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在海南建衛星發射中心意義大

(2008-01-16 13:20:38) 下一个
中國官方媒體星期三報導說,中國在海南島選擇了一個場地,準備在那裏建立中國第四個衛星發射中心。另一方面,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日前成功發射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標誌著美、俄、歐、中在衛星導航系統上的四強爭霸格局已經形成。

海南省代理省長羅保銘說,新的衛星發射基地將建在離海南省會海口大約60公里的文昌。新華社報導說,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還將包括一個太空主題科學公園、一個火箭裝配廠和一個指揮中心。

*新選址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中國目前一共有三個衛星發射中心,一個在四川西昌,一個在甘肅酒泉,還有一個在山西省會太原。早些時候有報導說,海南較為落後的經濟主要是依賴旅遊業和農業,因此,海南當局向中央政府遊說,希望中央能把新衛星發射中心的場地選在海南,從而刺激當地的經濟。

目前海南政府已經定出參觀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的門票價格,一張票的價格高達500元人民幣。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美國克萊蒙研究所亞洲中心研究員林長盛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在海南建立新的衛星發射場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他說,雖然中國過去在四川、甘肅和山西各有一個衛星發射場,但是這三個發射場都有幾個不利之處。一是它們都處在高軌道上,發射衛星的火箭動力不如低軌道強;二是由於中國現在的運載火箭越做越大,在內地很多的橋梁涵洞都沒法通過,運輸不便;三是萬一發射出現故障,內地的人口密度高,火箭下落時會使當地居民受傷。

林長盛認為,在海南建立衛星發射場就能避免以上問題。

他說:“第一點,海南靠近赤道,地球自轉的動能比較強,所以火箭用同樣的燃料發射衛星就可以把衛星發射得更高,而在高軌道就不行;第二點是運輸起來方便,它可以通過海上運輸,不受橋梁、涵洞的影響;第三,它發射後就到了海洋上空,如果失敗了也是落在海上,不會對發射軌道下面的居民造成威脅。所以,中國在海南建立火箭發射基地有很大的利益。”

*中國躋身衛星導航四強*

另一方面,今年2月3日0點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把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送上太空。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國的主流媒體和港臺媒體迅速報導了中國這次成功發射衛星的消息。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標誌著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又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形成美、俄、歐、中在衛星導航系統上的四強爭霸格局。

中國軍事專家林長盛認為,這種四強爭霸格局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在這顆北斗衛星發射之前,中國已經發射了四顆北斗導航衛星,那些衛星屬於第一代,它們和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衛星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為它們還停留在高軌道和區域用途的階段,只能在亞太地區導航。

林長盛指出,這次發射的北斗衛星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和美、俄、歐的衛星屬於一個檔次。

他說:“最近發射的這個新的北斗衛星是第二代,也就是北斗二號。北斗二號衛星類似于美國和俄羅斯的衛星,屬於全球性的,也是低軌道的。那麼,這顆衛星如果試驗成功的話,新的北斗二號就像GPS那樣形成全球性制導。”

中國的國際先驅導報報導說,從目前的競爭格局看,美國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無疑還是佔據主導地位,但它的優勢正在被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盟的伽利略以及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取代。從技術和應用前景上看,四大系統各有優劣,如果說GPS勝在成熟,伽利略勝在精準,那麼格洛納斯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抗干擾能力強,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優勢則在於互動性和開放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