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准备联合登月 美国想用中国飞船

(2007-01-26 14:16:19) 下一个
中美准备联合登月 美国想用中国飞船

新闻来源: net

中国安徽在线消息,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迪安·阿科斯塔25日证实,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已经正式接受中国航天局的邀请稍后访问中国,就中美两国太空领域的合作展开磋商,其中最有可能进行合作的领域是登月和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研发。

美国宇航局长证实访华 美国既需“好伙伴”也要“好对手”

美联社记者25日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回的一则报道颇为令人关注: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正式接受了访华的邀请,准备与中国就航天领域的合作展开讨论。

4月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应邀对美国宇航局位于华盛顿的总部进行了非正式访问。罗格先是与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迈克尔·布莱恩举行了会面,双方商讨了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最早于今年九月份对中国进行访问的可行性。两天后,在第22届国家太空座谈会结束后罗格接受采访时说:“我和布莱恩先生开了个玩笑,当有一天我们需要结婚时,首先做的事情应该是面对面了解,否则怎么联姻”。罗格说,他此次与布莱恩的会面只是“顺便走访”式的访问,一方面是为了看望“老朋友”,另一方面就是商讨格里芬访问中国的事情。罗格说:“我回国后,我会为格里芬的到访起草一份路线图!”

4月25日,美国宇航局长格里芬在参议院“科学与太空小组委员会”听证会上正式宣布,他已经接受了中国方面的访问邀请,今年稍后访问北京。格里芬非常肯定地对小组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说:“我个人认为,美国总能从类似的跨国间的航天磋商中得益,不觉得这样做会对美国造成何种伤害!”

格里芬解释说,2003年,中国首度成功进行了载人航天,使她成为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凭自己的能力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其次,中国又于去年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送上太空;第三是中国的航天官员宣布,中国将于2010年进行无人飞行器登月,同时打造空间站。非常巧的是,美国将于2018年派宇航员重返月球。

稍早前,有美国议员对中国的航天发展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中国希望与美国争夺太空霸主的地位,如果不是现在,那就是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正在开发新一代“长征”助推火箭以支持登月任务,但共和党议员汤姆·菲尼却表示,这种火箭还能兼载“杀手卫星”,可用来破坏美国太空通讯系统和太空主导权。集中精力研发民用航天技术是提高或保持一个国家技术优势的最好途径,这无疑也是中国赞同的,因此,“如果中国想把国旗插上月球,那么美国就要把国旗插上火星”;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表示:“如果中国人先于我们到达月球,我们的太空计划就失败了。”沃尔夫还要求格里芬局长在本月底前向美国国会提交一份有关中国太空计划的评估。这位议员还说什么,一个民主国家在太空起引导领作用“比中国更合适”;众议院前多数党领袖汤姆·迪莱所率的一个36名议员小组去年12月在给布什总统的信中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和俄罗斯比美国更接近月球。”

对政治家们上述异议,格里芬局长25日明确表示:“20年前,几乎没有人敢相信,美国与俄罗斯有一天会在航天领域合作,可如今天,美国和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很好的合作。美国在航天领袖不但需要好伙伴,也需要好的竞争对手,有时候,好伙伴和好对手往往合二为一!”

布什提出想跟中国联合登月 宇航局想用中国飞船

那么,中美航天领域的合作具体应该在哪些方面展开呢?美国宇航局没有明说,中国宇航官员在接受记者问询的时候也表示现在还没好细说,但宇航专家和美国宇航局的官员私下里透露了相当的内容。

中国宇航局副局长罗格月初在访问美国期间表示,中国的所有太空活动都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他还强调,中国现在有了自己独立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系统,但是仍然欢迎与美国展开其它方面的合作。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深专家戴尼斯·威尔德(Dennis Wilder)21日透露,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白宫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提出建议:中美双方应该在联合探索月球问题上立即展开谈判!对此,美国宇航专家认为,这相当于布什总统很想在登月项目上与中国展开全面合作,准备让中美联合进行登月计划。美国宇航局官方没有透露格里芬中国之行的具体内容,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表示,格里芬局长确实已经接受了访问的邀请,但访问时间和具体的议程却未定。不过,美国宇航局官员私下里向记者透露说,美国宇航局确如布什总统所说的那样,“很希望交流联合登月的构想”!关于中美联合登月的构想,细节方面美国宇航局不方便多说,但很有意思提,中美登月的时间“非常接近”,这是进行合作可能的“时间巧合”;二是联合登月会让中美双方节省不少的经费,很符合美国宇航局“少花钱办好事”的新太空探索原则;三是最有登月实力的俄罗斯没有近期登月的打算,而有登月梦想的日本,印度从技术上来说太落后,美国宇航局“等不及”。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合作项目,那就是用中国的飞船往返于空间站与地球之间。4月25日,美国宇航局长格里芬证实,在美国议员们追加了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之后,美国宇航局最早能于2011年拥有新的航天飞机,填补2010年所有航天飞机退役后的空白。尽管如此,一年的航天悄机空白还得靠俄中两国的飞船来支持。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文森特·萨巴捷和瑞安·费思说,这一年之内,美国可能仍得依赖俄罗斯与中国出租飞船服务,往返于国际空间站与地球之间。

