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官方新闻社长文猛批德国电视二台 ZDF,恶意歪曲报道,违背新闻原则

(2009-10-12 14:20:52) 下一个
中国官方新闻社长文猛批ZDF
2009-10-12

zt

新华社批ZDF恶意歪曲报道,违背新闻原则。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记者刘欢,任沁沁,王建华的署名文章,以<<德媒恶意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 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为题,猛烈批评德国电视二台ZDF的中国国庆报道。在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正在德国访问,以中国为主宾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在即的日子里,中国官方媒体选择将近十天前的“旧事”,发表针对德国主流媒体的措辞强烈的批评文章,尤其引入注目。


新华社的这篇文章全文如下:


德国国家电视二台最近恶意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公然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的行径触犯了中国人的众怒。这家德国知名电视台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而采取的低劣手段,也显然戕害了它作为新闻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真实性原则。


“西方所谓新闻自由就是肆意捏造新闻的自由吗?”中国网民jwq603在获知德国国家电视二台恶意造假、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的行径后,留下这样一句质问。


10月1日,德国国家电视二台驻华记者在中国国庆阅兵之后采访了一位中年男子,在电视画面中,这名男子面带微笑,用中文说道:“我想看(阅兵队伍)。”然而,电视画面里的同声翻译竟成了“这是一个耻辱,我想看”。


这家德国电视台对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居然“做了手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庆庆典上说,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该电视台的新闻将其翻译成“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全然不提“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的第一个错误是明显的不准确,是故意歪曲新闻事实;第二个错误翻译虽然可能是由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理解表达差异所导致的,但也显然带有一定的“文化偏见”。


部分德国及西方媒体恶意歪曲报道中国事件的案例层出不穷。去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德国RTL电视台网站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驱散“藏独”示威者的照片说成发生在西藏,德国N24电视频道用合成图片污蔑“中国警察在北京监视喇嘛”……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这是国际新闻界公认的准则,是新闻记者必须遵循的铁律。德国国家电视二台在“新闻自由”的华丽外衣下发出的抹黑之声,引发中国网民的不满和抗议,成千上万条网上评论严厉指责德媒的做法,并要求其道歉。


网友小6说:“这种低级庸俗的伎俩都玩出来了,而且是他们国家级的电视台。”还有网友评论道:“这样的电视台以后怎样取信于人,这是在玩弄所有德国观众。”也有网友认为这体现了德国人一种害怕中国强大的心理,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上周六闭幕的世界媒体峰会通过了一份《共同宣言》,宣言呼吁世界各地媒体向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本次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谷歌共同发起。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是与会媒体领袖发出的强烈呼吁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称,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峰会共同主席、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在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证明,新闻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为一面镜子,向人们呈现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刚刚参加了世界媒体峰会报道的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彭凯雷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和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所

倡导的“真实、客观、公正、公平”格格不入。


他说:“这种在简单事实上造假的做法,损害了它自身的公信力,对中德人民的交流不但不能增进,还会造成新的误解和隔阂。”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认为部分西方媒体的报道经常“抓住坏的放大,把好的扭曲成坏的”。


张颐武说,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传统的冷战思维带来的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延续,使西方媒体在看待中国很多问题时,都戴着“假想敌”的有色眼镜;二是由于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新繁荣,使部分西方媒体感到不适、不快。


“这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偏见带来的扭曲,二是因为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而带来的对事实看法的偏移。”他说。


张颐武认为中国应当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媒体应当持续不断地把中国的真实情况传播出去,用事实去纠正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历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有的是故意,有的是无知”,陈力丹说,“为此,中国对外报道要有大国心态,要树立国际公关意识。”


“中国正在加强对外传播,这是一种国际化战略,不仅是拓展视野,重新定位,也是对中国国际形象最有利的传播和塑造。”彭凯雷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