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老风情,多图








人民广场

上海豫园

一大会址

上海体育馆

1983年浦东其昌栈轮渡

共和新路旱桥

大世界

徐家汇

吴淞口

上海邮电管理局大楼

原上海市政府大楼

外滩

外白渡桥

外滩

80年代的出租车
上海牌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20出头的付忠勇开着大货车途经南方沿海城市时,发现发达城市出现了“出租车”行业,而且颇受欢迎,赚钱很快。付忠勇回到长春市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哥哥,哥俩合计后开始萌发了要买车的念头。
但是买车谈何容易,“那年代不是谁都可以买车,就算你再有钱也买不到车”付忠勇说,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只有单位才可以买车,私人买车在政策上是不允许的。1985年,在等待中煎熬的哥俩偶然得知可以通过挂靠单位方式买车,“尽管家里有些积蓄,但是一辆上海牌汽车要三万多元,家里亲属几家筹钱才凑够车款”。
1985年秋天,一辆崭新上海牌汽车开进了付忠勇家的大院。“那感觉非常气派,很多人围观,看热闹的人围了好几圈,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付忠勇说,新车到家那天,也是全家人对全新期待的开始。此后,付忠勇每天早上把车擦得锃亮的,然后在邻居们羡慕的眼神中打着发动机。
“打车”奢侈
那个年代,长春出租车还很少,人们收入普遍不高,“打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最奢侈消费,一般人除了结婚、出院等重要事情,基本就和“出租车”三个字不沾边。打车的人多数是单位领导、外地来出差的业务员,还有就是个体户。

27路第一次开线(1974年).

60年代的苏州河延岸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南京路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1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2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3

80年代初延安东路轮渡

80年代的闵行车渡

80年代末延安路大世界,那时候最流行“白相大世界”

1972年的南京路

1984年电车内场景

1984年的电车和站牌,那时候的电车都是蓝色的,汽车都是橘黄色的

1987年淞沪铁路,现在是轻轨三号线了,





华亭宾馆

淞沪铁路宝山路道口,也就是今天的轻轨宝山路站
沿铁路向南走就是这个路口,向北走就是虹口足球场,

淞沪铁路沿线照片

淞沪铁路沿线照片

淞沪铁路沿线照片

淞沪铁路沿线照片

虹口区第二粮店,小时候我就去这样的粮店买米,带一个空蛇皮袋,交上粮票和钱,然后营业员会帮你称好,把口袋套住下面的那个出口,一拉阀门,米就流进袋子里了,比现在买米有趣多了。

旧式里弄,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小时候走在石库门的弄堂里,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沪剧、滑稽王小毛、刑警803等广播,家家户户都会躺在躺椅上乘凉,吹牛皮,现在在虹口区某些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弄堂

老西门

老西门 -2,应该是西藏南路那里,走到这里就快到我外婆家了,似乎快要看到我亲爱的外婆在楼下灶片间里做菜,似乎听到阁楼上的邻居在叫他的儿子“阿尼头”

宝山友谊路

北京东路外滩42路,48路终点站侯车队伍

曹家渡

废物箱,过去在南京路、北京路上都是这样的废物箱

购买月饼,老早的广式月饼都是纸盒装的,苏式月饼都是纸头包的

广告

虹桥机场

淮海路

黄浦江上的帆船,这张够老的,我从来没见过黄浦江上有帆船

挤车图1,那时候挤公交车可是上海一大特色,现在市区范围大了,人口密度也低了,不用再挤公交了

挤车图1

南京路华联商厦

南京路人流

南京西路王家沙1986

南京路夜景

南京西路王家沙2004

抢位子

苏州河长寿路桥1976

苏州河长寿路桥1976

四平路

曲阳路

彭浦新村,曾经以为远的不能再远得地方,没想到会在这里居住

张庙爱晖路,
过去概念中的郊区,从老家过来要换三辆车子,没想到爷爷奶奶会住在这里,外婆现在住的共康,那时候还是农田吧,92年的时候我去大柏树,现在看来就在商务中心旁边,那时候晚上一个人都没有,感觉特别荒凉,95年的时候我去凉城新村的娘娘家,那条河边还是大片的菜地,98年的时候我骑自行车去淞南8村,看望搬迁过去的邻居,当时怎么都不会想到9年后的今天,每周我都要过来4,5次。。。

黄浦江上的摆渡船,现在还有得乘,

清晨锻炼的人们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的汽车站

人山人海,人车混杂的南京东路

人山人海,人车混杂的南京东路

三角地菜场,似乎上海有很多叫三角地菜场的菜场

陕西路红房子

上学学生,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龄人

售票员,自动投币车出来以后他们逐渐失去了工作岗位

延安东路外滩1983

延安东路外滩2004

延安东路隧道通车1988,当时还是很轰动的,可以不乘摆渡船去浦东了

拥挤的隧道车

隧道里的上海牌轿车

外滩

万体馆

武宁路桥

徐家汇

新闸路西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