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謝長廷麻煩大了

(2008-01-16 13:20:38) 下一个
當初謝長廷兼任民進黨主席時,吳乃仁是他的秘書長,兩人頗有一段合作情誼。如今吳乃仁婉拒進入謝長廷輔選團隊,顯示謝系與新系的心結裂痕實在太深,這是謝長廷的一大麻煩,更是民進黨邁向二00八的重大隱憂。


 其實,在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長扁之爭」之前,謝長廷較常與泛新潮流系合作,陳水扁則與泛美麗島系關係密切;但新系在黨內初選中首度開放投票,選擇較有勝算的陳水扁、背離長期合作的謝長廷,就此種下謝系與新系的難解恩怨。


 過去十三年,新系繼續為陳水扁兩次總統大選跨刀,並在「陳水扁時代」的府院黨與國會扮演重要角色,新系力量可謂極盛一時;謝長廷則另闢蹊徑南下高雄,像九命怪貓般屢仆屢起,終於絕地反攻取得二00八年總統提名,民進黨的「謝長廷時代」已方興未艾。     

 在上述長扁之爭格局中,二000年六月謝長廷異軍突起,以高雄市長身份兼任黨主席,並延攬新系大老吳乃仁擔任秘書長,原本有機會消弭謝系與新系的芥蒂;但兩人合作只是曇花一現,現實權力競逐不但沒有讓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反而讓彼此心結持續延燒,到了此次總統初選「蘇謝之爭」而更加惡化。


 從「蘇謝之爭」到不分區、區域立委初選,謝長廷陣營成功在各地操作「新系VS反新系」、「忠誠度比賽」風潮,不但將掌握行政資源的蘇貞昌逼得左支右絀,更讓過去以文宣攻勢見長的新系被迫轉為守勢;此項戰略發揚光大之後,新系與「十一寇」參選人一一中箭落馬,也讓新系留下難以癒合的重大創痛。  


 持平而論,新系參選人潰敗原因不一而足,謝系戰略成功固是主因,但新系本身亦有諸多值得檢討之處。新系逐漸失去理想色彩(執政後偏離中間偏左路線)、安定價值勝過改革(黨主席選舉支持游錫堃而背棄林義雄、翁金珠)、明顯喪失論述能力(以致無法扺擋反新系的扣帽子動作),都是新系難以怪罪他人而必須自我反省的課題。 

  然而,謝長廷個人發言及其團隊實際行動的巨大落差,恐怕才是謝系與新系難以盡釋前嫌的關鍵。謝長廷長期提倡「和解共生」理念,但謝系人馬的攻擊性與爭議行徑卻比誰都強;謝長廷時常流露寬宏胸襟與智慧形象,但部份謝系立委的鬥爭習性與民主風度卻大異其趣。久而久之,外界已經難以區分,那一種風格才是真正的謝長廷?  


 由此看來,吳乃仁婉拒進入謝長廷競選團隊,既是「陳水扁時代」與「謝長廷時代」的拉鋸磨合,也是「謝長廷時代」重大挑戰的冰山一角。新系雖不致於自外於二00八選局,但少了這支精兵部隊的全力奧援,終究會是謝長廷輔選團隊的重大損失。謝長廷若無法有效整合新系與蘇系,未來選戰機器的強度、團隊戰力的深度率皆堪憂。 

  謝長廷陣營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國民黨的「馬王配不配」更是歹戲拖棚。民進黨的內鬥雖然慘烈,至少還有初選機制做為仲裁,國民黨的內鬥表面上客客氣氣,私底下卻是驚濤駭浪。相較之下,馬英九的麻煩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是謝長廷現階段仍能好整以暇的最大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