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不能感動人 就甭選了

(2008-01-16 13:20:41) 下一个


馬英九的競選主軸,照目前看來像在「拚經濟、顧生活」的區塊,然而對手陣營卻能避其鋒,另起爐灶,把「加入聯合國」,搞成全民運動,這就是選戰策略的高招!現更以「給台灣一張身分證」!簡潔有力的響亮口號,聲勢相當凌厲,已追過有氣無力的「青春鐵馬行」、「重返聯合國」等活動,因為搞個「返聯」、「藍白拖」、「鐵馬行」,還要解釋老半天,渾然不知選戰的訣竅何在,徒增廢話,花招雖多,然又未能抓住人心脈動,予人耳目一新;諸如「趕鈴羊」、「他,馬的, 就是愛台灣」,聞似簡截了當,爭議卻多,皆為敗筆;一旦變成「拿香跟著拜」,或仍停留在對諸事的「辯駁」云云,即居下風。

選舉是一門大學問,選民也絕非是笨蛋,隨政客起舞,重點在能否抓住「感動」人心的那一剎那,是否能立即產生凝聚振奮的力量,但此一切條件的重點是:必須要能「抓得住」!否則稍縱即逝。像去年的一場「反貪腐」運動,初起時怒潮澎湃,惜一走偏鋒,忽然變調轉為政黨之間及其內部、乃至政客與政客之間的恩怨情仇,反模糊「反貪腐」的焦點,變成「推翻本土政權」的民粹、異調,進而荒腔走板,致功敗垂成,堪為例證。

選戰重氣勢拼格局
同時「感動」人心也者,須有「感動」的故事鋪陳,能連接過去、現實及未來希望、幸福等願景,不能只為「緬懷」或想當然耳,挑些容易入手的東西宣揚,不思能否「抓得住」此時此刻的民心。然偏偏有人不信邪,不論是為自己孺慕、感恩,或是技窮,總是喜提「兩蔣」的「豐功偉業」,以為可連接時下的「經濟民生困窘」,但正好在那個威權時代,亦有「228事件、白色恐怖、江南命案、林家血案、陳文成懸案」等悲劇作襯托,打得國民黨陣營疲於奔命,須不斷解說、沖淡,甚至道歉,形同「挨打」的態勢。而所謂的選戰,除講求「感動」人民之外,重視的是「氣勢」和「格局」,如果不會講「感人故事」,起碼要能「順勢而為」,此不是在立法院利用「多數」的優勢,採取「鴨霸」式的杯葛,惹人生厭,也不是處處向中共示好的態度,啟人疑竇。

換言之,今天的台灣已走向民主自由的不歸路,任何可能傷害人民「當家做主」的言行舉措,是很難取得選民的信任,故在「統獨」問題上,不能以「不統不獨」,含糊其詞方式一筆帶過,這可說是馬英九的罩門;畢竟在台灣,人民選的是「總統」,並非中國共產黨默許的「特首」,因此馬英九要有順「台灣」之「勢」的論述能力,不要只講「吃得飽」,過去選民為什麼「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自有其深意在,如果再錯把台灣的選民視為「布爾喬亞」,或將「普羅」視為「一高二低」,以為可閃避「統獨」軸心,恐將落得「一步錯」全盤輸的地步!

須「大破大立」擔當
如果看到蔣家的第四代蔣友柏,能受到許多台灣人的「禮遇」,就是「認同台灣」,而他的言行常有發人深省之處,更有感動人心的地方。可惜的是他的「見解」和「創意」,卻未必為沐浴蔣公的「黨國大老」認同,顯見他們與「民主政治」的思維和作為扞格,讓人興「抱殘守缺」之慨。因此,當馬英九受到泛藍族群「三千寵愛集一身」之際,要有「大破、大立」的擔當魄力,拿出「感動」台灣選民的論述和行動,捨此,即便鐵馬踏遍全台的青山綠水也沒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