立場,面對扁謝在兩岸政策上步調日趨脫軌,而謝馬卻亦步亦趨,台灣的本土路線與主體性似乎在這次大選中成了孤兒,吾人不禁要問:如果謝長廷的兩岸政策主張不能回歸本土路線,反與馬英九具有愈來愈高的同質性,逐漸向中國傾斜,扭曲了台灣主體性與核心價值。本土民眾真的會包容這種背叛與出賣,而含淚投票嗎?還是本土支持者會含淚而不投票,給背離台灣利益者一個慘痛的教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