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必擔心二○○八

(2008-01-16 13:20:38) 下一个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黨內初選廝殺激烈,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前任行政院長謝長廷在投票前最後緊要關頭甚至廝殺至「刀刀見骨」,但隨著黨員投票結果明朗,謝長廷之外的民進黨三大天王都能很快接受敗選事實,沒有人再責怪埋怨選舉不公,並願意提前成全謝長廷,共同團結為民進黨年底立委、明年總統勝選來打拚,這樣的政治情操的確難能可貴,讓許多國人都深受感動。

這樣的發展在外界看來似乎頗為戲劇性,國民黨人更是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卻是民進黨賴以生存壯大的重要憑藉,也是民進黨珍貴的文化資產,國民黨難以望其項背。多少年下來,經由無數次的大大小小選戰,團結的民進黨不斷侵蝕分裂的國民黨政治版圖,進而在七年多前首度取得中央執政權,成為主導廿一世紀台灣政治發展的主要政黨。

「團結」之所以會成為民進黨的政黨文化,民進黨基層黨員及支持群眾居功厥偉,因為他們知道面對過去長期壟斷台灣政經資源的國民黨,以及中共的不斷打壓,民進黨惟有團結才有可能生存發展,因而歷來在各場關鍵選戰當中都以民進黨勝選的大局為重,往往透過選票來懲罰破壞民進黨或綠營團結的「叛徒」,對民進黨天王自然形成一股強大的壓力,他們縱使有人心中仍有百般的不快或不滿,至少都願意尊重黨內初選的結果,不會一直惡鬥下去,讓親痛仇快,甚至葬送自己未來東山再起的機會。

反觀國民黨,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團結,要整合,但已獲中常會提名參選總統的前黨主席馬英九,以及同樣有意競逐總統大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兩人自從前年參選國民黨主席結怨以來,至今心結末解,雙方陣營經常「高來高去」相互放話,明爭暗鬥,兩人連見個面坐下來好好談都成了一種奢望,讓國民黨基層支持群眾十分焦急,眼看民進黨已經提前展開黨內整合,馬、王卻依然歹戲拖棚,深恐明年這場關鍵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又因不團結而未戰先敗。

有了過去台北市長、總統大選的慘痛經驗,國民黨人其實早已知道團結的重要,但民進黨以團結為重的政黨文化,國民黨過去一直學不會,基層群眾莫不希望國民黨高層能夠借鏡民進黨這次黨內總統初選的經驗,希望馬英九學學謝長廷,王金平學學蘇貞昌。尤其謝長廷在黨員投票結果出爐之後,立刻主動連絡拜訪三位競爭對手,以柔軟的身段讓對手感受到他的無比誠意,讓原本想要「參選到底」的呂秀蓮都因而決定提前成全他,這也是民進黨這次能夠提前展開黨內整合的關鍵因素,同樣身為黨內贏家的馬英九可要學著點。

謝長廷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態勢底定,四大天王「一笑泯恩仇」的結局讓人感動之餘,也讓各方都放下心中一顆大石,因為這代表民進黨員並不會盲目支持台灣獨立建國等躁進政策,也願意尋求和解共生與相互信任,將有助於改善國內藍綠惡鬥、兩岸對立的政治生態,來自台股內外資法人、美方及對岸的初步反應都相當正面,認為將來如果謝長廷當選總統,台海兩岸關係只會更好,不會更壞,甚至有機會讓近期籠罩在統獨政治陰霾的兩岸關係提前撥雲見日,讓因政治干擾而停擺的中國大陸第一類居民來台觀光、兩岸包機直航等事務性協商敗部復活,廠商及投資人對於「謝總統」將來進一步鬆綁兩岸經貿投資也有新的期待。

中共一直不願跟陳水扁總統打交道,寄望台灣人民未來選出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的新總統,但事實上,謝長廷強調追求理想要從現實出發,他的兩岸政策跟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馬英九差別不大,當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更因力主加速鬆綁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投資遭扁撤換而黯然下台,他可以說是中共比較能夠接受的民進黨總統人選,一些中共學者甚至認為,不論是「謝總統」或「馬總統」當政,台灣的兩岸政策都不會有太大差異。由於美國一直鼓勵中共要跟台灣的民選總統對話,如果明年總統大選謝長廷勝選,民進黨政府的兩岸罩門可望破除,重啟兩岸政府領導人對話、邁向和解的契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