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對全球都是威脅

(2008-01-16 13:20:39) 下一个
最近,日本外務省副報導官谷口智彥在香港表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將導致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而日本近年的軍力部署調整與此有關。對此看法,中國外交部反駁為不合邏輯,更不應該成為反華理由。

其實,谷口智彥說得一點也沒錯。猶記李前總統上月訪日返台時,登機前遭到一名中國男子投擲飲料瓶。對此不文明舉止,中國民眾卻出現一片叫好聲。一些「新華網友」的囂張狂言,最足以代表這種歇斯底里的民族主義情緒。例如,有「新華網友」歌頌該名男子,「勇敢地站出來維護祖國的尊嚴」,「中國需要這樣的血性男兒」,「李登輝和陳水扁是中華民族的大敵,該俎」,「不失理性的愛國者」。

一黨專政下的中國,一向善於操弄民族主義情緒,來緩解內外的壓力,對於中日戰爭的宿敵日本,更是如此。現在,受益於全球資金的挹注,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其民族主義情緒不僅是對日本而已,甚而,它已經四處瞄準所謂的「反華勢力」了。什麼是「反華勢力」﹖在中國領導人的眼中,只要讓中國民族主義挫折者,只要讓其霸權擴張野心受阻者,都會被貼上「反華勢力」的標籤。

中國對外的囂張程度如此之高,顯然是經濟快速增長的產物。由於經濟快速增長,中國對原物料、能源、市場的需求也上升了,為了確保這些需求無限滿足,再加上經濟成長帶來的政治大國之夢,乃加緊從事攻擊性的軍事現代化,以及在國際組織發揮惡性影響力。在區域上,中國的各種行為,包括武力威脅台灣、潛艦侵入日本領海、潛艦跟蹤美國航空母艦、試射飛彈獵殺衛星、縱容北韓發展核武,皆已構成新的不安局勢。就此而言,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不只是導致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而且,還形成了霸權擴張的野心。六月底,胡錦濤在其中央黨校的演講,還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理想。原來,胡錦濤在聯合國高談闊論「和諧世界」,只是散佈煙幕以掩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罷了。在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之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下一步,自是追求併吞台灣。

上述「新華網友」式的狂妄,就是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對準台灣,活靈活現的表演。中國擺明了,要煽動十三億人的幽暗意識,來阻止二千三百萬人自決前途。除此,中國還利用經濟快速增長,對台灣進行經濟統戰,並把聯合國為主的國際組織,當作殲滅台灣主權的前哨陣地。近年,中國利用其政經勢力,迫使那些組織接受其扭曲解釋的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確實讓台灣感受到了中國霸權擴張的冷鋒。日前,聯合國秘書處退回陳總統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申請函,背後隱含的因素便在這裡。

一九九九年,中國各大城市出現反美示威活動。二○○五年,中國又見大規模反日示威活動。在一黨專政之下,中國人民哪有集會遊行的自由?以上的例子在在說明,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根本就是中國當局的傑作。自中國引進資本主義,造成無產階級專政的共產主義破產,為了平息國內民眾的疑慮,乃出之以煽動其人民反抗美日等國。經濟快速增長可能會降低民族主義情緒的理論,在中國適用嗎?我們當然也希望中國安定,世界太平。但以中國對待台灣的野蠻行為來看,或許,本身也是學者專家的谷口智彥所言比較可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