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台湾人对“一国两制”的真正看法

(2008-01-16 13:20:37) 下一个
http://www.taiwaner.org/forums/showthread.php?t=18481

一个台湾人对“一国两制”的真正看法
声明:以下文章来自一理性的台湾论坛的转贴

台灣的自我保護不只在島內,也應及於台灣人對大陸的投資,以及因雙方往來、合作而操在大陸手裡的利益。大陸台灣大小懸殊,移民和交流都必須自主管理才能夠保持原有的發展與特色,再論軍隊,台灣的軍備原來是以防衛大陸的侵略為主要目的,一國兩制以後是否繼續向美國採購軍備?那時軍隊的目標是什麼?

事實上,台灣如果接受一國兩制,就必須能夠徹底信任中國政府,不過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仍然處於人治色彩濃厚的不穩定狀態,後任可以推翻前任的政策,法律可以因政治氣候而改變,改革開放的進程也仍然不能排除倒退、停滯或局部緊縮的可能性,因此,中國政府並不具備提出一國兩制承諾的條件。如果一定要在此時實施一國兩制,勢必要有台灣信得過的聯合國或其他大國進來替中國政府背書,這恐怕不是中國所能接受的。

一國兩制也意味著台灣必須接受大陸的觀點和立場,包括對內和對外,台灣有思想和言論自由,法律不處罰思想犯,因此人民有反對、甚至主張顛覆共產黨的權利,如果合為一國,這些權利即不可能繼續被允許。在國際方面,台灣的傳統對外關係和中國不同,利益關係極可能和中國發生牴觸或受到影響,例如美國禁止對共黨國家輸出若干產品與技術,一國兩制下的台灣也會被視為共黨國家;例如台灣無法和中國所敵視的國家建立親密關係,這些都是一國兩制這種設計註定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國兩制最主要的盲點,就是它是為了滿足中國單方面需求(統一)而作的設計,不論這個屋頂多麼開闊鬆散,對台灣來說,都是走進一個籠子,因為台灣註定有一部分的既有權利會被剝奪。從台灣人的立場看來,維持現況是全無損失,接受一國兩制,是承受新的限制(即損失),如果爭取到獨立,則有新的利益(國際人格)。

這也是為什麼大陸朋友經常認為,大陸對台灣已經是「讓了又讓」,而台灣卻偏偏不識抬舉,老愛「無理取鬧」的原因。如果不能設身處地從台灣人的立場來考慮,即使是大陸人心目中「寵了又寵」的條件,對台灣人來說卻仍然是無法承受的重大損失。

眼前的事實是,大陸還出不起台灣要的價,不過這不代表大陸以後也出不起,因此我才會不斷呼籲,大陸如果真有誠意,就要把眼光放遠,生意不成仁義在,不要現在就翻臉,斷了以後做生意的機會。

一國兩制的動機是好的,也發揮了絕佳的創意,我相信鄧小平提出時已經盡量考慮保障台灣人民的既有權利,不過並沒有完整解決兩邊因不同意識形態和制度所必然導致的矛盾,台灣目前因為仍然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被困在一個大籠子裡,不過一國兩制是一個更小的籠子,等到第二個籠子一樣大、或更大以後,這筆生意就很容易做成了。

台灣獨立運動是台灣人尋求脫出大籠子的努力,如果第二個籠子跟上的腳步太慢,或者大陸企圖單方面改變童叟無欺的公平交易規則,那麼未來有機會做成的生意也就甭想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阿扁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別想要台灣人民去做蝕本生意,如果最後台灣人民決定不跟大陸打交道,那麼一定是大陸沒有競爭力。
-------------------------------------------------------------------------------------------------------------
这是一个真实的台湾人对一国两制的看法,出来乍到的大陆人总是非常好奇为什么我们大陆人那么多的善意台湾人理也不理,为什么看上去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台独。这篇文章对这个问题给了最好的注解,我在这论坛呆了一段时间,也到别的台湾论坛逛了一圈又一圈。现在,我必须深刻的体认: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不分蓝绿的主流意识,台独是台湾的主流民意。
谨以此文献给初来乍到的大陆网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