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7年:在中国存亡时刻选择破釜沉舟的蒋介石

(2007-01-26 14:16:28) 下一个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这一次,蒋介石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妥协退让,而是毅然选择了抵抗。

   68年过去了,是非已有定论,我们不能原谅蒋介石的一切反动行为,但我们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淞沪抗战的危急时刻,他没有妥协;在日军兵临南京城下时,他没有投降;在国际制裁无望之后,他也没有丧失信心。在那民族危急的时刻,蒋介石也企图力挽狂澜。

   在长江三角洲4个月抗战中,蒋介石的战略、战术显得呆板,同时对国际力量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这些都影响了抗战的进行。但淞沪、南京之战显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使得日本的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成为泡影。此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广大战场上愈陷愈深,终致不能自拔。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抗日的决心

   卢沟桥事变发生 不作避战之想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长期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摸不清日方底细,方针难定。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差悬殊,因此,在国民政府内外,都有一部分人积极主和,或者设法推迟大战时间。军委常委徐永昌认为,中日空军力量之比尚不足1∶3,抗战准备至少尚需6个月,他于1937年7月14日致函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主张“和平仍须努力求之”。在知识阶层中,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教授胡适等当时也都主张“忍痛求和”,认为“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

   和战是攸关国家命运、前途的大计,蒋介石不能没有矛盾。7月16日,蒋介石邀集各界人士158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讨论“应战宣言”。该《宣言》坚决地声称:“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但是,对于这份宣言应否发表,众议不一。蒋介石自己也犹豫不定,7月16日日记云:“此宣言发表,其影响究为利为害?”到7月19日,蒋介石决定排除阻力,公开发表“应战宣言”。日记云:“人人以为可危,阻不欲发,我则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但当一意应战,核发战斗序列,不当再作回旋之想矣。”为了减少这份《宣言》的冲击力,他将之改称为“谈话”。

   庐山谈话的措辞空前激烈,但是,蒋介石并没有下决心关闭“和平解决”的大门,所以同时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此后,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扩展,蒋介石的抗战决心逐渐坚决。27日,日军全面进攻北平附近的通州等地,蒋介石日记云:“遭必不能免战之祸,当一意作战,勿再作避战之想。”

   浴血上海 仍盼国联调停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方面先发制人,以优势兵力进攻日军在沪各据点,双方在上海虹口、杨树浦等处进行巷战,日军被压迫至黄浦江左岸狭隘地区,同时包围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等据点。但日军在上海的据点大都以钢筋、水泥建成,异常坚固。中国军队缺乏相应的重武器。仅有的三门榴弹炮,一门因射击激烈,膛线受损;一门膛炸;一门不能射击。这种情况,自然无法克敌制胜。

   9月1日,日军精锐部队第12师团等三个师团到达上海,实力大增,向中国军队发动全线攻击。蕴藻浜沿河之战,双方死亡俱重,浜水皆赤,血流成河。

   9月11日以后,中国军队转入顽强的守卫战。

   蒋介石之所以决定坚守上海,是为了配合外交斗争,争取对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有较好的影响。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即向国联申诉,要求“谴责日本是侵略者”。10月16日,比利时向有关19国发出邀请,初定同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蒋介石希望通过该次会议,“使各国怒敌而作经济制裁,并促使美、英允俄参战”。因此,蒋希望在该会召开之前,上海战场能有较好的战绩,至少要能坚守上海。

   日本政府采取对应措施,不断向上海增兵,上海战场日军参战兵力超过华北,达九个师团,20万人以上。10月17日,日本陆军省限令上海作战部队在《九国公约》签字前攻克闸北、南翔、嘉定一带。

   双方既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较量,战场上的拼杀自然更加激烈。10月21日,广西援军向蕴藻浜沿河之敌发起全线反攻,未能挽救危局。蒋介石这才觉得“不能不变换阵地”,决定作有限度的撤退,但是为了给世人留下仍在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印象,在闸北“留一团死守,以感动中外人心”。27日夜,第88师谢晋元团奉命留守闸北四行仓库,演出了800壮士(实只400人)孤军抗敌的悲壮一幕。

   11月5日,日军于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登陆。中国统帅部急令已调浦东的第62师主力回兵,会同新到枫泾的第79师合力反击,并令从河南调来、新到青浦的第67军向松江推进。但是,由于天雨泥泞,加上日机轰炸,中国部队行动迟缓,日军后续部队源源登陆。第67军从河南调来,尚未集中,即遭敌各个击破。8日,松江失陷,这样,退守苏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侧背受敌,有被围歼危险。

中国军队被迫退出会战。

   和议再起 拒绝误国之见

   11月7日,日军编组华中方面军,以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向南京进攻。

   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消耗过大,蒋介石多方拼凑,守城兵力仅得12个师,约十二万人,而且士气极端低落,其中新补士兵约三万人,未受训练,匆促上阵,官兵间尚不相识。这种情况,本已不能再用守卫战、阵地战一类的作战形式。蒋介石之所以坚守南京,一是如上述,南京轻易失守,攸关体面;二是对苏联出兵有所期待。

   11月13日,蒋介石决计迁都,长期抗战。此时,主和之议再盛。

   抗战以来,主和之议一直未歇。9月8日,蒋介石日记云:“时至今日,只有抗战到底之一法。主和派应竭力制止之。”次日日记云:“除牺牲到底外,再无其他出路。主和之见,乃书生误国之尤者,试思此时尚能议和乎!”

