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法兰克福中国问题研讨会一波三折,一度成为德国人批斗中国人的靶子,

(2009-09-13 23:44:22) 下一个
法兰克福中国问题研讨会一波三折,一度成为德国人批斗中国人的靶子,


法兰克福中国问题研讨会一波三折
2009-09-14

zt

两天的研讨会在一头一尾都发生激烈争执。



上周末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感知与真相 中国与世界”研讨会期间冲突连连。尽管在研讨会开幕之前,已经传出形势有可能缓解的消息,但在开幕及闭幕前的研讨内容中,研讨会上又发生激烈的冲突。


被中方要求拒绝参会的作家戴晴和贝岭于周五分别到达法兰克福。周六上午他们进入会场之后,立刻被大批德国媒体围住采访,一时间研讨会的焦点转移到了他们的参会上。


开幕式开始后,戴晴和贝岭都在第一排入座,而包括前驻德大使梅兆荣在内的中方代表团也在同一排落座。书展负责人伯斯和法兰克福市长罗特均对戴晴和贝岭的到来明确表示欢迎,伯斯并再次为此前要求两人取消法兰克福行程的做法表示道歉。


此后,戴晴和贝岭被邀请上台发言。两人上台之后,中方代表团全体起立离场,场内顿时一片哗然。经过法兰克福书展方和中方代表团的交涉,中方代表团又回到场内。法兰克福书展负责人伯斯又为临时改变日程,未和中方商量而允许戴晴和贝岭上台发言,而向中方代表团表示道歉。


此后,梅兆荣前大使发表言辞激烈的发言,表示中方代表团“此行并非前来接受民主教育,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


此后的研讨会基本在平缓的气氛中进行,但整个研讨会被设计成单独的专家发言,观众提问也被积攒在一起进行回答,而比较尖锐的问题往往被回答者所忽略。研讨会缺乏真正的互动和讨论。


周日下午文学讨论会上,戴晴提出关于中国政府对出版控制的问题,贝岭也以诗歌未被列出文学讨论而提出意见,观众中也有人提出有关刘晓波被捕事件等,梅兆荣前大使和中国社科院周弘均做回击,气氛再度紧张。而此时,主持人宣布会议已经到时,将不再延长。


包括ARD等在内的德国媒体均在周末和周一对这场研讨会做大幅度报道。据法兰克福书展介绍,近年来很少有研讨会受到如此多的媒体重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