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嗆聲就嚇到 馬何不撤公投案

(2008-01-16 13:20:40) 下一个
美嗆聲就嚇到 馬何不撤公投案
記者鄒景雯/特稿

美國副國務卿尼格羅彭提藉著港媒發表反對台灣入聯公投,馬英九立刻稱這是嚴重警訊,既然如此,公審會已正式通過該黨的「返聯」公投案,馬英九何不自動撤案?

馬英九之所以這麼緊張,是因為之前老共已經差人當面警告過國民黨,馬英九顧忌選民需要,擔心被貼上中國代理人標籤,不敢立刻煞車,於是且戰且走,等待下一個下台階,現在老美出來喊停,性格一向搖擺的他於是馬上跟著晃盪起來。

這次角力的過程,有幾個不同層次的蛻變,中方自始就定位為分裂祖國的敗行,由陳雲林為代表作,之後轉為低調,不願就「重要步驟」是否等於所謂反分裂國家法的「重大事件」表態。接手的美方,先是論述既無爭議何必公投,以貶抑公投的必要性,發現勸阻施壓都無效後,隨之不斷增強打擊力道,包括「制裁」阿扁過境待遇在內,而副國務卿的喊話也絕不會是句點。

美國要台灣聽話收手,當然是基於美國在東亞的利益,就如美國要軍售台灣一樣,因此堅持由其定義何謂「改變現狀」;問題是就算台灣準備被安樂死,現在居然連最後的安寧都不可得,國際參與空間處處被逼至牆角,怎麼不會因求生的本能而掙扎反抗?這也是台灣的利益。

老美決定明著喊話,應該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既製造輿論,也試圖向選舉加壓,然有別於二○○四的公投,台灣在野黨當時是缺席者,現在連番失敗後學乖了,硬著頭皮假戲真做,改以跟進的參與者出現,怕的是對作會在選戰吃虧;於是兩黨加乘的效應,讓上回阿扁孤立的局面消失了,而當「阿扁衝撞」與「老美無理」的感受並存時,來自外部的修理也變得軟弱。

在這樣的時空條件下,綠營絕對是退無可退,貫徹民主到底,反倒是馬英九遮掩不住窘態,開始手足無措。公投要繼續下去,他等於和阿扁站在同一邊,公投若要喊停,他不僅是特首還兼兒皇帝,這個總統也別選了,因此,美中聯手「嚇」到了誰?答案很清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