竞争不影响合作 中美航天合作将是“多赢之举”

那么,中美进行航天领域的合作将带来哪些益处呢?对此国际航天专家和学者看法颇多:

首先是美国将切身感受到,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的透明度。“中国似乎已下定了决心——发展一个全方位的、成功的空间计划。这对一个要作世界主要大国的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财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主任约翰?劳格斯登说;“在太空领域,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智库海军分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成斌表示:“我们只能说,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鞭策、刺激了中美之间的竞争,这或许是一种挑战,但谈不上威胁。中国要在发展长期的太空计划过程中成为一个太空强国,促进其科学、工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地位。这不光是为了出风头,中国有实际的计划。当我们说‘太空强国’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将之和别的国家做比较。中国发展的是和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国家都不一样的模式。回顾历史,美国和前苏联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开始发展太空计划,日本则着重在航天工程的科技层面。欧盟国家又不一样,一方面,它的太空计划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它希望在政治上作为统一的政治实体和美国齐头并进。按中国人自己的说法,发展太空计划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1970年代,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冷战时期和美苏竞争的产物,到了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太空发展则转变为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中国的卫星技术已让农业、交通和基础建设从中受益。8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利用卫星技术帮助周边区域进行发展。” 航天科技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技术的军民两用性。然而,以发展民用和载人航天项目为手段来发展军事航天的目的,就经济上来讲是极为不划算的。中国发展太空项目的确是为了民用,中国反对太空武器化。但这种解释美国有人可能不相信,但如果双方展开合作,那么将有助于美国消除对中国的航天发展认识偏差。

其次是中美太空发展只有竞争没有威胁,并且合作可以节省成本。成斌则将航天“竞争”和“威胁”放在不同的范畴内审视:“当人们提到中国可能为美国带来的各种技术竞争时,忽略了竞争和威胁的不同。竞争是科技层面的。日本也可以和美国在太空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竞争。但是威胁则是政治上的定位。也许目前的竞争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潜在的威胁,但这仍然是政治定义,中国并没有逼美国做什么。美国和中国之间并没有太空竞赛。如果说竞赛,可能中国和印度、日本的关系更像”。他认为印度发展轨道仓计划是直接针对中国的。中、印是亚洲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实体,印度在投资、技术、能源乃至国际声望的发展都涉及太空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它是中国最直接的威胁,是综合实力上的竞争者。另一边,虽然日本过去发射的卫星都是基于技术层面,但从经济上看,中、日的太空预算几乎相当,再加上两国在政治关系的紧张和由历史问题引发的焦灼,构成了中日间进行竞争的大环境。“虽然二者都没有明说,但在外人看来,中日双方已有了太空竞赛的苗头”。成斌分析道,“相比之下,中、美无论在太空预算、规模、财政和基础建设上都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两国在各自发展太空项目时也没有将对方作为瞄准目标,因此谈不上什么竞赛。中美之间如果能找到太空合作的方式,要比相互竞争好得多。单是国际航空站的建设,美国在财政上就已经吃不消了。如此昂贵的费用是各国共同合作的潜在机遇。”目前,NASA每年的预算是160亿美金,但这笔钱用起来还是捉襟见肘。劳格斯登说:“NASA必须按计划在2010年或之前让现有的航天飞机退役,腾出预算进行太空探索。同时,美国有建立月球空间站的计划,为未来的月球探索提供装备和能量。它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国际空间站,因此美国可征集国际上的捐赠以减轻NASA的财政负担。但问题在于,NASA已无法支撑它目前正在进行的各项计划,也没有足够的钱进行太空探索。因此,未来的选择将是艰难的。中国在预算上面临着和美国一样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程度上而已。中国并不富裕。而对一个穷国而言,面临的选择将更加艰难。”

三是中国的航天发展让中美之间不能视而不见。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迅速,其政治和社会凝聚力无人可比,发展目标明确。这大概是让世界,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太空项目无法视而不见的原因。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