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日本间谍偷测新疆地形谈中日关系永无友好

(2007-01-26 14:16:21) 下一个
从日本间谍偷测新疆地形谈中日关系永无友好

作者: tlq0451

最近网上一个比较惹人注意的消息,内容是关于两个日本人未经允许,在我国新疆和田市境内,测绘地形图。看到消息气愤之余,突然想到抗日战争的时候,我军缴获的日本地图,比我们自己的地图要细致很多倍,连几百人的村庄,都标注清楚,他们是侵略军,倒是比我们自己的军队对地形都要了解,以至于解放以后,我们解放军都使用这样的地图很多年。

关于日本什么亡我之心不死的话我不想多说,只是想谈谈自己长期以来对于中日关系的一点儿认识。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关系久远,最早的中国记载可以追溯到秦朝的徐福东渡。我国东汉时,日本尚属于国家林立的状态。其时,倭奴国的国王遣使入汉,愿为东汉臣藩。他应该是想借着臣属于强大的东汉王朝的承认来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的合法性。汉朝皇帝赐给他一方金印,便是后世闻名的“汉委倭奴王印”,这个印是中日两国之间有历史往来的见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国当时是寻求一种保护,而当时鼎盛的东汉王朝就成了他的保护人。南朝刘宋时,日本势力进入朝鲜半岛,“臣请持使节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而当时朝鲜半岛上,高句丽是北魏的属国。出于抗衡北朝的考虑,南朝以倭为外藩。现在大家可以注意,日本在东亚一带的政治地位远不及中国内陆高,他当时仍然处于一个受保护的地位,更准确地说是受中国内地一些国家的保护。

又有哪个国家甘于臣服或者落后呢?日本也不例外,“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敬问无恙”这句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献给隋帝国书中的话证明了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谋求于中原的平等外交。

自唐开始,日本国内经济逐渐发展,需要学习新的制度和技术满足发展的要求,当时位居东亚乃至欧亚大陆文明程度最高的中国唐朝,为日本提供了整顿其内部秩序、建立中央集权和土地封建制度的先进国家体制参考。经过有意识的一代代前后13批向当时的唐朝大规模派遣向唐朝学习的“遣唐史”,日本在公元645年开始全面效仿唐朝对日本的国体和政体进行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化改革”,日本从此开始有能力干涉日本本土以外发生的事情,中日之间一千多年的纠纷自此开始。

中日之间的历史贯穿着日本对大陆的觊觎,时不时的爆发战争,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中日的几次大的战争和中日的关系:

地缘政治

从地理上来看,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很像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的关系,日本是海洋国家,资源贫乏,经济和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源,本土资源的不足,就迫切需要向外扩张,而向外扩张最好的方向就是大陆,那里有更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日本对外发动的历次战争均是源于资源的需求而起。

可是大陆是中国,文明和经济均早于和优于日本,那么日本的对外扩张,直接面对的就是和中国大陆的对抗。面对日本的弱小,日本的领导人都清楚,直接对抗中国是不明智的,因此历来的日本领导人均选择了朝鲜半岛作为登上大陆的跳板。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十三万征百济,新罗以五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一百七十艘船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渡海赶赴白江口。8月13日,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率水军候于白江口,17日,唐、新罗的水军和日本舰船同时抵达,两军交战。当时日本战船有四百余艘,唐、新罗联军只有一百七十艘,兵力处在劣势,在三回合较量中,双方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到18日,两军第四次会战,由于日、百济方高估了自己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四百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

反观欧洲历史,英国和欧洲大陆一直之间就充满战争,英法之间那场百年战争,更是人所共知。但是由于欧洲大陆的分裂,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的抗衡于英国,所以英国有机会创造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在东亚,就是因为中国的存在,因此日本始终成不了世界性的政治军事大国。

