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的赵盾http://bloguide.ettoday.com/taiwan_native/textview.php?file=67446赵盾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是晋文公的谋士赵衰的儿子。晋文公因为骊姬之乱,被逼流亡在外。後来经过狐偃(舅舅)、赵衰、贾佗、齐姜(妻子)等人的策划,在秦穆公的协助之下,不但复了国,而且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是一个敬天爱人的君子,因此手下的谋士在他被追杀之时,依然对他忠心耿耿。等到复国之後,在晋文公的领导之下,晋国的国势变得非常强盛,使当时危危欲坠的周王朝勉强地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左传》和《国语》认为是晋文公的复国,不仅是诸谋士和秦穆公的功劳,也是天意、上帝的计划。
【注】赵盾原来是赵衰随晋文公逃难到狄地时,跟当地女子叔隗结婚所生下的儿子。赵衰回到晋国後,又和晋文公的女儿赵姬结婚,分别生下了赵同、赵括和赵婴三个孩子。赵姬建议丈夫应该把叔隗母子从狄地接回来,因为她认为,执政者有了新的妻子,却把旧爱遗弃,如何管理国家?又如何叫百姓信服呢?所以坚持丈夫把他们母子接回来。
刚开始时赵衰不愿意(因为他不希望造成家庭纠纷),赵姬只好恳请父王晋文公主持公道,在一番劝说之後,赵衰才同意将他们接回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姬看到赵盾是一个人才,就建议丈夫立赵盾为嫡长子,把自己所生的三个孩子立在赵盾之後,并把正夫人的位子还给叔隗,让自己做二夫人(赵姬身为公主,没有高高在上的霸气,反而愿意顺服在一个普通女子之下,实在令人钦佩)。
有一次赵盾在首阳山打猎,累了就在桑树丛里休息。过了没有多久,他看到一个人躺在附近,病的奄奄一息。
赵盾就问这个年青人∶「你叫什麽名字,是不是病了?为什麽倒在这里呢?」
年青人回答说∶「我叫灵辄,并没有生病,我倒在这里是因为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赵盾看他可怜,就替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食物。但灵辄只吃了一半,把另一半包了起来。
赵盾就问他说∶「你为什麽不把全部吃完,还留著一半干什麽?」
灵辄回答说∶「我出外谋生三年有馀,还没有回来拜见过母亲,不知道老母亲现在是否还活著。如今已经快到家了,所以我准备把剩下的一半食物,带回去孝敬母亲。」
赵盾看到灵辄这麽孝顺,心中大为感动,就叫他把东西吃完,另外再准备了一蓝饭菜和肉类给灵辄带回去孝敬母亲。灵辄吃完这顿大餐,跟赵盾道谢之後,就高高兴兴带著这一蓝饭菜回家。
回家之後,灵辄对赵盾这一份恩情始终念念不忘,希望有一天可以报答他。
等到晋灵公即位没多久,晋国又开始乱了起来,因为晋灵公非常暴虐,不但抽重税满足其淫乱的生活,甚至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为乐。有一次王室的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熟,晋灵公很生气,立即把厨师杀死,并把尸体分成好几块装在蓝子里,命令宫女经过朝廷带到外面去丢掉。
赵盾和士季看到死人的手,就询问宫女怎麽回事。经过宫女的描述,才知道是晋灵公干的坏事!士季和赵盾分别进宫苦劝晋灵公要行公义,做一个正人君子。晋灵公虽然口头上说好,但是一直都不愿意改邪归正。
赵盾看到这种情形,只好一直锲而不舍的劝谏。晋灵公被他烦的心神不宁,觉得他很令人厌恶,就派手下的武士锄貌去谋杀赵盾。
锄貌接到这个任务,第二天一大早就偷偷地潜入赵盾的家里。他从门缝中看到赵盾已经穿好朝服,恭敬地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准备当天的政事。锄貌看到这种情形,下不了手,只好又退了出来。心中很感叹的说∶「赵大夫一大早起来就心存恭敬,这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我怎麽忍心杀害他呢?杀了他,岂不变成了一个不忠的人吗?但若不杀他,等於违反了国君的命令,反而成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与其做一个不忠不信的人,不如死算了。」
锄貌内心很挣扎,出去之後就一头撞死在槐树上。
晋灵公谋杀的计俩没有成功,到了秋季九月的时候,又邀请赵盾参加宴席,表面上是一齐喝酒叙旧,却在暗地里部署武士,准备在宴席当中把赵盾杀掉。赵盾是一个诚实公义的人,不疑有诈,所以一口就答应了晋灵公的邀请,如期赴约。
正当他们吃的酒酣耳热的时候,有人偷偷地把这个阴谋告诉赵盾的右护卫提弥明,提弥明得到这个坏消息,马上跑去宴会厅通知赵盾。赵盾一听,脸色大变,立即跟随提弥明逃离现场。
晋灵公看到赵盾想逃,急忙放出一苹猛犬。猛犬从空中扑过来,可是提弥明力大,徒手挥出几拳,就把猛犬打死了。赵盾看到晋灵公这麽邪恶,就很生气地大骂晋灵公说∶「你这杀害忠良的暴君,只会养恶犬,恶犬勇猛又有何用?」
晋灵公看到他们正在逃,不但不罢手,还命令埋伏的武士继续追杀。他们两人只好一面抵抗,一面逃跑,结果提弥明为了保护赵盾,被伏兵杀死。
正在危急的当儿,从晋灵公的阵营中闪出一名武士,贴身过来保护赵盾,并用兵器击退了攻打的士兵,使赵盾得以脱险。
赵盾觉得很惊讶,就问这位武士为什麽要替他解围,武士回答说∶「我就是当年饿倒在桑树丛里,被你救起那个人!」等赵盾再继续问他的名字和住址时,武士不告而退,已经扬长而去。
赵盾因为这名武士的解救,终於逃脱了这场灾难,可以说善有善报!
===========================
【注】(A)《左传》卷五僖公¨¨(介之)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
(B)《国语》卷十晋语四¨¨从者将以子行,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子必从之,不可以贰,贰无成命。诗云∶『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先王其知之矣,贰将可乎?子去晋难而极於此。自子之行,晋无宁岁,民无成君。天未丧晋,无异公子,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勉之!上帝临子,贰必有咎。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天以命矣,复於寿星,必获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有此,其以戊申乎!所以申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