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虛拼經濟 實拼統獨 林濁水
(2008-01-16 13:20:41)
下一个
藍綠虛拼經濟 實拼統獨
國民黨在中心任務案中拿掉了不切實際的國統綱領,很值得肯定,但「九二共識」經過一番風波死而復生,卻令人啼笑皆非。國統綱領再怎樣不切實際,到底是政策綱領,容許主觀想像的餘地,而九二共識涉及的是共識客觀存在與否,在聖火入台,中共要求台灣沿途的中華民國旗幟全部打包時,已經證實了並不存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如今廢除容許主觀的國統綱領,卻拿不存在的九二共識高高供起,真是匪夷所思。在這件事中,顯示了國民黨的一個奇特傳統:依賴虛構事務做為黨的核心價值。
1957年自由主義學者殷海光有一篇文章《反攻大陸問題》說:「反攻的意願構成自由中國政府的心理基礎,成為他存在的理由和政治運作的資本。」
反攻大陸虛構目標
反攻大陸這個虛構的目標,讓國民黨找到戒嚴30年「正當性」的「巧門」,直到蔣經國晚年才解嚴,而到了李登輝時代才放棄「動員勘亂」,在法律形式上正式結束反攻大業。國民黨以虛構事務作核心價值,反攻大陸只是一個開頭,此後諸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中華民國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我國疆域包括外蒙古,一直到2000年後才冒出來的92共識等等真是綿延不絕。
由於虛構就是核心價值,因此任何挑戰都必引來痛擊,雷震、殷海光等《自由中國》同仁因而或坐牢或軟禁,解嚴後不能再隨便關人了,但像外蒙古事件、九二共識案一遇挑戰,無不掀起政治大波瀾。
這樣依賴虛幻以構築世界的作法,不只支配了國民黨的政治想像,進一步支配了國民黨的經濟想像。從90年代到現在,國民黨財經「總規劃師」蕭萬長就在這樣的大氣候下,接連不斷地生產了許多國民黨的經濟「大戰略」,90年代有歷經十年一事無成的亞太媒體中心、金融中心、海運等六大中心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此後,又有大中華經濟圈、兩岸共同市場、全球加值服務中心、雙航圈雙中心、2008年後經濟年成長率提升到8%以上、高雄港排名上升等等偉大幻想。
藍綠兩黨半斤八兩
這些偉大的經濟幻想其實都禁不起內容上的檢驗,例如早在90年代管理大師就指出亞太營運中心是不切實際的,但國民黨不為所動。進一步檢驗,可以發現他的經濟想像和政治的一中想像根出同源,認為政治固然要向一中走,經濟上也要以和中國全面整合做為唯一出路。如今兩岸的經貿管制都有進一步適度鬆綁的需要,但是台灣的經濟要走的是進一步和全球連結,而中國只應是其中的一環而非全部。因此波特教授一針見血地向蕭建議「中國不是世界的盡頭」,最近葛林斯潘被記者逼問台灣應進一步和中國連結時,客氣地說是不是需要,他篤定地建議,台灣全球化做得不錯,應該進一步在這路上走。至於張忠謀,不斷強調的是台灣再不進一步和世界最尖端的技術銜接,將會邊緣化,無論如何,世界尖端技術並不在中國。
為什麼2004年國民黨大選拼經濟,卻會失敗,似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馬蕭的拼經濟,其骨子裡仍然是拼統獨,蕭大概不見得是統派,黨內在政治上也有人努力去統,但從92共識拿不掉,現在主張兩岸共同市場等等看來,他在統派大本營中耳濡目染下,政策被制約以致充分顯現了所謂的「後殖民現象」,基本上逃不過波特等行家的檢驗。 國民黨批民進黨經濟政策受統獨支配,看來是半斤八兩,這固然使國民黨無法在拼經濟上脫穎而出,雙方都如此,也才是台灣經濟的真正危機。
林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