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觀點 不可思議的台灣經濟奇蹟

(2008-01-16 13:20:37) 下一个
正當台灣的反對黨與媒體持續唱衰台灣的同時,世界著名的經濟分析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經濟情報單位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如同往年,在最近出版了2007年世界情勢分析The World in 2007。其中,預測2007年台灣的個人國民生產總毛額透過購買力的調整之後,竟然達到33,270美金之高,遠遠超過南韓的20,240美金。更讓人吃驚的是,調整過後的台灣PPP值,也超過德國的31,870美金,接近法國的33,540美金與荷蘭的37,390美金。

在歐洲,除了盧森堡之外,最高的就是新興小國愛爾蘭,其調整過後的生產值達43,700美金。當然,如果以絕對值來算,台灣的GDP國民生產總毛額只有17,520美金,是遠遠輸給這些歐洲經濟強權。例如,法國如果以絕對值來算,是高達41,200美金,德國則是39,710美金,都為台灣的兩倍以上。然而,就如同世界各國預測中國的經濟繁榮一樣,大家都認為,以絕對值來估算中國的個人生產毛額不準確,而必須經過購買力而作調整,要不然,中國永遠是最落後的國家之一,這樣並不符合大家認為中國是目前經濟強權的形象。

因此,經濟學人預測中國2007年的生產毛額絕對值是2,280美金,但是經過購買力調整之後,則馬上跳動近四倍,達8,070美金。香港原本是29,350美金,經過調整之後,則達38,580美金。先進的西歐國家,因為物價非常高,稅率也高,再加上高社會福利政策,使得其購買力PPP值下降不少,而東方國家除了日本之外則反而上升不少。在經濟學人的評論當中,並沒有說明台灣為何有如此高的個人購買力生產值,只有提到台灣已經進入選舉年,而反對黨將持續以拉下陳水扁總統與對抗綠色執政為目標進行選舉宣傳。

在國民黨時代,由於國民黨與共產黨的世仇,再加上民進黨以台灣國家利益為最重要依歸之本土本質,因此基本上兩黨對國家認同還算一致,所以可以共同推動政策,努力發展經濟,而創造了台灣的多項經濟發展奇蹟。西元2000年之後,民進黨執政,但是在國會沒有多數,因此遭到國民黨成功的強烈杯葛,使得很多政策無法順利推動。

再加上國民黨與共產黨和解,聯合對付民進黨的執政。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正式在中國對國民黨處死楊虎城表達歉意,間接承認了蔣介石的國民黨當年剿共是錯誤的政策,再加上連戰以國民黨黨主席的身分訪問中國,表達了國共合作的極大空間。民進黨執政之下,內憂外患,遭到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夾擊,卻仍然有如此不錯的經濟成長表現,除了天佑台灣之外,台灣人民的勤奮努力,任勞任怨,突破艱難環境的能力,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