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湾前途决议文

(2008-01-16 13:20:39) 下一个
台湾前途决议文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九日第八届第二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制定

壹、前言
经由民主进步党与全民多年共同艰辛奋斗,逼使国民党放弃戒严与一党专政,接受民主改革,达成一九九二年的国会全面改选、一九九六年的总统直接民选、以及修宪废省等政治改造工程,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国家。为总结过去的成就与经验,因应新形势与新环境,展望未来可能之发展与愿景,本党除继续推动国家体制的改造,并应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向各界表明本党现阶段对台湾前途的看法与主张,俾能在既有的基础与成就上,迎向新世纪的挑战。
贰、主张
第一、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
第二、台湾并不属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片面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与「一国两制」根本不适用於台湾。
第三、台湾应广泛参与国际社会,并以寻求国际承认、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为奋斗努力的目标。
第四、台湾应扬弃「一个中国」的主张,以避免国际社会的认知混淆,授予中国并吞的藉口。
第五、台湾应尽速完成公民投票的法制化工程,以落实直接民权,并於必要时藉以凝聚国民共识、表达全民意志。
第六、台湾朝野各界应不分党派,在对外政策上建立共识,整合有限资源,以面对中国的打压及野心。
第七、台湾与中国应透过全方位对话,寻求深切互相了解与经贸互惠合作,建立和平架构,以期达成双方长期的稳定与和平。

参、说明
主权的独立与自主,是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及人民幸福的前提。台湾主权独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状态。这不但是台湾生存的条件,也是发展民主政治与创造经济奇迹的依凭。


民主进步党於一九九一年藉著冷战体制瓦解,自由、民主、自决思潮全面获胜之际,通过党纲修改,主张台湾主权独立,提出重新界定国家领域、修改宪政体制、发展新国民意识等三项主张。当时虽然被打压成异端
,但不到十年,台湾主权独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延伸的具体主张,也迅速成为宪政体制及法令规章的血肉。

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於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

在上述社会新共识下,对外,我国不再坚持使用「中华民国」,并以各种不同名称,广泛参与各类官方及非官方国际组织;对内,则在打破国民党「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迷思後,从事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冻省废省等宪政改造工程。在发展新国民意识上,我们亦推动了国民教育教材的本土化,重塑了国民对台湾历史文化的认知。一九九八年,更制定「领海法」,界定领土领海的范围,并宣布不再禁止以台湾做为全国性社团的名称。台湾主权独立的原则到此全面展现其优越性,并获得结论性的规范力。一九九一年党纲的前瞻性已获得充份证明。

在一九九九年的今天,体制改造虽然未竟全功,但朝野在国家认同上水火冰炭的尖锐冲突渐趋缓和,开启了一致对外的新契机。如今,在面对中国的压力时,朝野的差异已从国家认同的价值层面,缩小至确保国家安全与主权独立的政策层面。

冷战的结束、自由民主思潮的全面胜利、台湾的民主化及民意反对统一的比例不断上扬,都是维护台湾主权独立现状及提升国际地位的有利因素。但另一方面,中国国力更为显著的上扬及持续僵化的的霸权思想,则是台湾前途的重大障碍。民主进步党认为,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及诸般利害因素的交错下,台湾必须审时度势,妥善规划安全、谨慎、渐进的中国政策。

民主进步党认为,在全球要求和解、稳定与繁荣的气氛下,台、中双方不可能永远自绝於时代潮流;两个在地缘上相近、经济上互利、文化上共源的国家,也不可能永远互相仇视、互设门槛。民主进步党中国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和中国建立互惠而非歧视、和平而非冲突、对等而非从属的关系。民主进步党希望,中国政府能正视台湾人民的意愿及台湾主权独立的历史事实,也希望中国人民能摆脱过时的民族主义及思想框架,真诚体会台湾人民要求独立自主,在自由民主体制下繁荣发展的强烈意愿。民主进步党更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台、中双方能抛弃猜疑与对立,从双方在历史上、文化上、血缘上的长远关系出发,从地缘政治、区域稳定、经济利益著眼,创造共生共荣、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