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獨派朋友的公開信-唯有和平,才有真獨立 簡錫堦
(2008-01-16 13:20:39)
下一个
「和平獨立」聽起來似乎帶有幾分烏托邦的幻想色彩,但卻是追求台灣獨立唯一可行的途徑,也是一項需要大智慧大格局的計畫。
在近代的人類歷史上,就存在著不只一個典範,值得熱誠推動台灣獨立的朋友研究借鏡。一九○五年,挪威脫離瑞典獨立的過程,當年瑞典國王在挪威獨立聲浪下原本醞釀以武力鎮壓,但瑞典民間社會湧現了廣大的支持聲浪,使得瑞典國王改變原先的計畫,接納挪威人民的決議。瑞典的例子提醒了我們,光是對國際、對台灣社會的人民進行遊說都還不足,更要重視中國民間社會的力量,誠懇地與中國民間的知識份子、NGO運動者進行交流。當愈來愈多的中國公民能夠意識到兩岸分治的現實,並且認同台灣民主的成就,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將是和平分治的基礎。
另一個是一九九○年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蘇俄佔領下爭取獨立成功的經驗。面對蘇俄的坦克,手無寸鐵的婦孺們用肉身抵擋佔領,以「手護家園」的堅毅行動向世界展現民族獨立的意念,終於在一百多天的抵抗後成功了。這個例子顯示了非武裝國防的力量、人民團結抵抗的力量便足以對抗飛彈與坦克。因此,與其仰賴對美軍購,製造不可預測的危機,我們應該積極地發展「非武裝國防」以及「和平權」的概念,使中國失去動武的正當性。
在立陶宛的獨立公投中,超過七十六%早年因蘇俄移民政策而駐居的俄羅斯人及其後裔都投下了贊成票,可見民主政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能夠創造出超越族群分野的認同力量。而在台灣的我們,如果能對自己的體制有所信心,便能以和諧的氣氛凝聚新舊移民者對這塊土地的認同。
獨立的台灣主體並不應該是鐵板一塊,不該是排他的沙文社會,我們需要更多像林義雄先生、林哲夫先生這樣慈悲、寬厚的獨立運動領導人,誠心將多元差異整合入公民的共識,才能說服這塊土地上的各種住民認同台灣。
我親愛的獨派朋友們!請不要忘了,當年我們曾提出「建設東方瑞士」的願景|我們所追求的美麗島嶼,不只是一塊獨立的國土,更是能夠安居樂業、和諧生活的住所。失去了理想引導的獨立運動,仍然只會是權力邏輯的殖民俘虜,所以請讓我們一起以國內、國外的和平工程為目標,作為追求獨立的指引。讓我們思索更多元、包容的民主文化,拋棄無謂的金錢外交和軍備競賽,一面誠懇地與中國公民社會交流,一面耕耘社會的進步力量,將台灣建設為弱勢勞工、新移民、婦女、老人、兒童都能夠安居的土壤,和勇於參與國際社會人道行動的成員。當這些價值得以落實,台獨運動方能尋得它豐厚的生命力與主體內容。
(作者為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