   及至淞沪战败,国民党内主和之议再盛。司法院院长居正原来坚决反对和议,力主逮捕胡适,此时转而力主向日方求和,并称:“如无人敢签字,彼愿为之!”11月21日,蒋介石处理南京战守事毕,慨叹道:“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而高级将领,亦有丧胆落魄而望和者。呜呼!若辈竟无革命精神若此,究不知其昔日倡言抗战之为何也。”

   当时,中国军队已退至吴福线(苏州-福山),但是,这道被誉为中国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程却“无图可按,无钥开门,无人指示”。

   12月7日,蒋介石飞离南京,日记云:“对倭政策,惟有抗战到底,余个人亦只有硬撑到底。”到庐山后,蒋介石即研究、制订全国总动员计划,准备在“全国被敌占领”的最坏情况下仍然坚持奋斗。

   苏援无望 犹存胜利信念

   当时在国际列强中,苏联是惟一表示愿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8月21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久议未决的互不侵犯条约,苏方允诺中国可不以现款购买苏联军火。9月1日,蒋介石就在国防最高会议上预言,苏联终将加入对日战争。28日,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奉召返国,曾和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谈及苏联参战的必要条件。11月10日,伏罗希洛夫元帅在宴别中国代表张冲时,要张归国转告:在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俄当出兵,决不坐视。30日,蒋介石致电伏罗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谢,电称:“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后、最大之力量矣,惟待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苏联与中国同受日本侵略威胁,因此支持中国抗战,但是,苏联更担心德国入侵,日苏之间的矛盾又尚未发展到必须干戈相见地步,苏联自然不可能轻易有所动作。

   12月5日,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回电称,必须在九国公约签字国或其中大部分国家同意“共同应付日本侵略时”,苏联才可以出兵。此电使蒋介石感到,苏俄“出兵已绝望”,但他仍再次致电斯大林,表示“尚望贵国苏维埃能于中国以实力援助”。12月11日,蒋指示唐生智等,“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但第二天却又改变主意,致电唐生智等称:“经此激战后,若敌不敢猛攻,则只要我城中无恙,我军仍以在京持久坚守为要。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惟我革命转败为胜惟一之枢纽。”蒋指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不难看出,蒋所说的“内外形势必一大变”的“外”,仍然包含苏联出兵在内。“苏俄无望而又不能绝望”,这正是蒋介石当时的无奈心理。

   12月12日,日军继续猛攻,中华门、中山门、雨花门、光华门等多处城门被突破,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决定大部突围,一部渡江撤退。但是,由于情况混乱,撤退命令无法正常下达。除少数部队突围外,大部分军队退至长江边,形成极度混乱的局面。挹江门外,被踏死者堆积如山。仅有之少数船舶,至此人人争渡,任意鸣枪。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队以枪击毁,沉没者有之,装运过重沉没者亦有之。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旋即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危急关头 决心破釜沉舟

   首都失陷,日军骄横气焰达于极点。中国的路应该怎样走下去?蒋介石又一次面临和战的选择。

   12月15日,蒋介石召集高级干部会议讨论,会议情况是:“主和、主战,意见杂出,而主和者尤多。”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本来对抗战就信心不足,这时更加缺乏信心。次日,他向蒋介石提出,“想以第三者出面组织,以为掩护”。显然,汪企图抛弃抗战国策,在国民政府之外另树一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这时也从“倾向和议”发展为“主和至力”。

   18日,蒋介石日记云:“近日各方人士,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一词。”当时,受日方委托,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还在继续,蒋介石担心日方有可能提出比较“和缓”的条件,诱使中国内部发生争执与动摇。26日,蒋介石已获日方提出的新议和条件,发现较前“苛刻”,心头为之一安,决心“置之不理”。


   27日,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常务会议讨论,主和意见仍占多数,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甚至当面批评蒋介石“优柔”。会上,蒋介石坚持拒和。28日,蒋与汪精卫、孔祥熙及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张群谈话,声称“不能降服于敌人,订立不堪忍受之条件,以增加国家、民族永远之束缚”。次日,再与于右任、居正谈话,表示:“抗战方略,不可变更。此种大难大节所关之事,必须以主义与本党立场为前提。今日最危之点,在停战言和耳!”

   蒋介石认为,与日本议和,外战可停,而内战必起,国家定将出现大乱局面。1938年1月2日,蒋介石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他决定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从8月13日至12月13日,蒋介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指挥抗战4个月,战略、战术呆板,对国际力量共同制裁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未能及时组织战略撤退,造成了中国军队巨大的损失。但淞沪、南京之战显示了中国军队、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和在短时期内速胜的美梦。此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广大战场上愈陷愈深,终致不能自拔。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