近代发展

中国在清末的时候,由于自明朝开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在很多方面渐渐的落后于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经济发展,日本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西方的诸强在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强行的打开了日本的大门。185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门户,相继英、荷、俄、法等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促使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市民暴动接连不断,要求实行资本主义改革。日本天皇依靠资产阶级化的武士集团,打垮了德川幕府,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1868年3月明治天皇宣布了“五条誓文”,在政治上提出“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在外交方面,“破旧来之陋习”,放弃攘夷口号,与外国来往;取消等级制度,吸收西方文化知识。

列强的入侵,造就了日本的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观念的进步;反观中国,没有一个西方诸强能够打败中国,中国的政府没有更替,列强在获得利益的同时,维护了中国当时封建势力政府的合法性。

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开始萌芽,部分人开始学习和倡导西洋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洋务运动就是一个表现,但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着这些力量很缓慢的发展,落在了日本的后面。

发展停当的日本,和当初侵略他的列强一起,参与了对中国的剥削,八国联军中有他,更加具有历史意义的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日本走向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被彻底打垮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失败,中国国力彻底衰弱,领土上失去了台湾,政治上新资产阶级也失去势力,直接导致了中国以后几十年的羸弱,而日本通过经济上的巨大丰收,扩充了实力,在接下来的日俄战争中获得了东北的控制权,一跃成为地区性的政治和军事大国。

历史积怨

中国积弱了几十年,膨胀中的日本,终于不满足于仅仅占领台湾,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相互牵制和利用,造就了日本占领东北全境的成功。几十万的东北军,被两万日军赶出了东北。

接下来的抗日战争我不想多说,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领导人和日本民族,表现了和西方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德国人民和领导人,认识到了二战中对他国人民和全人类犯下的罪行,深刻反省,积极赔偿,得到了世界人民,甚至是曾经被其深深伤害的俄罗斯、法国等国家人民的谅解和接纳;反观日本,今天的日本领导人仍然不愿意承认侵略,把侵略战争说成是中日战争,把战犯供奉为国家英雄,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日今天的关系冷淡,日本的领导人言行难辞其咎!

世界秩序

二战后,日本由于美国的占领加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重要盟友,思想文化上积极的向西方靠拢,政治军事上完全进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经济上和西方经济环境融为一体,并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冷战期间,日本积极的参与围堵和封闭中国,而在美国需要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时候,也跟着主子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中日关系从而进入了所谓的“蜜月期”。在此期间,日本的企业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占领了很多市场,获得了很多资源,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整体发展。

苏联崩溃后,中国经济和国家实力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新的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在世界范围内,日本联合西方对中国全方位的遏制,在东亚地区内,和中国争夺东盟,蒙古,石油资源。日本的政治势力,也慢慢的右翼占据了主要地位,国家的政策转向了联合美国,遏制中国,做东亚的老大,做世界的强国。

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日之间,过去从没有过真正的友好,日本对于中国的友好,要么出于本身实力弱小表现出的顺从,要么出去对于中国强大表现出的强烈的学习态度,要么出于日本所在世界范围势力集团的短期需要。

中日的地理位置,日本的资源贫乏,决定了中日之间必将是竞争的对手,相互之间不可能有友好繁荣的可能,只有相互竞争,相互遏制。

日本的民族性格,只有向强者学习,对强者友好,和强者为盟。美国丢了两颗原子弹,占领日本至今,而日本从领导到国民,没有不对美国友好的。中国被日本侵略,可是60%的日本国民认为中国是不友好的,高层更大比例的不愿意反省历史,认为必须遏制中国。因此,如果要中日友好,也只有打败日本方能获得。

从这次偷绘地图事件来看,日本对中国大陆的觊觎没有一天停止过,日本不论是过去的还是今天的领导人,都贯彻着遏制中国,敌对中国的思想,我们又岂可等闲视之?

所以我的观点,中日不可能友好,过去没有,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有!

中日再发展多少年,相互之间即使不是敌手,也是对手,竞争的对手,我们中国的领导人和人民,必须清醒的认识这一点,积极的发展自己,对抗日本,从而获得我们中国的发展、强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伟大振兴!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