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想看蛋白质检测滴进来啦。。刚勾到的。。

(2008-09-18 21:17:47) 下一个
在三鹿事件之前就是用这个凯式定氮法来测试牛奶中的全氮含量并以推算蛋白质含量的。。

需要下载具体实验步骤的请点击这里


.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及催化剂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然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用硼酸吸收,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可以在换算成粗蛋白质。
以蛋白质为例,反应式如下:
消化:蛋白质 + H2SO4→(NH4)2SO4+ SO2↑+ CO2↑+ H2O
蒸馏:(NH4)2SO4 + 2NaOH→ Na2SO4+ 2H2O + 2NH3↑
2NH3 + 4H3BO3→(NH4)2B4O7+ 5H2O
滴定:(NH4)2B4O7+ 2HCl + 5H2O→2NH4Cl + 4 H3BO3
4.2仪器与用具: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定氮仪、滴定管、锥形瓶、粉碎机、研钵等
4.3试液与试剂
4.3.1催化剂:硫酸钾10g、硫酸铜150g。
4.3.2溶剂:硫酸、纯化水
4.3.3 4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吸收液(20g硼酸溶解于500ml热水中,加入10ml混合指示剂)、
4.3.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甲基红指示液、稀硫酸、盐酸滴定液(0.05mol/L)。
4.4测试方法(常量法)
4.4.1称样: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25~30mg),精密称定,供试品如为固体或半固体,可用滤纸称取,并连同滤纸置干燥的消化管中。
4.4.2消煮:依次加入硫酸钾10g和硫酸铜粉未0.5g,再沿瓶壁缓缓加硫酸20ml;在消化炉上进行消化,45min后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等泡沸停止,强热至沸腾,俟溶液成澄明的清色,放冷。
4.4.3蒸馏:加40%氢氧化钠溶液75ml,注意使沿瓶壁流至瓶底,自成一液层,另取2%硼酸溶液50ml,置500ml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2-3滴;将冷凝管的下端插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15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约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4.4.4滴定:馏出液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盐酸滴定(0.05mol/L)相当于1.401mg的N。
4.5 计算
(V-V0)×N×1.401
含氮量(%)= ×100%
G×0.05×1000
式中: V—为样品滴定消耗数ml
V0—为空白滴定消耗数ml
N—为硫酸滴定液浓度mol/L
G—为取样量g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K
K为固定值6.25、5.7等
4.6 注意事项
4.6.1蒸馏装置连接后应严密。
4.6.2消化时,若发现瓶壁上有黑点,可适当转动烧瓶,使硫酸回流时将黑点洗下,以保证消化完全。且消化液应放冷后再沿瓶壁缓缓加水,防止供试液局部过热爆沸,冲出瓶外
4.6.3蒸馏过程中若无黑色CuO析出,说明加入碱量不足,应补足碱量或重做试验。
4.6.4约80%以上的氨在最初1~2分钟内蒸出,初蒸速度不宜太快,以免氨蒸出后未能及时被吸收而逸出。
4.6.5锥形瓶加入硼酸溶液和指示剂后应显酒红色;如显绿色说明锥形瓶有碱性物质污染。蒸馏出的氨接受液应赶快滴定,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测定结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